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男主,最大的韩国骗局

小片儿说大片 2025-03-17 12:10:53

金秀贤和金赛纶的事件,引发韩娱地震。

28岁男人诱骗15岁小女孩恋爱6年,毁了人家的大好前途。

分手后,又逼迫对方偿还7亿韩元的债务。

导致原本就失去工作的金赛纶崩溃自杀。

韩娱以后还能不能有金秀贤的立足之地,还真不一定。

毕竟忠武路的男演员们,不管怎么塌,都能资源依旧。

与现实对比,近期上线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的男主,完美得就像临死前的幻想。

而这部剧里的女性,也勇敢得让人落泪。

《苦尽柑来遇见你》首周开播,就成了年度剧王候选。

毕竟,制作团队的阵容在韩剧里面,也差不多算顶配了。

导演金元锡,就没拍过烂剧。

代表作是豆瓣评分9.4分的《我的大叔》。

还有近35万人打出9.2分的《信号》。

编剧林尚春,代表作是《三流之路》和《山茶花开时》,两部评分都达到了8.4分。

主演是IU(李知恩)和朴宝剑。

配角也都是各有出圈场面的演技派。

(*《黑暗荣耀》的大婶)

这部剧由网飞出品,但罕见的是没有一次性放完。

16集剧集,每周更新4集,分4周更完。

这种排播方式是根据剧集结构制定的。

《苦尽柑来遇见你》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

讲述主角吴爱纯从十岁到七十岁的人生故事。

首周播出的4集,已经讲完了“春季篇”。

故事开篇时间线,是1960年的济州岛。

吴爱纯父亲早逝,母亲改嫁。

她从小寄人篱下,由叔叔抚养。

(*童年吴爱纯)

吴家经营着手工面的生意,在贫穷落后的济州岛,已经算是有钱人了。

可吴爱纯的日子,实在过的不怎么样。

叔叔经常买黄鱼加餐。

全家有六口人,但叔叔只买五条。

因为吴爱纯每次考试都得第一,而叔叔的儿子学习不好。

所以,叔叔觉得是她抢走了好大儿的气运。

吴爱纯天天被叔叔刻薄,还要给叔叔家干活。

年仅九岁的她,想离开吴家,和妈妈全光礼一起生活。

可全光礼却觉得,待在吴家,女儿才有上学的机会,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同意。

直到她看到了吴爱纯写的名叫《笨鲍鱼》的诗,才终于改变了想法。

全光礼是一名海女,靠潜水捕捞鲍鱼等海鲜为生。

海女下海时没有呼吸装备,单靠一口气支撑。

因此她们从10岁左右就要进行潜水训练。

成为海女后,更是要一整天都泡在水里,捞到什么全靠运气。

即便是冬天,也要强忍着刺骨的海水,下海捕捞。

久而久之,不仅会患上呼吸疾病,还落下一身病痛。

海女也被称为“头顶着棺材下海”的职业。

全光礼为了多捞点东西,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浮出海面。

每当这时,吴爱纯就很焦急,也很害怕。

于是她在诗中写道:

“她卖一只鲍鱼能赚100韩元

我真想付钱买下她的一天

背痛的妈妈 咳嗽的妈妈

每天有100韩元 我就能让她休息了”

一首诗让全光礼内心溃不成军,她把吴爱纯接到了身边。

吴爱纯从此之后,有了梦想。

她想成为诗人,长大后每天给妈妈100韩元。

全光礼也有了梦想。

她想看着吴爱纯上大学,成为诗人。

但一年之后,她却因为呼吸疾病去世了。

那年的吴爱纯10岁。

而全光礼,刚刚29岁。

以上情节仅仅不到半集内容,已经让我眼眶湿润了好几次。

相信看完4集的朋友,大概已经用完了一整包纸巾。

导演用极其细腻的手法,缓缓叙述感人泪下的亲情,酸涩又甜蜜的爱情。

但最最令我惊艳的地方,是导演对女性反抗意识的呈现。

前四集总共出现了三代女性。

全光礼、吴爱纯、吴爱纯的女儿梁金明。

她们在各自生存的环境中,萌发了不同程度的抗争意识。

时代的限制,导致母亲们没有离开困境的条件。

但她们仍然继续抗争着,期盼着女儿们大胆“出逃”。

(*上:IU饰演的崔金明;下:中年吴爱纯)

全光礼拼命让吴爱纯逃离的,是大海。

她这辈子最坚定的信念,就是不让吴爱纯做海女。

在济州岛的传统观念中,海女就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很多不想养家的男人,都想娶一个海女。

她们看似经济独立,实则饱受偏见。

在潜水服出现之前,海女只穿着一条短裤入海。

有些男人就会守在岸边,等着看她们出海时裸露的上半身。

早期,海女们会被打上“放荡”的标签。

这种偏见直到全光礼生活的年代,依然存在。

再加上60年代韩国社会,本身就对女性极其严苛。

全光礼曾经对吴爱纯说“生而为牛,都比在济州岛做女人强”。

作为一个母亲,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让女儿重复自己人生的苦难。

全光礼自认可怜,所以拼尽所有,让吴爱纯保留自尊。

她得知女儿被叔叔刻薄,因为一条黄鱼受委屈。

转头就拎着两串黄鱼,砸了吴家的饭桌。

她这么做,是想让吴爱纯知道:

