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场扩大,美国下通牒,逼欧洲2选1,冯德莱恩把中国给安排了

车云纪 2025-04-17 13:59:11

冯德莱恩近期急于与中国缓和关系,电动汽车关税争议后,即倡言中欧共推“公平贸易”。此举背后,美国施压显著,特朗普政府以关税相胁,迫欧在中美间表态。

欧洲未受美国影响,选择与中国合作,致美国焦急,欧盟态度转变。中国如何应对成焦点,大国间的博弈,究竟谁在暗中筹谋?

目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中欧关系中扮演“核心角色”。欧盟曾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35%关税,致关系紧张。但随后,冯德莱恩转变态度,称中欧作为两大市场,应共促“公平竞争”贸易体系。

欧盟近期有意与中国重启“价格承诺”谈判,拟设最低出口价解决电动车贸易争端,或为缓和关税争议。此举意义重大,因欧盟27国对此分歧严重,德、匈等国不愿与中国关系紧张。

冯德莱恩的转变非一时冲动。近年来,欧盟常随美国对华施压,如限华为5G、查新能源领域。但现欧盟似觉悟,与中国对抗无益,尤其在全球经济低迷之时。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中国车企凭技术与价格优势,欧洲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德国车企认可中国电动车的高性价比。

冯德莱恩此时表明合作立场,意在稳固中国市场,因欧盟经济增长依赖中国供应链,涵盖电池至稀土资源,中国在这些领域拥有显著影响力。

欧盟内部有考量,德法经济大国企业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德国对华出口居欧盟之首,车企如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收益颇丰。

匈牙利成为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投资热门,比亚迪建厂计划正在进行。冯德莱恩虽言“公平竞争”,实则助力欧盟内部“亲中”势力,以减少内部纷争。

合作姿态背后存疑,欧盟作为美国传统盟友,曾联手打压中国。此次转向令人揣测,是否仅为暂时缓和局势之举。

欧盟态度转变,源于美国行动。特朗普政府上台,关税政策动荡全球,对中欧均施高税,“对等关税”致欧企诉苦。美迫欧选边站,态度强硬,要求跟从,否则施压。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卡尔近期警告,欧洲应警惕“中国崛起”的长期威胁,特别是在卫星及电信领域,他提及马斯克星链,指责欧洲对美国科技存在偏见。

欧洲国家对星链安全性与可靠性存疑,因担忧美国政府可能中断服务。此疑虑有据可依,特朗普政府曾威胁切断乌克兰的星链服务,以迫使其与俄罗斯停火。

欧洲国家观察到此事,认为美国盟友可靠性存疑。担忧一旦美欧关系紧张,星链系统或将成为美国威胁欧洲的筹码。

卡尔非但不反思美国自身问题,反而指责欧洲在中美间立场不定,称此为给中国崛起“铺路”,无端将欧洲卷入争议。

电信领域,卡尔高调呼吁诺基亚与爱立信,建议其将制造业务转移至美国以避免关税损失。此举貌似援助欧洲企业,实则暗含威胁:要么合作,要么受损,意在迫使欧洲全面倾向美国。

欧洲对特朗普政府政策不买账,心生寒意。俄乌冲突时,美国对乌援助态度多变,且频催欧洲增资,令欧盟国家感觉美国轻视他们。

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损害了德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大国利益。欧洲国家考虑,与其追随美国,不如加强与中国合作,因中国市场开放,合作潜力巨大。

欧盟转向实为美国“美国优先”政策所迫,致其与欧洲盟友疏远。欧盟在中美间寻求平衡,对华贸易依存度上升,中国成其第三大贸易伙伴。冯德莱恩“合作”表态,既现实也示美:我有他路可选。

这转向背后藏玄机,欧盟历史上常与美国联手对华。2019年列中国为“系统性对手”,又跟美设“对华投资审查”。电动车关税亦仿美,今冯德莱恩谈合作,难保非缓兵之计。

欧盟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向来不一,德国、匈牙利愿与中国贸易,而波兰、立陶宛则常随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常持反对立场。

冯德莱恩身为欧盟委员会主席,虽言辞动听,但需平衡27成员国利益,难以全心向中。当前局势仅为暂时现象。

中国可接受欧盟的合作意向,但需谨慎。真诚是合作前提。欧盟若真想与中国交好,应展现实际行动,如关税谈判不拖延,技术合作无门槛,信誉需靠行动建立。

大国博弈复杂多变,无绝对胜负。美迫欧选边,欧在中美间寻求平衡。中国稳健合作,保持警惕。冯德莱恩表态为始,中欧关系走向待各方出牌。

15 阅读:11984
评论列表
  • 2025-04-22 05:42

    太笨拙

  • 2025-04-19 12:41

    对欧盟要以观其变,以观后效。

  • 2025-04-22 10:47

    只要转变,改正错误就是好的,点赞

车云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