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企的兴衰起伏,新能源浪潮冲击下,日系车的未来有不确定性!

桂静讲车 2025-01-18 15:05:37

《日系车企的兴衰起伏与未来之路》

日本汽车,曾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如今它们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日本汽车的崛起,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1931 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在奉天迫击炮厂研制成功,然而仅 3 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日本织布机公司接手了民生汽车厂,由此踏上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这家公司便是如今的丰田汽车。

起初,日本汽车质量差、成本高,被福特汽车压制。但日本汽车运气不错,赶上了三次助攻。第一次是侵华战争带来的军方订单,让其存活并发展壮大。第二次是朝鲜战争,造价低廉的日本汽车成为美军的选择。第三次则是石油危机,让以省油、经济、价格便宜为特点的日本车受到消费者青睐。此后,日本汽车一路高歌猛进,长期霸榜汽车出口全球第一的宝座。

回顾日本汽车的崛起史,其成功秘诀主要有三。一是差异化竞争,如丰田强调精益化、自働化、标准化,“拧干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极大降低了成本,赋予日本车超高性价比和竞争力。二是技术优势,本田的 i-VTEC 发动机、日产的 CVT 变速箱和舒适底盘调校、三菱的四驱系统和越野性能等,都让日系车备受认可。此外,日系车企还积极布局混合动力技术。三是市场策略得当,在欧美市场找准定位,成功打开局面。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日系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逐渐失势。在插电混动市场,日系车的技术转型速度较慢,其传统混动技术依赖发动机与电动机协同工作,而中国等品牌早早将研发重点放在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上,使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中国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冲击了日系技术优势,日系车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相对保守,错失了市场发展先机。而且,日系车的创新力度不足与市场反应迟钝,过于依赖传统发动机技术,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应对消费者对电动化、智能化需求的变化。此外,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也让日系车受到冲击,中国品牌凭借价格、续航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品牌服务等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以日系车的代表本田、日产为例,它们如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4 年前 11 月,本田在华累计终端销量同比下滑 30.7%,日产则下滑 10.5%。为了销量,日系车大幅降价,如本田雅阁的裸车价格已跌至 10 万 - 11 万元区间,但依然滞销。财报显示,2024 上半财年,日产汽车净利润同比大跌 93.5%,仅为 192.2 亿日元;本田净利润也同比下降 19.7%。销量下滑、利润暴跌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关厂、裁员与业务收缩。广汽本田计划关闭生产线,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日产宣布全球裁员并削减产能。

为了应对困境,本田与日产决定合并。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规模经济,合并后的集团有望成为继丰田和大众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竞争挑战。其次是分摊成本,通过共享汽车平台、整合研发功能等,降低运营成本。再者,日产面临财务困境,急需重新获得竞争力。此外,两者在不同市场和技术领域有一定的协同效应,例如日产在欧洲市场表现较强,而本田是汽油发动机制造商;本田在电池电动汽车领域相对是新来者,日产则是电动汽车先驱之一。

然而,这一合并也面临诸多挑战。日产前 CEO 卡洛斯・戈恩认为,两家公司优势和劣势集中在相同领域,缺乏互补性,整合难度大。双方有着不同的企业历史与风格,如同油和水。而且,合并后的新公司核心业务仍以燃油车为主,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储备方面相对薄弱,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时代保持竞争力是重要挑战。

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日系车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曾经,日系车以其 “靠谱、质量好、没太多毛病” 等特点赢得口碑,在燃油车众多细分市场中表现出色。但新能源汽车行业自 2014 年发展以来,日系车企在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布局,市场声量却不大。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上,日系车企被特斯拉等 “新势力” 和传统燃油车企的大众、宝马、奔驰等超越。

本田与日产的合并,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的 “抱团取暖” 之举。虽然有着规模经济、成本分摊、协同效应等潜在好处,但也面临着企业文化整合、技术整合风险、反垄断审查等挑战。合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资源、化解文化冲突,实现优势互补。

如果合并成功,新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重塑全球汽车版图,带动日本汽车工业升级,并在智能化与共享出行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在研发整合、生产优化、市场协作、品牌多样性等方面下功夫。

研发整合方面,可在电动车平台、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技术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共享混动技术与纯电技术,覆盖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生产优化上,整合生产基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市场协作时,根据双方在不同市场的优势进行分工协作,提供多元化车型选择。品牌多样性方面,保留各自品牌独立性,使品牌定位更清晰。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一蹴而就。新公司需要设立强有力的领导层,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应对外部竞争压力,同时关注股东对短期财务压力的态度。

总之,日系车企的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它们需要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品牌定位重塑、市场策略调整等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本田与日产的合并,只是这一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其结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