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春分了,春分,古称“日中”“日夜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分,寒暑平衡,标志着春季过半。《春秋繁露》有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历代文人墨客以诗词咏叹春分,留下诸多经典。

元稹在《春分二月中》就有描绘到春分的景象:“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徐铉的《春分日》则是写到:“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勾勒出春分时节的朦胧与生机。这个节气雨水比较多,而且也是农耕的关键期那么需要做什么呢?提醒:一不碰,二不做,三要吃,顺应时令,平安舒坦过春天。
一不碰
大寒大热之物
春分时节人体阴阳平衡易被打破,饮食需“寒热均衡”。应避免过量食用辛辣燥热(如火锅、烈酒)或生冷寒凉(如冰饮、生鱼片)之物,以防肝火过旺或脾胃受损。所以在这个时候,饮食讲究的是一个平衡,而且要多吃一些清淡营养的食物。

二不做
不熬夜
春分后阳气渐盛,宜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升发之气,熬夜易耗伤肝阴,导致春困加重。所以想要充足的睡眠,还有提高自己的一个工作效率,那么就要好好休息。

不过度劳累
春分时节,人体代谢旺盛,过度运动或劳作易引发过敏、高血压等“春分病”,建议选择散步、太极等舒缓活动。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不能够出太多的汗,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体,从而引起身体的不适。
三要吃
野苋菜
在岭南地区有“春汤灌脏,洗涤肝肠”的顺口溜,春菜与鱼片滚汤,可清肝润燥,这个也是春分时节的时令菜,人们都会在这天吃上一些,以求安康顺利。

做法:先将野苋菜洗净,焯水去除涩味,捞出沥干备用。热锅凉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野苋菜翻炒,调入适量盐和鸡精,炒至菜叶变软即可出锅。也可用来煮汤,搭配鱼片或鸡蛋,清甜可口。
春笋
到了春分,也是吃春笋的好时候,它滋味鲜美,而且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以帮助人体消化,从而让人更加的舒坦。

做法:先将春笋剥壳洗净,切片或切块,焯水去涩味。热锅凉油,放入蒜末或姜片爆香,加入春笋翻炒,调入适量盐、生抽和少许糖,炒至入味即可。
黄豆芽
黄豆芽性寒味甘,具有健脾养肝的作用,适合春分食用。推荐菜品包括黄豆芽炒肉和清炒黄豆芽等,都是非常不错的下饭菜。

做法:将黄豆芽洗净,去除豆皮和根部。热锅凉油,放入蒜末或姜片爆香,加入黄豆芽翻炒,调入适量盐、生抽和少许醋,炒至豆芽变软即可出锅。
春分是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既需关注农事耕作,亦要调养身心。通过“一不碰、二不做、三要吃”的智慧,我们可顺应天时,平衡阴阳,让身体与万物共赴春日的生机。正如古人所言:“四时唯爱春,春更爱春分”,把握此时,方能在季节流转中平安舒坦,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