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就学算数,上了小学数学更轻松?央视告诉你:不一定!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4-02-09 17:19:12

要说目前最让孩子和家长都头疼的科目,那还得是——数学!

为了娃上学后跟得上,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提前学一点。朋友家的娃,幼儿园大班时就背熟了九九乘法表,数数更是从 1 到 50 倒背如流。

可现在三年级了,数学卷子上每次都是一堆红❌❌,让朋友很是苦恼。这到底是为什么?

PART.01

“小学化”的后果

当下已经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然而有的家长依然不放心,强制给孩子灌输小学的内容。这样的后果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一样:上了小学反而成绩更差。

因为3 、4岁左右的孩子,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开始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幼儿的成长要以培养思维为主,让孩子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干预办法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关于培养思考和想象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01

不循常规法

家长可以在跟孩子聊天的过程中,提出反常规的问题让孩子回答,锻炼他的想象和思考能力。

比如妈妈说“如果天空下不是雪而是棉花糖,会怎么样?”孩子肯定会说“那我就能免费吃到很多棉花糖了!”

然后家长再顺势跟孩子聊“如果吃了很多糖,会有什么后果呢?”引导孩子顺着一个问题发散思维。

02

物品替代法

在从事一项活动中,当一种东西缺少时,思考有没有别的东西来替代它。找到的替代物越多,越能表明孩子思维的流畅性。

比如,家长和孩子玩假装游戏--医生和病人。在准备道具时,家长可以故意说“哎呀,医生没有针筒了怎么办?”

孩子肯定就会去找针筒,当没有针筒时,他就会找一些其他东西来代替针筒,如筷子,圆珠笔等。

不管孩子找来什么,只要他能想得到,能配合你的提问和工作,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

03

游戏训练法

另外还有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注意力训练游戏,通过锻炼孩子的视听感知,提高孩子的理解、反应和转化能力。

比如锻炼反应和专注力的萝卜蹲、我是木头人,还有锻炼注意力的舒尔特表格,训练视觉区辨和广度的找不同、连线成画等等,都是很好的日常亲子互动游戏。

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才能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潜能。

PART.02

计算障碍

有一部分人好像天生就对数字不敏感,不管小时候如何训练,也只是机械的背诵而已。

比如算乘法需要从九九乘法表开头一直背,不能直接说出准确的答案。对于题目较长的应用题也很难理解。

如果他其他科成绩良好,唯独数学很低,那就要考虑下孩子是不是有“计算障碍”。

孩子出现计算障碍的原因,有很大的可能是前庭觉发育不良。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前面,有个很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做前庭神经核,由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

前庭系统是大脑获取及输出信息的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发展出追、赶、跑、跳、碰等独特又协调的动作能力,就是依赖成熟的前庭神经系统功能。

如果前庭发育不良,可能会导致平衡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其他感觉系统的协调,包括视觉和听觉系统。这可能会对语言、理解、注意力和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前庭发育不良会干扰大脑中与空间感知和定位相关的神经回路,从而影响了数学计算过程中的空间思维和操作能力。

此外,前庭发育不良可能还会影响个体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从而影响数学计算的执行能力。

干预游戏

手指数字

给孩子的手指头上分别粘上乱序的数字,家长说出数字指令,让孩子听到后就抬起相应的手指,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还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手指分化和灵活能力。

我是理发师

在纸上乱序写出10以内的数字,并画出一个笑脸,然后把纸卷成一个圆柱固定住,让孩子观察数字后按顺序把数字剪下来。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对数字的认知,也可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大鱼吃小鱼

在纸上乱序写出若干数字,让孩子从“1”开始按顺序连出“1-9”的数字,对孩子的视觉追视、视觉广度和手眼协调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数字迷宫

在纸上画好表格并写好“1、2、3”的数字,让孩子从入口出发,按照“1-2-3”的顺序连线,注意不能斜向连线,顺利找到出口。对孩子的视觉区辨、视觉空间感和逻辑思维有很好的锻炼。

0 阅读:10

跟着叶子学感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