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日,古城西安的雨如断线的珠子肆意洒落,淋湿了地,淋湿了房,也淋湿了西安无数市民的心。
天刚刚亮,数万名西安市民奔向同一个地方,他们手捧白菊、眼含热泪,并拉起“英雄一路走好”的横幅。
这些人里有10岁的小强,他早早起床跟随母亲来送别英雄,也有70多岁的退休夫妇赵老先生及其妻子,二人相互搀扶着赶来瞻仰英雄遗容,更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素不相识,但都为了悼念英雄而来。
女孩孙蓉拖着受伤的腿艰难走来,跪在遗体前声泪俱下:“戴叔叔,要不是你,我早就不在这里了,我对不起你啊!”
究竟是何人让这些市民自发前来悼念?孙蓉为什么要说出这句话?此人又遭遇了什么不幸离世?
原来,英雄名为戴俊,几天前因见义勇为被歹徒刺伤,当场离世,他救下的女孩正是孙蓉。
1964年戴俊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的一户小村庄里。
父母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做细耕苦种田,依靠辛勤的劳作支撑起这个六人大家庭。
对于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而言,想要让孩子走出农村改变命运,最公平最好的方式便是读书、上学。
戴俊的父母深知这个道理,于是拼尽全力也要供四个孩子读书,作为家中的长子,戴俊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空闲时间还帮助父母下地干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向成绩优异的戴俊却在高考时出了岔子,高考的压力让戴俊紧张到失眠,身体疲惫不堪,最终以一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可家中还有三个弟弟要上学,为了分担父母的重担,戴俊放弃复读决定回家种地。
时间一久他开始厌倦了这种一望到头的生活,与其守着一亩三分地还不如学一门技术傍身,说干就干,1983年他只身一人跑去盐城一家理发店当学徒。
经过几年的学习,戴俊盘下了一家理发店自己做老板,他技术不错、为人善良,因此不少人都乐意来照顾他的生意,小日子越过越好。
1988年春节,戴俊接到了一通来自陕西韩城的电话,正是这通电话让戴俊走上了发财致富之路。
电话那头是他的堂弟戴成,戴成告诉他韩城正在进行旧城区改造,因而对铝合金门窗的需求量很大,戴成邀请他前往韩城一起创业,做铝合金门窗安装。
认真思虑过后,戴俊认为这是个翻身的好机会,于是向同学借了2000元后便果断踏上前往韩城的火车。
为了省钱戴俊买的是站票,舟车劳顿但戴俊难掩激动,看着车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他内心澎湃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抵达韩城后,戴俊拿着全身家当和堂弟投资开了一家公司,主要做安装铝合金门窗的业务。
可他们两个外地人,难以博得当地人的信任,空有一腔热血却没生意可做,一时间兄弟二人陷入危机之中,公司面临倒闭。
一筹莫展之时,戴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先干活后收钱,干得不好不要钱。”
戴成虽有些担忧可也别无他法,饭都快吃不起了倒不如放手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凭借这种策略,吸引了不少人注意,陆续有生意找上门来。
兄弟二人的专业能力再加上细心的态度很快博得了顾客的信任,口口相传之下,不少人纷纷上门来找戴俊干活,就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从1998年到2000年,兄弟二人打拼了12年,办公地点从最初的小门店搬进了窗明几净的写字楼里,戴俊也成一个穷小子变成了公司老总,但他并没有忘记家中的兄弟,将三个弟弟接到韩城一一为其安排了工作。
随着生意日渐壮大,韩城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
2000年,戴俊拿着1000万注册资金前往西安成立了一家装饰工程公司。
依仗着这么些年积攒下的口碑和人脉,公司在2007年市值就达到了4000万元左右,戴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还获得了“陕西省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的称号。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戴俊想替别人撑伞,如今有能力了,他在慈善事业上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首先帮助的就是自己同村的乡亲,先后将同村300多人带到西安干活,他深知农村人的不易,尽最大努力善待乡亲们,同村的人跟着他干活收入高了不少,生活也有了极大改善。
不仅如此,戴俊还自费将村里的泥巴路修缮成能通汽车的水泥路,方便村里百姓出行。
每逢春节,戴俊都会抽空回家乡,探望村里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并送上慰问金。
