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莎自曝在儿子饭里放增高药,11岁身高146cm引发关注

文文谈育儿 2025-03-21 19:44:48

增高方法:专家怎么看?

看视频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愣住了。

邓莎,在一段视频中对着镜头,讲述了自己如何为了儿子的身高烦恼,甚至在饭里加了些许被称作“增高药”的粉末。

儿子今年11岁,身高146厘米,她希望能帮孩子长得更高一点。

这一幕激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这样的增高方法究竟管用吗?

专家怎么看?

其实,很多家长和邓莎一样,对孩子身高问题焦虑重重。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能找到一些“增高神器”,或者特殊的膳食补充剂,就能让孩子长得更高。

马慧娟医生,一个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工作的儿科专家,明确提出了她的观点。

她说,“有直接促长作用的口服增高药目前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观点一出,不少家长顿时眉头紧锁。

药物促进身高增长这件事,确实存在很多误解。

马医生解释道,身高主要由遗传决定,但内分泌、营养、环境疾病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多方面都会影响最终身高。

也就是说,靠简单的药物或补充剂来增高,并不靠谱。

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增高药”常常鱼龙混杂,其中甚至含有违禁成分,短期或许有增高效果,但长期来看,可能适得其反。

如何科学促进孩子长高

既然"增高药"不可取,那么我们普通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科学长高呢?

其实,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日常饮食里应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比如肉、蛋、奶、豆类、蔬菜和水果,都应均衡摄取。

马医生特别提到维生素D的重要性,这种维生素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生长非常关键。

如果日晒和食物里的维生素D摄取不够,可以适量补充外源维生素D。

关于运动,跑步、跳绳、打篮球这样的运动能刺激骨骼的生长。

研究显示,经常运动的孩子比少运动的同龄儿童大约高出4-8厘米。

所以,鼓励孩子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跳跃类的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重要的莫过于良好的睡眠。

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所以确保孩子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对其身高增长至关重要。

邓莎的增高餐:背后的争议与真相

邓莎的“长高餐”,究竟是误入歧途还是无心之失?

这个问题让很多家长开始反思。

其实,邓莎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一方面是想表达自己作为母亲的爱与焦虑,同时也无意间放大了错误的增高观念。

这种焦虑的背后,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极度关注。

连邓莎儿子的身高都符合儿童标准身高表里的正常范围,所以这种过度的焦虑似乎显得有些多余。

马医生指出,家长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规律,避免因为焦虑而寻求过度治疗。

孩子成长过程中,及时拥抱正常的发育轨迹,理性处理孩子的健康问题,才是对他们真正的爱。

季节变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秋冬季来临,家长们往往发现孩子在这两个季节里的生长速度变慢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马慧娟医生说,秋冬季节孩子的新陈代谢率下降是正常现象,偶尔的感冒咳嗽也不会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

但如果孩子有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比如说长期的鼻塞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质量,那么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身高增长。

医生们强调,为了保持孩子在秋冬季节的生长速度,不光是营养和运动,良好的睡眠更为关键。

优质的睡眠会让生长激素分泌充足,帮助孩子长高。

因此,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陪伴孩子做户外运动,并不过于焦虑孩子身高增长问题,这样在秋冬季节,也同样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结语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得高高壮壮,亭亭玉立。

但是,任何脱离科学的做法都无法真正实现这个愿望。

邓莎的初衷虽然是好的,却无意中把家长带进了错误的方法之中,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科学的方法、均衡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只是追求身高的增长,更是为孩子未来的健康打下稳固的基础。

家长们应该从邓莎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因一时的焦虑而走上歧途。

这样,不仅孩子的身高会在正常范围内增长,他们的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给他们足够的关怀和适当的引导,相信他们会长成我们心目中健康美好的样子。

0 阅读:4

文文谈育儿

简介:科学育儿,开启宝宝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