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3件羽绒服我才懂:买羽绒服别看品牌和价格,记住这5点就够了

管亥玩转时尚 2025-02-04 12:04:41

羽绒服,相比普通衣服价格更贵,一旦买错,试错成本太高,妥妥的交了智商税,还被割了韭菜!

如今,羽绒服市场鱼龙混杂,有的“偷梁换柱、混淆视听”,专爱玩文字游戏;有的“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羽绒服的名号卖其它服装。

许多人在选购羽绒服时,只知道看品牌和价格,并且认为:“品牌越大,穿出去越有面子”;“价格越贵,穿起来越显档次”。

但实际上,对于真正的内行人来说,挑选羽绒服从不以品牌和价格当作硬性标准,以我换了3件羽绒服的经验教训,总结了5个挑选羽绒服的关键点,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01.别把“羽绒棉服”当成“羽绒服”

许多商家就喜欢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在网上挂着“羽绒棉服”的名称卖“羽绒服”。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羽绒棉服”,填充的都不是羽绒,而是聚酯纤维或羽绒棉。

如仿鹅绒棉,或是PP棉,类似羽绒的手感,却没有羽绒的保暖效果,价格也比羽绒相差好几倍,让你花个大几百或上千的价格买了件几十块的棉服。

“真”羽绒服,填充物只能是鸭绒或鹅绒,其保暖性区别相差不大,但鹅绒要比鸭绒贵,日常城市通勤,选择鸭绒羽绒服就足够保暖了。

02.认准“绒子含量”这四个字

羽绒服吊牌上的信息非常重要,尤其是“含绒量”or“绒子含量”。根据新国标规定,羽绒服已经将“含绒量”改成了“绒子含量”,如果没有这4个字的羽绒服,基本都是挤压存货。

然而,现在市面上依旧存在一些标有“含绒量”的羽绒服,选购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商家忽悠,价格再便宜也别买。

为什么将“含绒量”改成“绒子含量”?因为绒子比绒丝更保暖,标有“绒子含量”的羽绒服,不会存在绒丝、棉花填充的款式。

并且,要求绒子含量大于等于50%,一般选择绒子含量90%左右的羽绒服就足够穿了,可以满足南北地区的日常城市通勤穿搭需求。

03.锦纶面料羽绒服“买厚不买薄”

市面上,大多数羽绒服的面料采用的都是“锦纶”,比如近年来流行的泡芙、面包羽绒服,都是以锦纶面料为主。

锦纶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面料,且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制作中,但是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非常薄的锦纶面料用来制作羽绒服,一是容易皱,二是容易刮破,三是不耐脏。

尽量选择较厚的锦纶面料羽绒服,不易皱也不易破,穿在身上不会显得皱巴巴,给人一种非常挺阔有型、显档次、有质感的感觉。

因此,遵循“买厚不买薄”的原则,才能将锦纶羽绒服穿出质感,延长使用寿命,也算是为自己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04.不买“易掉皮、易磨损”的涂层羽绒服

涂层羽绒服一直被很多小白认为是“最实用的羽绒服”之一,因为它防水、防油、防污,只要用湿巾擦一擦表面就能立马变干净,省去了清洗环节。

但是,穿的时间久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袖子、口袋这些经常摩擦的地方特别容易掉皮、磨损,看起来显得特别脏、破、旧。

而且涂层羽绒服自带的光泽感,看着很有未来感,但穿久了也会发黄、泛白。放在衣柜里第二年冬天拿出来穿后,若是在比较潮湿的地区,还会发霉,总之就是“好看不中用”,小问题太多了。

05.不要买定格线特别宽的羽绒服

很多人觉得定格线太窄的羽绒服,会显得太过密集,穿在身上给人一种老土、俗气感,因此在选购羽绒服时会特别留意定格线宽的款式。

但是,定格线特别宽的羽绒服,如果充绒量和蓬松度不高的情况下,它就起不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穿的时间久了之后,里面填充的羽绒就会一直往下坠。

经过多次洗涤之后,羽绒全都下坠,胸部位置就基本没啥羽绒了,全部堆积在了下半段,穿在身上就会出现透风、不保暖的情况,妥妥的鸡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1 阅读:10

管亥玩转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