为弥补自己因家境贫穷无法继续读书的遗憾,他出资10万元在家乡阜宁中学设立了奖学金,帮助那些像他一样成绩优异却因贫困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们。
对待其他孩子都如此用心,更不用说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
2007年6月26日,戴俊放下繁忙的工作陪在女儿苏苏身边。
苏苏已经上高一了,正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为了支持女儿的学业,戴俊在学校周围租了一个学区房方便苏苏上下学。
傍晚时分,他怕在家打扰女儿学习,于是独自出门散步,顺便前往环城西路的一家照相馆取照片。
仲夏的夜晚总是那么让人陶醉,深紫色天空布满星星点点,显得格外耀眼,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洁白的光芒洒向大地,给周围的景色都镀上一层纱,风徐徐吹来,格外清新、凉爽。
路上行人不多,戴俊沉醉在夏夜之中,忍不住驻足坐在路边的石凳上感受清风。
就在此时,一道呼救声打破了这片宁静:“救命啊”。
戴俊闻声赶去,只见一名女子被三位歹徒围着,歹徒手中拿着刀,去抢夺女子手上的包。
女子名叫孙蓉,和戴俊女儿差不多的年纪。
据孙蓉所说,当天是她上班第一天,在公司掌管财务,下班时老板交给她一张10万余额的银行卡并叮嘱她好好保管。
下班路上她见前面三人边走边打闹,就想着从一边快速绕过去,不料其中一名歹徒突然在她身后夺包,并拿刀威胁她把身上的钱交出来。
想着老板的10万块,孙蓉无论如何也不肯就范,却不想被歹徒拿刀刺伤腿部,惊恐之下她大声呼救。
千钧一发之际,戴俊出现在她面前。“你们在干什么!”戴俊大声呵斥三名歹徒。
见自己“好事”被破坏,其中两名歹徒恼羞成怒持刀向戴俊逼去,几人搏斗起来,已经40岁的戴俊根本不是两个青壮年的对手,不慎被对方刺中脾脏部位,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孙蓉的记忆。
见惹了大祸,三名歹徒连忙逃走,孙蓉立马拨打急救电话。但伤及心脏,等救护车到达时戴俊已经因失血过多不幸身亡。
当时戴俊身上没有身份证件,只有一部磨损严重的小灵通,因而警察还以为他是个来西安的务工人员,不免为其家人担忧,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日后生活该有多艰难。
警察给戴俊的家人拨去电话,告知戴俊因见义勇为不幸牺牲的事情。
听闻此噩耗,女儿哭泣不已,她还在满心欢喜地等着爸爸回家,却不曾想今日一别竟是最后一面。
戴俊英勇救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无数西安市民前去悼念戴俊,被救的孙蓉在灵前长跪不起、失声痛哭。
由于向戴俊遗体告别时孙蓉不停跪地磕头,导致腿上的伤口再次破裂恶化,鲜血直流。
“如果戴叔叔的家人不嫌弃,伤好后我可以到他家做牛做马,不要一分钱,否则我的内心永远不得安宁”孙蓉如是说道。
为了给逝去的戴俊一个交代,西安警方加大侦查力度,终于在不超过十天的时间里抓住了嫌疑人。
被抓的三人也不过十七八岁年纪,据三人交代,他们早早辍学常年混迹网吧,那天想去上网但身上没钱,恰好碰见刚下班的孙蓉,就想着从她身上“捞一笔”,却不想被戴俊撞见,于是便有了后来那些事。
经法院审理判定,三人犯下抢劫罪、掠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处罚。
判决结果一出来,无数人拍手称快,可逝者已逝,戴俊再也回不来。
陕西籍导演邢潇在媒体上看到戴俊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决定将他的事迹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平民英雄。
2008年6月26日,在戴俊去世一周年纪念日这天,《戴俊》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一点一滴地叙写了戴俊从白手起家成长为一个企业家的过程,塑造了一位出身贫寒、立志高远、乐善好施的企业家形象,当影片再现主人公戴俊为救陌生女孩应勇就义的一幕时,古城观众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戴俊走后,他生前经营的公司由其妻子卞正琴、四弟戴贵等亲人经营。
戴贵在2008年接受采访时称,戴俊走后这一年,员工悲痛不已,随即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以慰藉戴俊在天之灵,因此公司产值也实现了大突破。
另外,戴俊的事迹经媒体报道以后,许多客户慕名而来,表示信得过这样的企业,愿意把工程交给他们公司来做,公司平稳地向前发展。
接手哥哥公司的戴贵将哥哥乐施好善的优良美德传承下来。
2010年,戴贵以公司名义向慈善协会捐赠一百万,用以资助一百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2021年4月,戴贵又同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合作开展了住房改善项目,为见义勇为的家庭提供帮助。
“有一种倒下叫做站起,有一种逝去叫做永生。戴俊永生!”这是电影《戴俊》的结束语,如今是戴俊离开的第15个年头,虽躯体已不在,但他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