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年前的果断决策,防住了今天的美国,彻底扭转了南海大势

文史达观 2025-04-26 20:19:39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要道。

12年前,当我国高层在南海启动大规模填海造岛工程时,国际社会充斥着质疑与嘲笑的声音。

美国及其盟友将那一行动污蔑为“破坏地区稳定的军事化行为”,菲律宾等国则试图通过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挑衅我国主权。

如今,站在历史新的高点,回望12年前我国的战略决策,无不为当时高层英明决策而高竖大拇指。

它不仅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更彻底扭转了南海地区的力量对比,使得我国如今在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挑衅时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远见:从永暑礁到永暑岛

1987年,当我国首批官兵登上南沙群岛深处的永暑礁时,那里只是一个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的小珊瑚礁。

官兵们白天观察环境,晚上睡在简易帐篷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捍卫着国家主权。

1988年,我国在此建立了首个观察站。

1995年,在美国主导的马六甲海军演习期间,我国首次派遣多艘舰艇到永暑礁附近巡航,展示了捍卫南海主权的初步决心。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国际环境,我国在南海的存在仍显薄弱。

到了2013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和国际局势变动,当时我国高层做出了一个被外界普遍质疑的战略决策:

在永暑礁进行大规模填海造岛工程。

当时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媒体和政客更是公开嘲讽那是中国的“面子工程”,声称我国是因为无法建造航母才去建岛。

但我国建设者们凭借先进技术和坚定信念,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将永暑礁面积扩大了350倍,使其从一个简陋的小珊瑚礁蜕变为设施完善的永暑岛。

另外,南海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每年约有3.4万亿美元的贸易经过该水域。

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约110亿桶石油、19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的储量。

更重要的是,南海是中国海上贸易的生命线,中国80%的能源进口和50%的对外贸易需要通过南海运输。

失去对南海的有效控制,意味着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将受制于人。

正如我国一位战略学者所言:“在国际海洋争端中,存在就是力量,控制就是权利。”

其实,永暑岛的蜕变只是中国南海战略布局的一个缩影。

通过“吹沙填海”技术,我国在南海完成了8个岛屿的建设工程,相当于凭空创造了58,000亿吨海水“蒸发”后的新领土。

军事威慑:人工岛屿成为“海上长城”

近年来,永暑岛等南海人工岛屿的军事价值愈发凸显。

2023年3月,美国“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非法闯入我国西沙领海时,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舰船的活动范围已从2017年前的南沙群岛逐渐向西沙群岛转移。

他们之所以转移,说明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布防彻底让美方感到了压力。

当前,南沙群岛拥有永暑、渚碧、美济三大岛屿,岛上设有机场、防御炮台、侦察通信设施及港口。

同时驻扎有空警-500预警机与022型导弹艇,加之中国海警365天中有330多天都在该海域巡逻,使得美军难以找到“见缝插针”的机会。

相比之下,距离我国海南岛400公里的西沙群岛,因当前我国暂时未建设同等规模的岛礁侦察预警体系,使其成了美军近年频繁挑衅的重点区域。

这一战略态势生动说明,我国在南沙群岛的人工岛屿建设已成功构建了一道令美军忌惮的“海上长城”。

还有,2025年初的美菲联合军演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南海军事布局的有效性。

尽管美军派出“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普林斯顿号”和伯克级驱逐舰“史特雷特号”等先进舰艇。

菲律宾也出动导弹巡防舰“鲁纳号”、近海巡逻舰“波尼法西奥号”和FA-50战机。

但我国南部战区迅速组织联合海空战巡,出动055型万吨大驱、052B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以及轰-6K轰炸机和苏-30战斗机等实弹演训,展示了全方位的作战能力。

那种快速、有力的反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海人工岛屿提供的战略支点和情报支持。

外交博弈:从被动应对到塑造秩序

12年前,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常常处于被动防守地位,面对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挑衅和美国的干预,主要采取抗议和外交声明的应对方式。

而今天,依托南海岛礁提供的战略支撑,我国已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地区事务,推动符合自身利益的外交议程。

其中,东盟关系的转变是这一变化的最佳例证。

2025年3月,就在美菲强化军事合作导致南海局势紧张之际,印尼总统佐科访华,双方决定加强海洋领域合作,实施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并签署了海洋等领域合作文件。

此前,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在香格里拉对话峰会上明确表示:“印尼不会参与任何军事联盟”、“区域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亚洲方式”。

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印尼的态度反映了地区国家不愿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队的普遍心态。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拉拢地区国家对抗东大,但除了菲律宾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东盟成员国更倾向于与中国保持合作。

越南与我国举行的第17次北部湾联合巡逻年度会晤,马来西亚等国专家对美菲军事合作的批评,都表明菲律宾在东盟内部已逐渐陷入孤立境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并未将人工岛屿单纯军事化,而是赋予其多重功能。

永暑岛等岛屿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建,或与其他岛屿连成片,打造集军事、科研、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南海明珠”。

那种综合性开发模式,既展现了我国对南海的长远规划,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致力于南海和平发展的积极信号。

正如我国高层在声明中所强调的,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愿与其他国家合作维护南海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

读者们,关于“我国12年前在南海吹沙造岛的决策”,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深度:浅析中国为何南沙填海建岛 战略核潜艇设阵地-新浪军事-2014.08.29

南沙岛礁建设报告-凤凰国际智库-2016

0 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