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一天,15岁的吴桂英被亲哥打了两巴掌直接瘫痪,大好青春只能在床上度过。
她的饮食起居由家人照顾,而他的父母、哥哥因为愧疚,饱受精神折磨。
谁曾想20年后的一天,吴桂英的小侄女竟发现姑姑独自在房间站了起来。
可当家中有旁人时,她还保持着瘫痪在床的原样。
这是为什么?她为什么要假装瘫痪?
秘密被戳穿
那天,吴桂令的女儿小雯放学回家后,像往常一样去看望她的姨妈吴桂英。
当她推开房门时,一个奇怪的景象映入眼帘:原本应该躺在床上的姨妈,此刻正站在窗边,似乎在看着窗外的景色。
小雯惊讶地眨了眨眼,再定睛一看,吴桂英已经躺回床上,仿佛刚才的一幕只是幻觉。
小雯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吴桂令,但吴桂令起初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女儿看错了。
然而,这个小插曲在吴桂令心中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她开始更加留意妹妹的一举一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桂令确实注意到了一些反常的现象。
有一次,吴桂令提前回家,准备给妹妹送午饭。
当她走近房间时,隐约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她轻轻推开门,却只看到吴桂英安静地躺在床上,房间里一切如常。
还有一次,吴桂令半夜起来上厕所,经过妹妹房间时,她似乎看到房间里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移动。
当她打开灯时,吴桂英又是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但每次当她直接询问吴桂英时,后者总是一言不发,或者表现出一副虚弱无力的样子。
吴桂令决定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她开始不定时地进出吴桂英的房间,希望能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
她注意到,有时候吴桂英的被子位置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而房间里的某些物品的位置也会轻微移动,这些都是在没有人进入房间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些发现让吴桂令越来越确信,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开始怀疑,妹妹可能在装瘫。但是,单凭这些间接证据还不足以证实她的猜测。
经过深思熟虑,吴桂令决定偷偷在家安装摄像头。
监控开始的头几天,画面中的吴桂英一如既往地躺在床上,没有任何异常。
吴桂令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多想了。然而,就在她即将放弃的时候,监控录像捕捉到了一个惊人的画面。
那是深夜时分,原本应该熟睡的吴桂英突然坐了起来。
她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人后,慢慢地站起身来。然后,她开始在房间里走动,动作虽然有些生涩,但明显可以自如行走。
这个发现震惊了吴桂令。她反复查看录像,确认这不是自己的幻觉。
那么当初,她是怎么“瘫”的呢?
两巴掌瘫痪20年
1989年,吴桂英像往常一样在家中闲逛,寻找零食充饥。
她的行为引起了哥哥的不满,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争吵中,情绪失控的哥哥对吴桂英挥出了两记耳光。
这两记耳光不仅在吴桂英脸上留下了红印,更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怨恨的种子。
耳光过后,吴桂英突然倒地不起。
起初,家人以为她只是一时赌气,但随着时间推移,吴桂英的状况并未好转。
她开始表现出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四肢无力、行动困难、食欲不振。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全家人陷入了恐慌。
担心女儿的健康状况,吴桂英的父母立即带她去了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对吴桂英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血液检测、X光拍片等,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所有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没有发现任何身体上的异常。
然而,吴桂英的症状并未因此好转。
她仍然表现出无法正常行走、吃饭困难等症状。
困惑不解的父母再次带她去医院,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更大的医院,希望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在大医院里,吴桂英接受了更为详细的检查。
但结果依旧令人费解——从医学角度来看,吴桂英的身体完全正常,没有任何可以解释她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面对医生的诊断结果,吴桂英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无助。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女儿会突然变成这样,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
尽管医生一再表示吴桂英身体健康,但她的症状却是实实在在的。
起初,家人还抱有希望,认为这可能是暂时的情况,相信吴桂英终会恢复正常。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希望逐渐变得渺茫。
家人多次带吴桂英去不同的医院就诊,尝试各种治疗方法,但收效甚微。
西医无果后,他们又转向中医,希望通过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能够改善吴桂英的状况。
然而,这些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讽刺的瘫痪
在这个照顾的轮值中,最辛苦的莫过于吴桂英的母亲和姐姐吴桂令。
作为母亲,她无法忍受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痛苦。她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女儿的工作中。
每天清晨,她都是第一个起床的人,为吴桂英准备早餐,帮她梳洗打扮。
白天,她会定时为女儿翻身,防止褥疮的形成。晚上,她常常彻夜不眠,随时准备应对女儿可能的需求。
这种高强度的照顾工作对母亲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她原本就不算强壮的身体,在这些年的操劳中变得越发衰弱。
尽管如此,她从未抱怨过,与此同时,吴桂令作为姐姐,也承担了大量的照顾工作。
她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但仍然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帮助照顾妹妹。每当母亲需要休息时,吴桂令就会接手照顾的工作。
她会细心地喂妹妹吃饭,帮她擦拭身体,陪她聊天解闷。