一条黄鱼没什么了不起,妈妈可以一口气拿出二十条。

所以,我的女儿不必自卑。

吴爱纯也是从这时候意识到,有能力的女人不只是天天收拾饭桌,还可以掀桌。

全光礼为了让女儿离开大海,用尽了所有手段。

吴爱纯的诗写得很好,却只得了第二名。

因为第一名写的是“我的爸爸是陆军上将”。

后来这位男同学,又靠着他的上将老爸,抢了吴爱纯班长的位置。

全光礼没有像在吴家那样,去学校大闹。

而是去银行取了些钱,悄悄给老师送礼。

去学校之前,她还帮吴家二婶翻了好几亩地。

想借对方的珍珠项链,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一点。

因为她不想让老师,闻到她身上的海腥味。

她不想让女儿丢脸。

吴爱纯安慰妈妈,其实当副班长也很好。

她可以在心里偷偷把自己当成班长。

全光礼却告诉女儿,不要让自己那么可怜。

这一段戏看完,我已经泪流满面。

妈妈没有很多钱,也不会化妆。

但妈妈却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努力扮演着她不熟悉的角色。

妈妈没有文化,也不会说多么好听的话。

但她却会在鼓励孩子时,变得比哲学家更深刻。

全光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吴爱纯“逃离大海”做打算。

她嘱咐女儿,千万不要留在继父家里当佣人,也不要照顾同母异父的弟妹。

一定要回到吴家,哪怕给叔叔磕头,也要继续学业。

如果吴爱纯不同意的话,妈妈会哭的。

后来吴爱纯走投无路,为了上大学差点嫁给二婚家暴男。

(*IU饰演长大后的吴爱纯)

那天突然下了很大的雨。

吴爱纯觉得,一定是妈妈在哭。

所以,她不能就这样结婚。

吴爱纯在全光礼的托举下,成功逃脱了海女的命运。

而全光礼的反抗意识,在吴爱纯身上得到升华。

吴爱纯婚后,被困在了家务中。

所有的理想抱负,都无法实现。

她想让女儿梁金明逃离的,是厨房。

当梁奶奶打算让梁金明当海女养家时,吴爱纯直接掀翻了供桌。

大声且坚定的告诉梁家人“我的女儿不做海女”。

当梁奶奶不让梁金明骑着三轮车玩耍时,吴爱纯坚定的唱反调。

她要让女儿走出厨房,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因为有全光礼和吴爱纯的托举,梁金明才能在长大后,坚定的对未来婆婆表示,绝对不会因为婚姻而放弃工作。

三代女性的反抗意识,不断更迭,不断升华。

这也对应了女性独立思想从觉醒到萌芽,再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剧中用了两处细节,表达反抗意识的传承。

第一处是吴爱纯为女儿争取到骑三轮车的机会。

坐在厨房里的她,手上不停摇着生火的吹风轮。

厨房之外的院子中,三轮车的轮子不停转动,上面坐着梁金明。

画面中的母女二人,互为前后景。

导演大概是用这个画面传达,母亲是支撑女儿前行的根基。

另一处细节则是梁奶奶让梁金明做海女那里。

梁奶奶一边说,一边把吴爱纯的鞋子,从台阶上撤了下来,和梁金明的鞋子一起,摆在台阶最下面的地上。

把鞋子拿下台阶的举动,就像撤掉了全光礼用生命为吴爱纯搭建的梯子。

吴爱纯掀翻供桌后,直接把梁金明的鞋子提在手里拿走。

因为吴爱纯不允许女儿,走她和母亲走过的路。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韩国导演对细节的处理很精妙。

一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总能戳得人眼眶发酸。

此外,导演在呈现女性反抗的同时,强调了男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的话语权十分有限。

即便有反抗意识,也受到时代限制。

比如丈夫因病去世,旁人会骂妻子克夫。

未婚男女私奔,男孩是英雄,女孩就是耻辱。

济州岛还到处扯着“防止女性离家出走”的宣传条幅。

就算逃到外地,也要经历警察的层层盘查。

没有户籍证明,可能还会被当成北韩间谍。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更多话语权的男性,成了女性破除困境的助力。

导演为了表达这一观念,特意塑造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韩国男人——梁宽植。

他和吴爱纯从小一起长大。

可以说是坚定的“唯吴爱纯主义者”。

两人结婚后,梁妈妈数落他向着老婆,不向着自己。

梁宽植却说“向着你的人应该是爸爸”。

别说吴爱纯了,我这个男人听完都感动了。

要是丈夫们都这样想,哪还有什么婆媳矛盾!

梁宽植甚至比吴爱纯还了解她自己。

总是能在吴爱纯的一言一行中,发现她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委屈。

吴爱纯想让女儿拥有想要的一切,想让女儿成为可以掀桌的人。

梁宽植却让吴爱纯也掀一回,掀完他来收拾。

后来吴爱纯真的掀翻了供桌,还被梁妈妈打了一巴掌。

梁宽植没法还手,可他却直接带着妻女离开了家。

这种男人放在韩国,堪称人间妄想。

导演设置的梁宽植这个角色,虽然过分理想化,但也提供了一种标准范本。

从金秀贤事件看,似乎现实中,男人不加害女性,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真正的爱情,永远都是时时刻刻的互相奔赴。

因为梁宽植总是满眼爱意的看向吴爱纯。

所以吴爱纯总是义无反顾地奔向梁宽植啊。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0 阅读:0

小片儿说大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