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大冷!这座万亿大城,比亚迪带不动了?

西部城市 2023-11-03 19:44:11

文丨西部菌

前三季度的省、市经济数据基本上揭晓了。

作为西北第一经济大省的陕西,和西北第一城的西安,都爆了个“大冷门”。

01

前三季度,陕西GDP实际增速仅有2.4%,在全国垫底,比全国平均增速(5.2%)足足低了2.8个百分点。

从各城市看,仅西安、榆林、铜川三城实现了GDP名义正增长。实际增速,仅有榆林一地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

没错,作为龙头的西安,GDP增速也仅有4.6%,低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

横向比较,24个万亿城市中,前三季度有13个万亿城市跑赢全国平均增速,西安增速仅高于广州、苏州、南京、泉州、福州、东莞。

纵向比较,西安今年以来更是走出了一条明显的增速下行线,与全国大盘趋势相背离:

一季度,西安GDP以7.6%的增速排名万亿城市第一位,高出全国增速3.1个百分点;

上半年,西安GDP增速5.6%,高出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西安GDP增速4.6%,低于全国增速0.6个百分点。

从排名看,一季度西安GDP排名全国第18位,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掉落至第23位。

去年,西安GDP增长4.4%,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和九大国家中心城市首位。并且,凭借比亚迪大卖成功逆袭,超越了上海,坐上了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宝座。

如今,增速持续滑落,难道比亚迪也带不动西安了?

02

具体数据,揭露了真相。

今年前三季度,西安三次产业增速都录得正增长,分别为:2.8%、3.6%、5.3%。

其中,备受关注的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32.1%。

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4.4%、132.4%、130.3%和19.3%。

尽管有分析说,西安乃至整个陕西的“当家”车企比亚迪今年生产的几款爆款车型都不在西安,这也对西安今年的大盘带来冲击。比如,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在今年重新超过了西安。

但总体上说,这个增速表现依然是不错的。毕竟,去年西安登上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本身基数就很高了。

所以,西安前三季度的增速滑落,这个锅,不能让比亚迪背。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一,进出口受冲击。

前三季度,西安进出口总值2639.75亿元,同比下降19.9%。其中,出口总值1694.55亿元,下降17.9%;进口总值945.21亿元,下降23.2%。

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

不难发现,西安的三个外贸数值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同时,进出口总额增速在万亿城市中垫底。究其原因,还是与西安的外贸结构有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三星重仓西安壮大的芯片产业,在西安乃至整个陕西的外贸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分量。然而,芯片业务今年以来正是受地缘政治和国际市场变化影响最大的领域。

三星受到重创,自然也对西安的外贸产生直接影响。

可以参考的一组数据是,上半年,陕西出口机电产品1118.40亿元,同比下降13.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5.6%。

其中,出口电子元件665.40亿元,同比下降17.2%;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16.48亿元,同比下降59.6%;出口高新技术产品862.48亿元,同比下降25.6%。

上半年,陕西前五大贸易伙伴,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分别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7.3%、10.8%、7.7%、6.6%、6.2%。

其中,仅对马来西亚、俄罗斯进出口实现了正增长,对韩国、中国台湾、美国进出口分别下降27.7%、40.1%、28%。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汽车(包括底盘)、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外贸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中亚等地区的外贸也在明显回升,但要完全填补芯片外贸受挫及其他区域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显然不容易。

03

二,另外的“两驾马车”——投资、消费,未达预期。

前三季度,西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7.7%,是仅有的三个负增长的万亿城市之一。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3%。

亮点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如制造业投资增长8.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4%和6.5%。

但是,从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5.6%,民间投资下降23.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9%。

而全国来看,这三个指标的增速分别为:6.2%,—0.6%,—9.1%。很明显,西安的表现同样显著低于全国大盘表现。

消费方面,作为“网红”城市,西安在今年的几个重要节假日,都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可谓人气十足。但消费回暖程度,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前三季度,西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0.97亿元,同比增长仅2.8%,在万亿城市中比较靠后。而全国平均水平是6.8%。

“三驾马车”均遭遇挫折,GDP整体表现未达预期,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04

西安何以至此?

有人或许会说,这还是说明西安的产业结构不够健康。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比如,西安在24个万亿城市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仅高于北京。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西安也早就提出了要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但是,这并不是说西安的工业真的“弱”。事实上,西安工业并不缺乏大企业,或者说领头羊。

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跑出”了比亚迪;电子信息,有三星;新材料新能源,有隆基。

至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产业,作为全国军工名城,西安的地位自然毋庸置疑。包括近年来,西安还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

同时,西安去年还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地区)。

可以说,西安的几大支柱产业和高端发展要素,其实都非常突出。

但问题在于,或许正因为太高端,过于依赖于龙头企业,而使得西安的支柱产业呈现出“强而不大”的特点。

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弊端。

一是,抗风险能力相对不足。拥有强大的行业龙头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就能带来巨大的爆发效应,但过于依赖于某一家企业,也往往会加剧不确定性。

之前在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时,西部菌就说过,如何进一步丰富产业生态,增强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力求站上新台阶的西安,必须要克服的挑战。

如今,比亚迪和三星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谓一语成谶。

二是,整体的社会活力和缓冲空间不足。因为过于高端,尤其是很多领域的发展都依赖于国、央企资源,它们的门槛很高,在全社会直接释放的就业空间和活力,其实是不足的。

这反过来又会影响上下游产业的发育,乃至拖累消费。

这些特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释,西安在过去几年,为何在发展上总是给人以过山车般的观感(直观体现之一:在GDP排位上波动明显)。

过去几年,西安在“抢人大战”和城市营销中大放异彩,GDP成功站上万亿台阶,还获批全国第五个国家级都市圈,房地产行业也风生水起,甚至还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这些都把西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位置。

但同时,这些高光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些短板给掩盖了。而现在,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些已然到了必须要正视的时候。

一句话,西安需要龙头企业,也需要更多、更流畅的“毛细血管”,把丰厚的高端要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去盘活基本盘的活力。

当然,西安遇到的问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并不算孤例。甚至可以说,多数内陆之城,都或多或少在遭受类似的挑战。谁能够抢先补短板,谁才能真正站稳脚步乃至实现反超。

对西安而言,这座西北第一城,要更好带动陕西,真正把西北的龙头扬起来,这是必须迈过的坎儿。

43 阅读:63381

西部城市

简介:探寻西部经济、文化、历史脉络,在西部读懂中国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