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低血糖”的危险,可能被你远远低估了!

寒天看健康 2023-09-28 10:16:08

人们常常对“糖”心生恐惧,对高血糖避之不及,糖尿病如今已因其日益上升的患病率以及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低血糖同样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的疾病。偶尔突发性的低血糖对人体的伤害,相比高血糖而言,甚至可能更为严重。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引发大脑的永久性、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可能导致脑死亡。

关于“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低血糖症,又被称为血糖过低症,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体内血糖水平过低的病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维持血糖平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胰岛素分泌过多、糖分摄入不足、过度消耗糖分等,血糖水平可能过低,进而引发低血糖症。

低血糖诊断标准:成年人空腹血糖值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 mmol/L,就可以判断低血糖了。

低血糖症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然而实际上其可能对人体的危害远远不止于此。长期的低血糖症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心脏疾病、肝损伤等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症带来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反复发作低血糖症可能会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低血糖5大危害,有时比高血糖还可怕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以下是低血糖的五大危害:

危害一:大脑功能受损

低血糖会导致大脑缺乏能量,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甚至导致昏迷。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智力下降和脑萎缩等严重后果。

危害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低血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这些变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危害三: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低血糖,可能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危害四:诱发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低血糖会让人感到沮丧、焦虑和情绪低落,甚至可能导致抑郁和自杀倾向。

危害五: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痛、心慌、多汗等,这些症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质量。

低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和家人应该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及应对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问题。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当你遭遇低血糖时,如何进行自我急救?

低血糖通常表现为血糖水平下降,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在出现低血糖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自我急救非常重要,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一、食入葡萄糖片或果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吃一些葡萄糖片或果糖。葡萄糖片可以在药店购买,是专门为低血糖患者准备的。而果糖则可以在水果中找到,例如葡萄、苹果等。这些食物中的糖分可以在体内快速分解,为身体提供及时的能量,缓解低血糖症状。

二、随身携带高糖食物

为了避免低血糖的突然发作,建议平时在身边携带一些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这些食物可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应对紧急情况。同时,也建议在饮食上保证定时定量,避免长时间空腹或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血糖波动。

三、注意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低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等。同时,要尽量避免空腹或长时间不进食,保持饮食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血糖水平。因此,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是,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

总之,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自我急救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和规律性,加强锻炼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要随身携带高糖食物以应对紧急情况。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