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今天,关于两岸统一的讨论愈发激烈。
从“武统”到“和统”,从“一国两制”到“北平模式”,各种方案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或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台独分子的肆意叫嚣,今年3月赖清德宣布恢复了台湾“军事审判制度”;以及美国多方面的干预和搅局,给台海增添了不少复杂性。
那么,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我们应该如何破局呢?其实在77年前的辽沈战役中,毛主席就给出了堪称教科书级的方案。
1948年秋,东北大地风云变幻,一场关乎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此时,东北战场的形势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北野战军经过扩编补充,兵强马壮,总计已达 70 万人,另有地方部队 33 万人,士气高昂,蓄势待发。
而国军队伍虽有 55 万人,却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区域,后勤补给困难,战略处境岌岌可危。
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该从哪里开始打?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毛主席和林总之间一场重大而深刻的战略分歧。
林总主张先打长春。
他的理由十分实际且合情合理。
东北野战军主力大多集结在沈阳、长春之间,先打长春可以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
且长春距离解放区近,后勤补给线短,战斗保障极为有利,为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拿下长春后,便可解除后顾之忧,而后继续集中兵力向南推进,可控制住整个战局,继而解放全中国。
1948年4 月18 日,林总与罗荣桓等人联名向高层致电,提出“拟于五月中下旬集结九个纵队攻打长春和阻击援敌,力求在半月左右时间内打下长春”的计划。
然而,当毛主席看到那份报告后却不以为然,在毛主席看来,先打长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其实,早在1948年2月7 日,毛主席就曾向东北野战军建议,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
在毛主席看来,整个东北地区,锦州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点。
锦州是东北与关内的咽喉要道,一旦被攻占,就能切断国军的退路,完全实现“关门打狗”的战略意图。
由此,毛主席主张先打锦州。
那时候,毛主席与林总的分歧,其实已不是战术细节上的差异,而是战略思维的区别了。
林总的想法是“顺势而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稳扎稳打;而毛主席则是“出奇制胜”,抓住战略要点一举扭转全局。
对于林总等人已经做好的决断,刚开始毛主席也没有加以阻拦,而是允许林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先围攻长春。
然而,后来的战局发展并非林总所愿,不仅进展缓慢,没过多久还陷入了僵持阶段。
经过几个月的消耗,林总终于回过味来,意识到毛主席战略的高明之处。
于是,1948年9月底,林总决定掉头攻打锦州。
然而,就在部队刚刚要行动时,情报科传来情报说老蒋正往锦西、葫芦岛增兵。
一时林总又有了动摇打锦州的想法。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也不能墨守成规,而时刻都要随机应变。
就在这时,毛主席态度坚决地发来电报,命令林总:“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
后来在罗荣桓等人的坚决支持下,林总终于放下心里负担,按原计划行动。
1948年10月14 日,锦州攻坚战正式打响。
东北野战军集中 900多门火炮,犹如暴风雨般对锦州城实施猛烈轰击。
随后,步兵发起总攻,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于10月15 日下午六点,锦州全城攻克,歼灭守军10 万余人。
锦州一陷落,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国民党的整体防御体系瞬间崩溃。
长春守军见退路被断,军心动摇,立即投降;沈阳的国军队伍企图从营口撤退,却被东北野战军分割包围,插翅难逃,全部覆灭。
11月2日,解放军占领沈阳和营口,东北全境解放。
整个辽沈战役历时 52 天,解放军歼灭国军 47.2 万人,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性胜利。
后来,被俘的国民党将领范汉杰对此评价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绝对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那句话,不仅是对锦州战役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毛主席雄才大略的战略眼光的高度赞誉。
那么视线再回到台海问题,如果用毛主席的“打锦州”的战略,该如何出招呢?那么台海的“锦州”又是哪里呢?
当年锦州连接着东北和关内,是国军的退路和生命线。
而如今,让台岛台独们嚣张或者说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什么呢?那无疑是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撑和政治背书。
那么,要如何运用“锦州战略”来解决台湾问题?
关键在于找准美国支持台湾的弱点,精准施压,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对台政策的成本和收益。
1、加强军事威慑
当前美国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上有诸多军事部署,尤其是在琉球群岛(冲绳)的基地,对台海的威慑力最大。
美军的冲绳基地距离台湾仅600公里,分分钟就能到达,是插在大陆解决台海问题的一个致命的“钉子”。
以当前的形式看,美日关系走的很近,中方很难拔掉那颗钉子。那怎么办?只能用武力威慑来镇压,让他们不敢行动。
这也就是近期我国高调亮相尖端武器,如六代战机、076两栖攻击舰,试射洲际导弹,试爆非核超级炸弹等的逻辑所在。
不过除了这些,在近海中方以现在的力量,也足以应对美方的挑衅了。
东风-17、东风-26那些号称“航母杀手”的高超音速导弹,分分钟可能让美军在冲绳的基地变成一片废墟。
2、经济压制让其让步
说道经济压制,总有人认为美国的经济比中方强,我们无法压制。
其实不然,虽然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没有美国多,但数据显示从消费力上讲,2014年我国已经超越美国了。
另外美国当前还有36万亿的美债,这也是悬在其头上的利剑,要是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美国经济的大崩盘。
这也是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美高层持续访问我国的原因之一。其核心就是与我国合谈,不让我国大量抛售美债,以免引发全球恐慌。
还有今年特朗普上台后,与我国开展的关税战,最终我国稳扎稳打,丝毫不乱,而美方如今有些坐不住了,特朗普积极找台阶下。
这也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其实很脆弱,对我国的依赖性很强,这也将成为我们制衡美方的一把利器。
3、打国际法理牌
1943 年的《开罗宣言》和 1945 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的领土应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其他小岛,琉球群岛并未被纳入日本的领土范围。
也就是说,美日对琉球的占领是没有法理依据的。要是那一天我们想收回,或者大刀阔斧的收回,他们也没有理由和脾气。
要是琉球群岛一旦回到我们手中,一下子就会攻守之势异也,一下子就有了战略高点。
那样的话,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解决台湾问题。
另外,如今台湾对我国的经济以来很深。
数据显示,2024年,两岸贸易额超过230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1.2% 。
虽然比例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大陆仍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
更重要的是,台湾电子企业几乎60%以上的供应链都跟大陆有关联。
由此,我们也可以利用经济上的压制,促使台湾就范。那样的话,就可以和平的解决台海问题了。
读者们,关于“毛主席打锦州对台海的启示”,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1、国防部2025年4月例行记者会文字实录,
2、国防部官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3、国务院官网 《辽沈战役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4、2023年版 《台海局势与区域安全》,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2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