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50w年薪开启自由职业:从此只工作,不上班!

程序员说未来 2025-04-24 06:44:53

这是《开发者说》的第29期,本期我们邀请的是一位前上市公司高级工程师,现在在广州创业的程序员锋哥。

锋哥曾年入50万,在大厂离职后选择创业。虽然创业有风险,但锋哥却感到更快乐,他说:看过草原的狮子是不会甘心回到动物园的。

从机电转计算机:赚到第一桶金

我是2014年的时候就接触了编程,那个时候我还是在大学,我是机电工程专业的,大三出来实习去找工作,发现工资才2500。

我大学学费就要2万多一年,所以投入和回报很不成正比。我当时就想找其他的出路,因为整个机电行业的话,基本都是低工资的,你无论换哪家工厂都是这个薪资,那些领导做了好多年工资也才6000块,我就觉得接受不了。而且这个圈子大家都没什么生活的,基本都是在工厂里面,一个月才休息两天,很苦很累,大家也没什么娱乐。

那个时候就想转行,当时我姐姐她就转了IT做程序员。我姐姐刚入行就有7000多的工资,她就跟我说要不一起做这个IT吧,给我推荐培训机构快速入行。于是我毅然决然贷款了2万多,报了培训机构,就这么入行了。2014年当时互联网的行情挺好的,基本上只要懂一点点的代码都可以找到很不错的公司,我培训了三个月出来,工资就有7000块。当时是进了一家互联网的上市公司——欢聚时代(YY)。

当时的行情真的很夸张,我们去公司实习之前,就有半个月的军训,还蛮开心的,而且还是带薪的,然后雷军、李学凌这些大佬也会给我们上课。我的同事学历也非常的高,基本都是清华北大、985/211这些学校,我们整个小组20多人,除了我,其他都是研究生以上。我一个本B的学生,能进去这么一家大厂,就是吃到了互联网的红利。

最开始入行是年薪十万,然后两三年的时间翻了三倍,去到了年薪三十万。但是再往上的话,不跳槽很难往上涨了,所以当时就是跳了个槽,换了一家还是同一个集团的子公司。然后工资就涨到了年薪50万。

大厂离职后,选择创业

我2020年的时候就出来创业,选择创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被裁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的薪资没有上涨的空间了,工资是不可能一直无限的往上涨的。

当时2020年,疫情影响,很多公司都做人员的优化,我们业务也不怎么赚钱就裁员了。被裁之后,我去面了很多家公司,基本整个广州的公司我都面了一遍,很难找得到比我当时工资更高的。

当时我们公司有一句话叫“北头条南BIGO”。就是整个广州北边头条薪资是最高的,在南边BIGO的工资最高的。当时也挺迷茫的,面了整个广州的公司,都没有找到更好、更满意的公司。

后面也是因为接触到一些创业者,既然打工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创业吧!就和 YY 的同事一起出来创业,当时就出来做海外的社交软件。

学生时代的二三事

大学是我自己选择的机电专业,为什么没有直接选计算机专业,是因为我理科很好,然后我偏科又很严重,我的英语是非常的差的。

高中的时候英语总分是150分,我最低考了两分,我高考英语也才40多分,就超级的差,但是我的理科又非常的好,我数理化生这四门科都是年级第一的。当时选专业的时候,就避开英语,选择这些理工科,所以就选了机电工程,没想到机电工程出来工资是这么低的。

现在很多大学生过来问我,我们大学应该学什么好?计算机哪些方向会比较吃香?我觉得学什么课程并不重要,现在吃香也不代表以后吃香,因为技术它更新迭代太快了。即使大学时候学的是最新的技术,到毕业的时候这些技术也都会过时了。像之前很火的iOS开发,现在也很难,新出的鸿蒙又在挤压iOS的市场份额。我觉得大学里面就是学会独立,自己所做的决定自己来承担责任,不再依赖父母给我们兜底,我觉得这就已经足够了。

培训班对程序员的作用

培训班最大的作用在于让我成功转行。我最开始报培训班是因为看到这程序员的高薪。当时我姐姐刚入行就有7000多的工资了,而且她广工的同学,很多都是程序员,工资都很高。但是我大学是机电专业,如果没有培训班,我去哪里学习编程知识呢?当时我报的培训班是全日制的,它能让我系统性的学习,周末我都会去培训机构那里去自习。

它比大学的课都还要多,因为大学经常一天就是一节课,很轻松。培训班会教最新的技术,包括面试技巧,所以我学完这个培训班去应聘,确实成绩比很多985/211出来的求职者都要好。入行后,我又报了很多培训班,投入在培训上的钱都超10万元了,也是被割过不少的韭菜。C++/iOS/安卓/前端/PHP/C#,这些培训班我都上过,但作用都不大。因为学的那些东西很基础,培训班只能说是给你入个门,编程语言底层的东西是相通的,所以报不同技术方向的培训班,就只是一个低维度重复,并没有特别大的作用。

程序员都在“卷什么”?

