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被NASA卫星拍到,聚宝盆发生了啥变化

森罗万象原创 2024-11-04 17:02:38

当中国大多数网民对罗布泊的印象,还停留在茫茫大漠里的精绝遗址与曾经在此爆炸过蘑菇弹的认知中;

还停留在科考队员探索奥秘命陨沙海,期盼科学家彭加木魂归故里之时,这里的一切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在2019年时,美国的NASA卫星发现这个“地球之耳”正在逐渐变绿,现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罗布泊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由过去的“死亡之海”变为了聚宝盆。

曾经的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维尔族自治区东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内,往西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这里汇集着昆仑山冰雪融化的溪流,像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诸多河流在此交汇,上世纪50年代它仍然是个三千平方公里的咸水湖。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河流两岸人口逐渐增长,用水随之增加,开垦灌溉农田,再加上连续几年干旱少雨,罗布泊水位直线下降,在1972年就干涸了,逐渐变为沙暴频发的沙漠了。

罗布泊自古就很出名,不是因为黄沙漫天的奇险而闻名,当初罗布泊也是东土去往西方必经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精绝古城依水而建,古精绝人在此世代繁衍,孕育出璀璨的精绝文明。正当人们对此向往称奇之时,精绝人带着他们所创造的文明,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快速殒灭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有人说是天灾人祸,有人说冒犯了昆仑山神,对于精绝文明的突然消失,谣言四起猜测漫天。

如今精绝古城的废墟上,曾经的房舍和城镇轮廓依旧清晰可见,有学者认为这是经历毁灭性战争而使人们流离失所,也有人认为是持续恶化的自然环境,迫使人类向外迁徙寻找新的出路。

现在的罗布泊

就这样沉寂了数千年的罗布泊,在中国的蘑菇蛋在这里实验并爆炸成功后,才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上世纪60年代的罗布泊荒无人烟加上又在中国内陆,对于实验爆破新型武器来说,是个极好实验场所,而后两弹在这里试爆成功,让中华儿女挺直脊梁的同时罗布泊的大名不胫而走。

世界各国为了印证中国试爆的消息,调遣卫星到罗布泊上空,窥探个究竟。

上世纪美国军方拍下罗布泊的卫星图显示,此地只有发白裸露的沙地清晰可见再无其他,但种种迹象又表明这里并不简单,似乎在发生着什么微妙的变化。

美国军方迫切想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在随后的监测中却始终未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直到在2019年披露的卫星照片中,明显看到这个大耳朵不再那么突兀,有了一些绿意,在绿黄蓝交错的地方,一弯镜面投射在空中,仿佛说明罗布泊又活了!?

重生后的罗布泊

新世纪之初,也就是2003年,我国提出致敬精绝古文明还一片绿意给罗布泊,将罗布泊治理提上日程。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改造这片土地的源动力,只有科学技术的精密计算和监测,才有环境整治、植被重建、土壤改良等一系列让沙漠变为绿洲的措施。

在积累前人经验教训的同时,科学工作者们和生物专家们在这里培育了耐旱耐盐的特种植物,像罗布麻、沙柳、马蔺等植物,为这里环境重塑打下坚实基础。在经历几代人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下罗布泊终于有了一丝绿意。这一幕,也恰巧被美国NASA卫星拍了下来。

随后,我们并没有停止对罗布泊建设的脚步,2012年12月29日罗布泊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是我国西部又一条神奇的天路。

路通了,跟随国家生态治理步伐,越来越多的建设者们来到罗布泊,在他们的努力下,罗布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降水逐渐增加,塔里木河、孔雀河又复流了。

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建设者们还意外发现罗布泊地下的有着很大的钾盐储量,原来这也跟人类有着很大的关系。

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点,冰川溪流都会汇集于此而形成湖泊,随着人类在此聚集,过度用水造成气候干旱,湖水逐渐蒸发,蒸发沉积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层层含有钾盐的盐层。

在钾盐的开采过程中,要从地下抽取大量的卤水,日积月累这些水汇集成盐水湖,由于湖水含有镁、钾等矿物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蓝绿色,再加上被恢复的植被,这里给人以奇幻之美。

由此罗布泊从死亡之海变成了多彩的聚宝盆,这盆里装着祖国的期望和人民的辛勤付出,同时也装着千百年来积蓄在此的钾盐矿藏。

这之前我国的钾盐主要依赖进口,这回我国有了自己的钾盐矿藏而且储量相当巨大,不光解决了进口钾盐这棘手问题,还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不可限量的潜力。

因为我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屯田种庄稼这个刻在基因里的技能不能浪费,而钾盐的存在正好可以让我们这门祖传的手艺得以发扬光大。

结语

历经千年罗布泊再次迎来蜕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罗布泊自带的宿命。从精绝文明崛起到死亡之海的遗书,再由不毛之地的遗忘到地球绿色之耳的重生,罗布泊给人绝望的同时给人也带来惊喜,它的变绿堪称又一次中国奇迹。

罗布泊彰显活力的同时也为全世界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标杆的示范作用,相信在人民群众的默默付出下和科学技术的加持中,这里会成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发光,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