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一位中国军人谭善爱名扬天下。
当时,或许很多人以为他会就此青云直上,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然而令人没想到是,几年之后他却选择了转业,那么如今他的生活怎样呢?
信源:25年后,他再次念出这句话,依然热血沸腾 2022-06-29 央视新闻
香港的回归
曾经,在邓小平同志与撒切尔夫人的那场谈判中,铁娘子铩羽而归,最终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而香港回归当晚,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上,那位年轻的中国军人谭善爱,他那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更是让人记忆深刻。
1964年谭善爱出生在湖南,和邓小平同志是同乡,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对国家、对军队的感情很不一样。
谭善爱不到20岁就参军入伍了,1986年入了党,那时候在部队,入党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能看得出他思想觉悟高,人也积极上进。
他服役的部队隶属于广州军区,个子高1米87,人也精神,军事素质也好。
1984年广州军区搞了个庆祝建国35周年的阅兵,他被选为掌旗兵,后来,他还考上了军校。
从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州军区当警卫排长。
1993年,驻港部队组建,他又被选了进去,担任司令部军务参谋,能进驻港部队,这可是百里挑一,可见谭善爱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突出。
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进入倒计时,各项准备工作都非常紧张,谭善爱的工作也忙了很多。
就在5月份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首长办公室送文件,结果看到里面在开会,就想回避一下,没想到政委把他叫了进去。
首长让他念一句话,就一句“你们可以下岗”,念完之后,首长不大满意,让他提高嗓门再念一遍。
谭善爱也没多想,就照着首长的要求又念了一遍,这下首长满意了。
当时谭善爱一头雾水,送完文件就出来了,后来才知道,首长们是在为中英防务交接挑选我方指挥官。
就这样,他被选中了,这对他来说,既是意外,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中国军官谭善爱
当时谭善爱30出头,身材高大威武,声音洪亮,眼神也坚定,简单几句话,就把中国军人的那种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首长们一眼就看中了他。
那句掷地有声的“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可不是随便想出来的,是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中将亲自拟定的,据说前后修改了三次才最终定稿。
为了在交接仪式上喊出中国人的威风,谭善爱私下里练了无数遍。
香港自1898年7月1日开始被清政府租借给英国,到1997年回归祖国,这段历史我们都铭记在心。
而1997年6月30日晚上的交接仪式,更是举世瞩目。
现场气氛非常庄严,但也有些紧张,据说英方在仪式上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举动,比如发言超时、提前演奏国歌等等,这给中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但谭善爱沉着冷静,很好地应对了这些突发状况,保证了仪式的顺利进行。
晚上23点50分,谭善爱带领18名海陆空三军仪仗队队员,来到英军驻港部队的威尔士亲王军营,准备进行防务交接。
23点58分,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下,谭善爱走向英军指挥官艾利斯中校。
他用洪亮的声音说道,“艾利斯中校,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这句话,响彻夜空,也宣告了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那一刻,谭善爱的身影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香港回归后,谭善爱又投入到澳门回归的筹备工作中,并参与了驻澳部队的组建和训练。
他把自己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友们,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业成为警察
2005年,谭善爱转业了,成为一名深圳社区民警。
从一名受人瞩目的指挥官到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这样的转变,对很多人来说或许不容易接受,但谭善爱却很坦然。
他知道,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能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光荣。
在社区工作中,谭善爱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他走街串巷,了解居民的困难和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他把社区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
谭善爱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中国军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表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从掌旗兵到驻港部队指挥官,再到社区民警,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国家和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理想,有信念,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笔者认为
我们今天回顾谭善爱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学习他身上那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需更多谭善爱式的榜样,他们能激励我们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