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美国10余年,78岁却回国“捞金”,她凭啥被称“人民艺术家”

广博看社会趣事 2025-01-27 16:02:37

她60岁退休就远赴美国定居,十几年后却突然回国,再度活跃在中国的演艺圈!

这一举动引起热议,大家对此议论纷纷,都批评她“捞金”。

要知道祝希娟可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曾因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一角成名,成为了新中国首位“百花影后”。

当年退出荧幕,定居美国让很多人都不理解,78岁再次“出山”,真的是为了钱吗?她又凭什么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说到祝希娟,你可能会想到她在《红色娘子军》中的那一双眼睛,防毒火焰在燃烧。

可是这位影后,居然在演艺事业的巅峰时期,离开中国。

60岁时,祝希娟带着丈夫和孩子们一同移居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选择当时在中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她曾是中国影坛的顶级明星,为什么要选择在最辉煌的时刻脱离舞台?

是为了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吗?当然不是。

在美国,祝希娟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进入隐退生活,过上安逸的日子。

相反她积极参与了文化交流和影视创作,甚至与朋友共同创办了“美国琼花影视艺术公司”。

这家公司不仅致力于为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还帮助了不少华人在美国发展她们的艺术梦想。

但是祝希娟真正让人感到疑惑的,并不是她在美国的成就,而是她在78岁时选择回到中国继续自己的事业。

这个举动,让很多人对她的动机产生了疑问。

你已经过了七十岁,为什么要重新回到这个市场,再次冒险,去争取一些年轻演员争取不到的资源呢?

是不是她根本就是为了钱?为了“捞金”?

如果你仔细分析祝希娟的回国,你会发现,这并非单纯的“捞金”行为。

她回国,更多的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与责任感。

在美国的这些年,她虽然生活得安逸,却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心:做一名演员,传承和弘扬中国电影文化。

无论回国的动机如何,祝希娟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和她的艺术精神,依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她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并凭借自己不屈的精神和一生的艺术积淀,依旧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祝希娟的成名并非偶然,从小,她便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天赋。

1938年出生在江西赣州的祝希娟,家境优渥,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在她3岁时,随着家庭迁往四川,后来又定居上海。

生活的多次变动,加上多元文化的熏陶,让她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13岁时,祝希娟参与了电影《为孩子们祝福》的拍摄,尽管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这彻底激发了她对电影的热爱。

1957年,她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了正规的表演训练。

她并没有选择一些传统的路线,而是在戏剧和电影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两年后,《红色娘子军》开始筹拍,吴琼花的角色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

这时谢晋导演的眼光瞄准了年轻的祝希娟。

尽管她年仅20岁,还只是个大三的学生,缺乏丰富的演出经验,但她的潜力被谢晋一眼识破,直接确定让她出演这个角色。

《红色娘子军》一经上映,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祝希娟凭借“吴琼花”一角,瞬间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

1962年,她荣获了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位影后。

这一切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她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角色带给她的荣耀有多么深远。

之后祝希娟继续在电影界开疆拓土,出演了《燎原》《青山恋》《无影灯下颂银针》等多部经典影片。

她凭借过硬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深刻的女性角色,成为了中国电影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到了80年代,祝希娟选择了离开中国,前往美国。

她的这一决定,曾让许多人觉得无法理解,为何事业正当红时,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祝希娟的决定有她深刻的考量,电影产业将面临变革,自己也需要更新观念,开拓更大的舞台。

所以她的选择并非逃避,而是寻找更广阔的机会。

在美国,她的事业得到了不同的拓展,也使她在更广阔的领域内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

除了她的事业,祝希娟的婚姻同样是她人生中的重要部分。

她与丈夫侯烽民相识于年轻时代,二人的婚姻生活也一直和谐幸福。

侯烽民比祝希娟年长三岁,曾是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主任,虽然他是圈外人,但他才华横溢,深受祝希娟的喜爱。

婚后的几十年里,侯烽民一直默默支持祝希娟的事业,陪伴她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

二人的感情在外界看来是非常典范的。

尽管祝希娟的事业在外界看似风光无比,但她始终保持着和家庭的亲密关系。

孩子们都在美国定居,但他们并没有在异国他乡安度晚年。

而是决定在2016年回到中国,选择在深圳开始新的生活。

回国后的祝希娟,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继续与老伴一同出席活动。

每当出席活动时,祝希娟总是和丈夫并肩站立,他们彼此的默契,成了许多人眼中羡慕的对象。

尽管已经78岁,祝希娟依然保持着极高的活跃度,她仍然参演了不少影视剧。

她与老伴的相互陪伴,成为了她继续追求艺术梦想的重要力量。

而这一切,都证明了她对艺术的热爱依旧未变。

所以祝希娟的回国,并不是为了赚取“捞金”,而是为了继续用自己的艺术影响年轻一代,为中国电影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她不仅仅是一个演员,她是一位始终追求艺术和生命深度的“人民艺术家”。

祝希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持初心,什么是无悔地付出。

澎湃新闻:专访|祝希娟:我们这批老人,得自己规划养老--2018-01-28

东方财富网:祝希娟:永远向前进的“南国琼花”--2024-06-16

1905电影网:岁月不败美人!祝希娟奚美娟肖桂云亮相金鸡红毯--2022-11-12

京报网:《红色娘子军》造就新中国第一位影后,祝希娟:“永远向前进”是人生座右铭--2021-09-10

文/编辑:来财

0 阅读:1

广博看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