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作为江北第一县,为啥没有市花?也没有大型的市属节日?

半岛可期 2025-03-28 04:20:44

关于建议龙口市确立梨花为市花

并设立梨花节的报告

——以花为媒,推动文旅经济与城市品牌升级

背景与现状分析

1. 龙口市的文化资源潜力

-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北部、渤海湾南岸,是一座钟灵毓秀、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新港城。龙口市2024年GDP为1642.52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131.12亿元,GDP名义增长8.7%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龙口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八位、山东省首位,是全国前十名中唯一的北部县,被誉为“江北第一县”。

- 龙口市(原黄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梨树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代黄县就有梨花会的习俗!农历三月三,桃红柳绿,梨花雪白,一片花海,游人云集,终日不绝。 磨山迟家、磨山赵家、朱家村大于家等地梨花景观绵延十数里,美不胜收。

【看梨花的游人(1934年摄)】

【梨花会上的游人(1935年摄)】

- 长把梨作为龙口传统特色水果,享誉世界,其种植与梨花景观形成天然的文化与产业纽带。近年来,“花开龙口”公众号多次发起市花评选,梨花均以高票当选,足以显示市民对梨花的文化认同与期待。

2. 对比莱州月季花节的成功经验

- 品牌化与经济效益:莱州自1990年创办月季花节以来,已发展为“中国月季之都”,月季产业年产值超亿元,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形成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2024年莱州月季花节吸引数十万游客,签约外资项目创历史新高。

- 文化赋能与城市形象:月季花节通过“以花为媒”提升城市知名度,成为莱州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并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3. 龙口市当前短板

- 缺乏标志性文化节庆与市花符号,文旅资源未充分转化为经济动能。现有梨花节(如2018年七甲镇梨花节)规模小、影响力有限,未形成持续性品牌效应。

建议方案

(一)确立梨花为龙口市市花

1. 文化认同与民意基础

- 参考莱州市花评选经验,结合“花开龙口”市民投票结果,梨花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可通过官方公示、专家论证等程序正式确立梨花为市花,强化城市文化符号。

2. 产业联动价值

- 梨花与长把梨产业深度绑定,可借鉴莱州月季“一朵花带火一个产业”模式,开发梨花主题商品(如梨花茶、梨木工艺品)及梨果深加工产品(如梨膏、梨酒),延长产业链。

(二)设立“龙口梨花节”

1. 时间与定位

- 时间建议:每年4月第二个周六开幕,延续至梨花盛花期(约7-10天),契合春季旅游旺季。

- 主题定位:以“梨花映山海·醉美新龙口”为核心,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打造“龙腾福地、口碑善城”的城市品牌。

2. 活动内容设计

- 文旅融合活动:

- 文化体验:复刻民国时期梨花会民俗,增设梨园戏曲、诗词雅集、汉服巡游等传统活动。

- 数字化创新:效仿呈贡万溪梨花节引入沉浸式剧本体验、KOL直播带货,提升年轻群体参与度。

- 产业促进板块:

- 经贸洽谈:设立梨花节招商专场,吸引农产品加工、文旅投资等项目落地。

- 电商联动:联合电商平台推广长把梨及衍生品,打造“梨花节购物季”。

3. 基础设施与保障

- 交通优化:参考苏州树山梨花节经验,制定交通疏导预案,增设临时停车场与接驳巴士,利用融媒体平台实时发布路况。

- 生态保护:严格划定观赏区,禁止折花攀树,加强防火宣传,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可持续性。

预期效益与实施路径

1. 经济效益

- 短期:通过节庆消费(餐饮、住宿、购物)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 长期:形成“梨花经济”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推动龙口从工业强县向文旅综合强县转型。

2. 社会效益

- 提升市民文化认同感与城市凝聚力,塑造“山海梨花·幸福龙口”的城市形象。

- 吸引外来游客与投资,促进城市国际化进程。

3. 实施步骤

- 第一阶段(2025年):完成市花确立程序,启动首届梨花节筹备,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 第二阶段(2026-2027年):完善梨花节品牌体系,建设梨花主题公园与电商孵化基地。

- 第三阶段(2028年后):申报国家级文旅IP,推动梨花节成为环渤海地区标志性节庆。

结语

莱州月季花节的成功证明,“以花为媒”不仅能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更能撬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腾飞。龙口市应紧抓梨花这一独特资源,通过市花确立与梨花节打造,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的多赢发展。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吸纳市民意见,统筹资源落实本方案,共同书写“梨花开处是龙口”的新篇章。

0 阅读:0

半岛可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