我觉得程序员应该卷综合能力,因为技术也有一个上限,就比如说我报完培训班后就去上班了,当时做了几年,年薪到了30万,2017年的时候我就发现工资已经瓶颈了,所以我又去报培训班了,我当时报的网上的iOS进阶培训班,但是我学的这些技术工作中用不到,在工作里面用到的就是拧螺丝的技能,算法培训班面试的时候是有用的,但实际工作里面也没有用到这些算法。

工作里面还是拧螺丝,如果你工资不是特别高的话,你可以卷一下技术,当你工资已经到了年薪50万或者再往上的话,你去卷这些技术的话,其实对你的收入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卷综合能力的话,我觉得我看到的那些领导,他们其实技术并不是很高超,他们反而更多的是在沟通方面,因为他们要承上启下,要跟老板沟通,要跟我们这些底下的员工沟通。领导需要不断地向员工解释,让员工知道说你干这个事的价值到底在哪。如果领导只是简单的抓考勤、抓加班、抓KPI,那么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就会很痛苦,效率就不会高。他们能成为领导,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有多厉害、能力有多强,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选中了处于上升期的项目。

今后的创业方向

目前我是自由职业,和朋友一起做NFT 项目,做的是目前比较火热的方向,政府会出台很多政策,基本没几天就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像一些博物馆、故宫,他们都会推NFT,我们现在也是在做一些文化类的NFT,以后我会往业务方向去走,因为技术最终还是服务于业务。

我刚出来创业的时候就拿到政府的投资,也拿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是过千万的项目,但创业不能只看赚钱。创业最需要的是做决策、做判断的能力,如果创业过程中我们只是写代码,那其实和打工没区别。而做业务就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所以我选择了现在的项目。

代码质量的优先级

刚出来创业那会,我还是有代码洁癖的。当时我们招的一个月薪8000的初级工程师,他完成功能开发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代码质量很差。一些类似的功能,他代码直接复制粘贴多次。我就觉得这么多重复代码,以后维护起来会很难,于是就带着他一起重构。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后,重复代码是没有了,代码质量提升了,但其实这个功能上线后压根没有用户,后续也不需要维护这份代码。所以花在这代码质量上的时间与精力,并没有产生任何回报。

有的人说,万一这个功能用的人很多,代码质量不好的话,后续还是难以维护。但代码质量这个问题,本质就是一个成本问题。像我之前做的一个IM软件,它月活有2.3亿。在这么庞大的用户面前,你随便出个bug, 就影响上百万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愿意花年薪50w甚至上百万的价钱去招高级工程师,然后在维护的过程中慢慢地重构,把代码质量给弄好。

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都是处于一个试错的阶段,这时候的主要任务是验证商业逻辑。如果商业逻辑不通的话,整一块功能都会被砍掉,压根就不需要维护与复用。所以硅谷那边的科技企业就得出了“打造最小可行产品”的创业经验,强调快速验证市场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像Facebook创业初期,他们办公室就有标语“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翻译过来就是:完成比完美更好。

所以呢,如果你产品的月活有两亿多的话,你不能说这个代码质量没有用。但是,如果你还没有用户,那你就不要谈什么代码质量了。

35岁程序员的危机

每个人他的经历不一样的,像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当时一年以上的员工都已经是老员工了,身边人的工龄都很低,所以都知道干不久,就会有危机感。

但是对于有一些其他企业的程序员来说,有一些他是做到40岁、50岁,做了十几年都没有换过工作的,他身边也都是工龄十几年的,他就没有这些焦虑了。

你看到这个变化特别快的环境,你就会有这个危机感。但是如果身边的人都是一直写代码,然后一直写同一个项目,一写就写个几十年,你就不会有这个焦虑的。

整个行业来说的话,项目的周期都挺短的,很难有一个项目做个十几年,有的话基本都是维护一下。写代码就是做工程,我们就是工程师。就像盖房子,你盖房子的时候需要很多的人力,但是房子盖好了,房子是住70年或者住很久,但是这个房子盖好了之后还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吗?他可能需要维护一下,不需要最开始的那么多的工程师了。所以我觉得整个行业都会有这个危机感吧。

至少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中年的危机还算是一个行业的共性,到了35还能留下的程序员也是少部分的。

动物园VS大草原?

