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茀之(1900-1977),这位浙派丹青妙手,以笔墨为舟,在传统与现代的激流中开辟出自己的艺术航道。初名士绥,后易名溪,以字行世,别署广明畸士,又号逸道人,每一个名号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尤擅意笔花鸟,那支饱蘸墨色的毛笔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时而轻盈如蝶,时而凝重如山,偶尔也涉猎山水、人物、走兽,皆能自出机杼。
早年,吴昌硕雄浑苍劲的画风如春雨般滋润着他的艺术萌芽。而后,他广采博取,将徐渭的奔放、石涛的奇崛、李鱓的清新熔于一炉,最终锻造出丰润郁勃、婀娜多姿的独特风格。他的画作不是简单的笔墨游戏,而是将深厚的画史修养与独到见解化作纸上烟云。
眼前这组劫后余生的写生册页,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在那个文化寒冬的年代,吴先生以艺术家的勇气守护着这些即将凋零的花鸟,如同守护着最后的春天。七十年代初的春节,他将这些幸存之作精心编集成册,让后人得以一睹那个特殊年代里倔强绽放的艺术之花。
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临走前,“艺术圈”这些值得一读的美文还请您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