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邹城孟府,官衙与内宅合一,封建地主的家也太美了吧

晶林看旅游 2025-03-08 13:22:41

曲阜有三孔,邹城有三孟,孟子的后裔居住的宅邸被称为孟府,因元代孟子被赦封为“邹国亚圣公”,故又称为亚圣府。

孟府是我国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走进孟府,才知道古代的地主家里太美了。

什么?不信?咱们走进孟府去看看!

孟府位于邹城市亚圣府街44号,与孟庙毗邻,一街之隔,据孟庙内现存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孟府为宋宣和三年(1121年)迁建于此。

孟府坐北朝南,大门为青砖黛瓦三间硬山式建筑,前有厦,门额“亚圣府”,门前蹲立两尊威武的石狮子和下马石。

地主家的门就是不一样,大门上画着高两米的门神,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看到的门神都是画在红色的纸上,然后贴在门上,这个直接画在门上了,而且颜色算是青绿色调的吧,猛然一看,不仅驱鬼,而且还有点吓人!

大门之后是二门,依然是三间硬山式建筑,青砖黛瓦。两侧门上的门神则为文官门神,至于何意,老靳也没有细究。二门居中四字门额“礼门义路”。它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

咱们走过这道门,当然也是君子非小人了!

二门之内,一座仪门跃然眼前,也叫屏门或塞门,门为木结构,整个门坊顶仅有2根圆柱支撑,下有巨型石鼓夹抱,两柱之上承托着一簇彩绘艳丽的大门坊顶,前后缀着倒垂的4个木雕花蕾,典型的垂花门。这个门咱们都没有资格走,所以平时关闭,只有喜庆大典、皇帝亲临、迎接圣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会打开。

仪门所在的院落有东西厢房,正对的则是孟府的主体建筑大堂了。

大堂前为一高出院落的方形露台,两侧竖立有精雕的夔龙石栏和青砖花墙围护的丹墀(chí),台前两株千年古桧,参天蔽日。露台东南角置有“日晷”,西南角置“嘉量”。

大堂为五楹出厦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官员、申敕族规家法、处理公务之所。门额“七篇贻矩”,乃清世宗雍正皇帝手书。堂前隶书金字抱柱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

孟府有大堂,这是因为自明代以前就有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的官职,而且还世袭邹县主薄,历经八百年有余,虽然只是正八品还不如芝麻官的职务,毕竟世代相袭,这样的地主世家在我国还是非常罕见的。

大堂东侧是孟氏宗族的祠堂五代祠,祠内安放孟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五代之木主牌位,再上,则迁放到孟庙“祧(tiāo)主祠”内。

大堂西侧为“见山堂”,取“开门见山”之意,是孟氏后裔接待和宴请宾客之所。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

大堂之后就是孟氏嫡系后裔居住的内宅了。

大堂后门可以到达内宅,大堂一侧也有巷道拐入内宅。大堂之有一过道与内宅分开,内宅门是典型的垂花门,外檐木坊上,镂空雕刻着“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鹤鹿同寿”等各种图案,门两侧倒悬着雕花垂珠,工艺相当精美。

世恩堂是内宅的第一进院落是上房院,又名“世恩堂院”,为孟子嫡裔翰林博士居住处。院内植有核桃和木香(又名十里香),有和谐长久之意。

世恩堂明三暗五的建筑,雕梁画栋、彩绘华丽,明间正上方悬有“世恩堂”楷书巨匾,传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所书。堂内陈列着古玩字画、床榻橱柜等。正壁上挂对联为“淑慎其身令德寿岂,朝宗于海出言有章”。堂内陈设古木家具、橱、柜、八仙桌、太师椅,雕花顶子床,壁上挂有蟠桃祝寿及王景禧等名人字画。

世恩堂后为两层三间硬山式建筑——赐书楼,是存放皇帝钦赐墨宝、圣旨、诰封、古籍文献和家族档案的地方。赐书楼所在的院落有一棵百年流苏,每当到了四月,硕大的树冠银絮飘飘,美轮美奂,又名四月飞雪。

赐书楼后的院落现在是后上房和延绿楼,现在分别是书画院和孟府养生堂。

孟府西侧分别是习儒馆、花园、射箭馆等,花团锦簇,林木荫郁,青石或青砖铺就的小路曲曲弯弯,走在期间,不得不敢不感叹封建地主家园的奢华。

青砖黛瓦的建筑,精雕细琢的月亮门,一架蔷薇的幽香,姹紫嫣红的月季,加上十里香的香气四溢,整座孟府犹如皇家园林。

看过孟府之后,我就觉得,别说是过去,就是现在,如果谁家有这样一座院落,那不得是天天乐的睡不着觉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