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重大间谍案件。
经国家安全机关查明,郝某在国外留学时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后,按外方要求打入我国中央某部门,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涉及我国敏感项目及内部人员情况。

图源:国家安全部
最终因间谍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海外留子一步步掉入间谍陷阱,前途尽毁
郝某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某国驻外使馆签证处人员T(实为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以签证审核为由与其主动接触。
在获取郝某个人信息、研究领域及职业规划等关键信息后,T通过物质利诱与情感笼络逐步建立信任关系。
在郝某毕业回国前,T亮明了自己间谍的身份,将郝某策反,双方正式建立秘密情报关系。

图源:网络
学成归国的郝某按照外方要求,想方设法应聘进入了我中央某部直属研究所。工作期间,郝某多次与外国间谍人员秘密接头,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提供给外方,然后收取间谍经费。
经鉴定,郝某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涉及中央某部敏感项目及内部人员情况,其中机密级国家秘密5项、秘密级国家秘密2项,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的情报14项。
最终,郝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海外留学生如何避免“被间谍”?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涉世未深的留学生视为重点关注对象,伺机拉拢策反。广大赴海外学习深造的留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安全防范,避免掉入境外情报机关的“间谍陷阱”。
根据国家安全机关总结,境外间谍机关主要在以下方面欺骗中国留学生。
1.签证办理环节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长期觊觎我留学人员群体,并利用签证环节物色有价值的目标对象,主动进行贴靠。以签证官身份出现的情报人员,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图源:国家安全部
2.出入境阶段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在我留学生出入境时,设计开展“胁迫式合作”。例如,偷偷在我留学生携带的行李中塞入违禁品,再通过盘查坐实所谓的“违法事实”,以“将追究法律责任”为话术,恐吓、胁迫我留学生与其合作。
3.学术交流活动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在留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时,针对涉及重要、关键领域专业的留学生特别是我重要岗位公派出国的留学生,通过交友、学术合作等方式设法套取我国相关领域涉密敏感信息、数据。
4.人际交往活动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利用留学生出国后的猎奇心理,通过熟人介绍等方式,让留学生放松警惕,诱导其前往赌场等敏感场所,或邀请尝试某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敏感活动,通过“抓把柄”的方式胁迫其签订合作协议,使我留学生沦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提线木偶”。
或是以请客吃饭、邀请旅游、赠送礼品、提供兼职等手段,拉拢留学人员,待关系密切、时机成熟就会实施策反。

图源:国家安全部
留学生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进入境外间谍机关早就布置好的陷阱。

图源:人民日报
如果有同学真的一不小心被胁迫“成为间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立场和底线,及时寻找有关部门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间谍组织、敌对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如果同学们在境外遇到疑似间谍机关人员攀拉、策反、胁迫、陷害等情况,入境后应第一时间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到当地国家安全机关反映情况、寻求帮助,避免越陷越深,后悔莫及!
总的来说,只要同学们提高警惕、拒绝诱惑,掉入间谍陷阱还是小概率事件,同学们也不要过于担心。
留学申请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DD我们1V1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