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1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118厅内,一场特殊的专访正在进行。接受专访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提问者则是有着“国际政治采访之母”之称的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她的采访风格咄咄逼人,让许多政治人物吃过亏。但这一次,面对法拉奇关于毛主席像是否会保留的尖锐问题,邓小平的回答坚定而明确:“永远要保留下去。”
邓小平解释说,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显得不严肃,也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这一回答,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彰显了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而这场专访,也成为了揭开天安门毛主席像变迁史的一个独特切入点。
1949年2月,为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天安门上首次挂上了毛主席像。随后,在庆祝七七抗战12周年时,毛主席像再次挂上天安门。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更是提议重新绘制一幅毛主席像在开国大典当天挂在天安门上,这是第三个版本。然而,开国大典结束不久,毛主席像就被撤下了。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北京十多万群众涌入天安门广场庆祝。然而,此时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却引发了群众的不满。照片中的毛主席像身穿中山装,与斯大林像不匹配。这一意见很快传到了中央宣传部,胡乔木迅速召集人员开会,决定五一劳动节重新绘制毛主席像挂在天安门上,任务交给了辛莽。
辛莽,这位从延安鲁艺美术系毕业的艺术家,历经艰辛来到延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接到任务后,找来同事左辉、张松鹤协助,选定了一张毛主席免冠、双眼微微朝上看的半侧面照片进行绘制。然而,这幅画像在挂上天安门后,却再次引发了群众的不满。群众认为这幅侧面照、目光向上的画像与伟大领袖的形象不相吻合,且只画了一只耳朵。中央要求撤下这幅画像,并在国庆节前夕重新绘制。
面对群众的反馈和中央的要求,陈正青从毛主席随意拍的照片中选中了一张1950年9月与部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的合影,制作出了第一张半侧面毛泽东标准像。辛莽在创作这幅毛主席像时,特别注重眼神的表现。这幅画像一直使用到了1952年五一劳动节。
从1952年开始,张振仕和学生金石接过了天安门毛主席像的绘制工作。他们继续在天安门上绘制着毛主席的画像,传承着这一特殊的使命。1966年8月,中央决定天安门毛主席像常年挂,每年国庆节前夕更换一幅新的毛主席像。这一决定,让王国栋肩负起了新的使命。他以毛主席半侧面、双眼平视的照片为摹本,注重眉宇和眼神的表现。在天安门后侧搭建的画室里,他一人负责着绘制工作。绘画过程分三遍进行,每一遍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的学生邢秋成回忆说,师傅绘制过程非常辛苦,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画布拼接痕迹的问题,但大家都想办法解决了。
1976年,王国栋的学生葛小光接过了这一职责。从1977年开始,他每年绘制一幅新的毛主席像,一直持续到现今。每年国庆节前夕更换一幅毛主席像,已经成为了天安门广场的一个规定。而葛小光和他的团队,也成为了这一传统的重要守护者。
天安门毛主席像的变迁史,不仅是一部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部精神的传承。从初挂到撤换,从重绘到常年挂像,每一次的变迁都凝聚着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尊重。而每一位绘制者的坚守和付出,更是对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
如今,当我们再次仰望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时,不禁会想起那些曾经为这一使命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人们。他们的坚守和传承,让这一历史符号得以延续至今。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应该铭记这一历史,传承这一精神,让天安门毛主席像永远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
看完这段历史,你是否也被天安门毛主席像的变迁所震撼?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