这种持续的照顾工作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医疗费用、特殊的护理用品、营养补充品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为了维持这些开支,家人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甚至变卖家中的一些财产。
这种长期的高强度照顾最终导致了吴桂英父母的过早离世。年复一年的操劳,日复一日的担忧,逐渐耗尽了他们的生命力。
吴桂英的父亲是第一个离开的。多年来,他一直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为了筹措女儿的医疗费用,他几乎没有休息日。
即使在生病的时候,他也坚持工作。最终,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悄然离世。
母亲的离去更是令人心碎。在丈夫去世后,她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白天照顾女儿,晚上还要做一些零工来贴补家用。
父母的相继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那之后,作为姐姐的吴桂令不得不把妹妹接到自己家生活。
有病还是装病?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吴桂令决定直面这个问题。她找了一个安静的时间,独自来到吴桂英的房间。
她平静地告诉妹妹,自己已经知道了真相,并展示了监控录像的内容。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吴桂英最初还试图否认,但很快就崩溃了。
她痛哭流涕,承认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在装瘫。这个真相的揭露让整个家庭陷入了震惊和混乱之中。
真相揭露后,吴桂令意识到有必要对妹妹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她决定带吴桂英到医院接受专业的医疗检查,以确定她的实际身体状况。
这一次的就医经历与以往大不相同。吴桂英不再伪装症状,而是坦然面对医生的各项检查。
她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了一系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评估、肌肉力量测试和各项功能性检查。
医生们仔细分析了检查结果,得出的结论令人松了一口气:除了因长期不活动而导致的轻微肌肉萎缩外,吴桂英的身体机能基本正常。
神经系统完好无损,各项生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完全没有发现任何导致瘫痪的器质性病变。
在确认了身体健康后,医生建议吴桂英接受心理评估。
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和会谈,心理医生最终给出了诊断:吴桂英患有癔症,也称为分离性障碍。
癔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患者会出现各种身体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由实际的身体疾病引起,而是源于心理因素。
心理医生解释,吴桂英长期装病的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复杂的心理原因:
首先,这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当年与哥哥的冲突可能给年轻的吴桂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其次,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寻求关注和爱的扭曲表现。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吴桂英可能一直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再者,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行为可能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即使最初的原因已经不再重要,但她可能已经不知道如何停止这种行为,或者害怕停止后失去家人的关爱。
最后,长期的欺骗可能导致了严重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感反过来又加深了她的心理问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医疗奇迹”
医生建议吴桂英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帮助她面对过去的创伤,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对于吴桂英和她的家人来说,真相的揭露既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们需要面对过去二十多年的谎言带来的伤害,同时也要学会如何重新构建家庭关系。
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他们走向新生活的必经之路。
在家人和医生的建议下,吴桂英开始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
起初,她对心理治疗抱有抵触情绪,常常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沉默或者试图逃避。
但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引导下,吴桂英逐渐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
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家人,也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医生的帮助下,她学会了更健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随着心理治疗的深入,吴桂英的状态开始逐步改善。
经过几年的努力,吴桂英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她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开始独立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两人相知相爱,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吴桂英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它提醒我们,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爱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这种爱。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格。
参考信源:
被哥打两巴掌后,河北女子假装瘫痪卧床20年:一段监控撕开多年的秘密——读者
女子身体机能完好瘫痪在床20年——河北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