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5年前发起了所谓的“中国倡议”,号称要打击所谓的“中国窃取美国技术秘密和知识产权”行为,从那时起,以FBI为主的美国情报部门和司法部门就开始了对在美国工作的华裔科学家进行监视、问话、甚至拘留,这些科学家在所服务的科研机构里也普遍感受到了种族歧视,一些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也被迫停止。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此前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40%的华裔科学家因为担心美国政府的监视而考虑离开美国。而《亚洲周刊》近期报称,已经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有639人,生命科学专家有478人,工程学与计算机专家有298人。
(大国竞争背后,开始了人才争夺战)
虽然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2022年停止了所谓的“中国倡议”,但是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工作的华裔科学家仍然络绎不绝。这种情况让美国政府里的一些人感到不妙。因为当今世界的共识是科技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吸引海外人才,然而美国政府的却反其道而行,将华裔科学家轰走。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现,近年来国际学生的理工科入学人数有所下降,尤其是研究生项目。《防务一号》网站在近日发表文章,呼吁美国应降低对外国技术人才的壁垒,称美国政府防止间谍活动的行为实际上对美国的危害大于帮助。曾经领导白宫国际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移民法律和政策专家艾米·尼斯称,2019年在外国出生的STEM人才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3670亿至4090亿美元,美国40%的半导体人才是在外国出生的,美国必须继续吸引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人才到美国工作,才能保持美国科技的优势地位。
事实证明,美国政府对华裔科学家的迫害基本上是莫须有的。《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曾有分析称,根据特朗普的“中国倡议”,美国司法部门在3年时间里共发现了77起所谓的“中国政府截取信息和技术”的案件,并起诉了150多名被告。然而美国FBI后来表示他们共启动了约2000起调查。也就是说,仅有3.85%的案件被起诉,其余96%以上完全是迫害。这就是所谓的“寒蝉效应”,这也是华裔科学家们纷纷回到中国的原因,再不走,也许在中美因为台湾而发生冲突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就是集中营了,就像美国在二战期间对日裔美国人所做的那样。
美国的科技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美国能够为科学家们提供优越的工资和科研环境,在美国本土培养的科学人才有限的情况下,还能从全世界吸引大量的人才到美国工作。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2017年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有45%左右是在外国出生的。离开外国人才,包括华裔人才,美国的科技发展就将失去动力。
(美国各层次学历的科学和工程人才出生在外国的比例)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正是吸引人才回国的好时候。还是这份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报告称,中国平均每个研究者的研发投资金额近些年直线上升,到2016年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和欧盟,仅次于美国。这让我国已经能够提供比较好的待遇和科研环境吸引人才回国工作。
(2016至2019年,平均每位研究人员的研发经费投资)
在新中国刚诞生不久的时候,我们就吸引了一大批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回国,最终钱学森、朱光亚、郭永怀等人成为了“两弹一星”的元勋,其他回国的科学家也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今天我们吸引回国的人才,也必然会有人取得相当高的成就。在2022年,我国吸引了更多华裔人才回国工作。比较出名的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颜宁,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另一位是刚刚发表了证明“零点猜想”论文的美籍华裔数学家张益唐教授,回国出任山东大学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所长。
(著名分子生物学家颜宁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这两位科学家回国不一定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更可能是看重我国能够提供的大展身手的机会。这两个案例证明,我国现在已经能够在吸引人才方面与美国掰手腕了。美国政府现在才回过味来,可惜已经晚了。不止一家美媒曾表示,白宫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的,因为那些政客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放走的华裔科学家中,很可能就有未来的、新的“两弹元勋”。只不过他们取得成就的领域将大大扩展,而不再像当年那样主要集中在核领域、航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