基于这个行业的共性,首先不要想着一份工作做到退休,要做好随时被裁的准备。我之前有听过一个故事:一头狮子从小在动物园里长大,虽然老板每天都会给他羊腿,很稳定,但是它是被关在笼子里的,而且还要训练倒立、跳火圈这些违背天性的动作。

有一天笼子没锁好,狮子有机会回到草原上,但它反而害怕起来。它害怕离开了动物园,就再也没有每天稳定的羊腿了。

其实我们就是这么一只狮子,我们有机会离开动物园、离开公司,但我们害怕没有每天稳定的羊腿,害怕没有每个月稳定的工资。但是作为狮子,我们是不是本身就有狩猎的能力?没有每天稳定的羊腿其实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忘记了自己本该是草原之王。

我觉得我们程序员不依靠上班,我们会不会饿死?那些狮子在进入动物园进入马戏团之前,没有人固定的给他羊腿,没有人固定的给我们工资,我们也不会饿死,这就是我出来创业时候的勇气了。做好准备不依赖于固定的收入,不依赖于工资,我们还能生存,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自由职业的幸与不幸

从事自由职业,首先就是压力小了,之前我在BIGO的压力就很大。那时候年薪50万,拿这么高的工资,对于老板而言,花这个钱请你是要创造价值的,而不是白养你的,所以当时开发任务也是不小的,每天主管都催进度、要求加班,那一段时间真的头痛,然后还要去看医生,看一次都花个几千块,赚的钱最终也是给了医生。

但是出来了之后没有人去给你这些压力,没有人去PUA你,会生活得特别的开心。像上个星期,因为清明我要回老家,就毫无负担地回去了一个星期,像以前我基本不会请假的,周末有时候都要加班的,基本上都会赶进度赶项目,现在就不会有这些进度的压力了。你想赚钱你就赚钱,想休息就休息,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这其实就回归到草原狮子的状态,就是你想去狩猎,你就去狩猎,但确实狩猎,它不会说每天你都能捕捉到猎物,但至少你还是能够养活自己。

在我看来,在野外的这些狮子是要比这些动物园里面的狮子要活得要更自由,更开心的,我觉得现在做自由职业就是更自由,更开心。

当然自由职业要自负盈亏,有一些没有收入的焦虑,这也是其他人想选择自由职业要考虑的,我是更适应现在的生活。有个朋友他就说:就算给我十万一个月,我都不会去打工。因为享受过自由的人很难回去了,我相信那些从动物园出来的那些动物,它回归到自然,就很难再回去动物园的笼子里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更符合人性。

关于培训班的选择

像是一些新手程序员,可以适当报一些技术的培训,学一些新的知识,这样子去找工作是会更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了,你再去报这些全日制的培训的话,其实作用不大。还不如自己网上去学一下,其实网上那些网课挺便宜的,像现在几百块就有一些专业的技术课程了。

当然在选择上面,也要选择一些新技术,不要选那些没什么前景的一些东西了,像现在windows 开发、移动端开发这些其实需求量后续是会减少的,就不要选这些过时的东西了,但如果你选一些现在比较火的AI,搞一些新技术的话,还是比较好的。总之是要看未来的前景趋势了,就不要选那些就市场越来越小的那些技术了。

此外我个人也不建议非科班的人再去报培训班转行当程序员。因为以前的环境比较好,我们以前公司还有程序员鼓励师,刚入行公司免费给你军训半个月,现在好像没有听说哪个公司有这么好的福利了,程序员鼓励师也是很久没有听说了,但当时是挺火的,就是有一些漂亮的女孩子会给我们活跃一下气氛,让大家气氛好一点,工作效率更高。

但现在程序员确实太多了,你非科班现在才进来,现在一个岗位发出去,一天能收到几百个简历的。非科班简历说不定都过不了。无论你技术再好,你没有展现你技术的机会,因为人真的是太多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我们已经有4000多万熟练掌握编程技能的人,但实际上程序员的岗位才多少?整体的大环境就是裁员,像阿里就基本每一年都在裁员,上一年又裁了2万人,总共才那么20来万的员工,然后又裁个2万,所以整体的大环境不太好了。现在这么卷的情况下,非科班还要转行进来的话,那肯定就是被割韭菜了。

当然那些培训机构他们肯定会说你技术厉害就能拿到高工资,很多培训班都去鼓吹这个东西,但你毕业的话,就业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现在培训机构也是亏损很严重。在这些教育机构都在转型的情况下,你一个非科班还往 IT 方向走的话,有点逆势而为了,我是不建议这些非科班的朋友还往 IT 的领域去走的。

所以,我觉得程序员还是要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了解用户的需求,多思考用户的痛点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