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五措并举 全面提升!唐山市曹妃甸区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区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突出党委、政府主责,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强化党的领导。曹妃甸区委教育工委高位统筹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曹妃甸区教育事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唐山市曹妃甸区推动中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强化经费保障。教育投入实现“两个只增不减”,三年来,义务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超14.4亿元。四是强化公平质量。在部分学校实施“一片多校”政策,以解决上下学交通安全、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优质均衡的公办教育资源。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多措并举提高教育质量
不断优化布局。新建曹妃甸区实验学校、新城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国开实验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380个,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压力问题。
推进城乡均衡。积极解决农村学校危房问题,对学校校舍、操场等进行改造,给师生创造安全、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提升现代化水平。累计投资约1亿元,更新学校教学装备,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千兆到桌面,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智慧黑板全覆盖和空调设备全覆盖。
——聚焦提质培优,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实施多渠道招才引智。多渠道补充师资,2021年以来招聘义务教育阶段事业编制教师906名,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加强教师全方位培训。曹妃甸多家单位开展联合培训,累计开展教师培训30场1.5万余人次,培训率达100%。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曹妃甸区第二中学、第四小学被评为市级“师德师风示范校”,涌现出省级、市级师德标兵26人。
——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形式,开展城区学校与农场学校联盟的新模式,助力农场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创造性提出“课后延时服务‘2+3’模式”,成立200余个社团和小组,新立小学被评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
强化数字赋能。曹妃甸八所学校入选“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曹妃甸区成功入选试点区。
抓好家校社协同。组织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鼓励社会优秀人物进校园,开展丰富的育人活动,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借力京津资源,建设教育协同发展示范高地
树立区域教育标杆。携手北京名校打造新城实验学校,先后接纳4000余名京津企业职工子女,教育质量跃居全市前列,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国开实验学校挂牌“天津南开曹妃甸友谊学校”,南开区教育局出台《支持天津南开曹妃甸友谊学校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学校发展,实现和南开区百年名校合作办学。
未来,曹妃甸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