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美国总统与俄罗斯领导人进行了时长90分钟的对话,其影响深远,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为之震动。此为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白宫首度正式确认的美国总统与俄罗斯总统之间的通话事件。
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会谈”、泽连斯基拒签美国设定的稀土协定、欧洲对美国潜在在欧洲大幅减兵之举的忧虑……此类动态如何塑造美俄欧三者间的关系格局?参与各方的策略要素正在逐步显露。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鉴于美国与俄罗斯两国总统之间的通话中涉及讨论乌克兰危机,欧洲和乌克兰于13日表达了震惊和不满情绪。他们认为美国不应该在没有欧洲和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单独与俄罗斯进行对话,并寻求签署涉及俄乌双方的和平协议。这些国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加和平”,强调其参与是任何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部分。
2月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通过视觉中国发表言论。
美俄互动:
俄罗斯资本市场预期制裁将解除
有分析称:"这只是会谈的起始阶段,然而,普京已在首轮中取得了优势。"据俄罗斯外交界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与特朗普进行直接对话恰逢其时”,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三年以来,普京一直期盼的时刻。据内情者透露,面对孤立与制裁,普京展现了极大的忍耐力,并未退让,而是静候国际形势的转变。
有分析者指出,两国领袖的对话背景是,在美国新任国防部长向布鲁塞尔的决策者传达了“乌克兰应放弃追求加入北约的意愿,并准备接受领土割让”的信息之后。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透露,两位国家领导人经电话商议后决定安排双方会面,普京已向特朗普发出访问莫斯科的邀请。特朗普于12日宣布,计划在近期与普京举行会谈,潜在的会面地点位于沙特阿拉伯。
2月14日,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托列茨克,乌克兰士兵操作迫击炮向俄罗斯防线发射炮弹,据视觉中国报道。
俄罗斯政治分析师谢尔盖·马尔科夫及其同僚注意到,特朗普在与普京进行沟通后方才告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一举动已预示了乌克兰在对话过程中的相对低位。著名俄罗斯政治分析师塔季亚娜·斯坦诺娃指出,即便会谈失败,俄罗斯亦已“全面准备就绪”。其理由在于,西方无力回转俄罗斯的领土得利,也无法遏制乌克兰的长期解体趋势。
在特定时段之后,俄罗斯市场亦显露出明显的积极态度。在13日的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卢布汇率上扬至去年夏季以来的峰值,期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与俄罗斯电信公司Rostelecom等多家企业股票价格显著增长,涨幅超过8%。据分析家指出,俄罗斯企业预期未来的和平协议将有助于改变对俄罗斯实施的数千项制裁措施。俄分析师奥万内斯·奥加尼桑指出:“此类情境正是投资者所憧憬的。”此引述保持原貌。
14日,据内情消息来源披露,俄罗斯正筹备成立一个高级谈判团队,旨在与美国直接进行对话,以期终结俄乌冲突。据知悉,俄罗斯遭受制裁的主权财富基金主管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已被吸纳为核心成员,他在近期的美俄囚犯交换事件中担任了隐秘的关键角色,并曾公开指出特朗普的胜选为重启俄美双边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据分析,解除对俄制裁可能位列其目标清单。
美乌博弈:
泽连斯基拒签稀土协议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于12日指出,实现乌克兰在2014年前的领土边界已属“不切实际”,任何和平协议的制定均应以“战场实际情况”的评估为基础。进一步而言,美国在2008年所承诺的支持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的前景已被搁置。Hegerbeisch指出,美国并未主张乌克兰加入北约是确保其长期安全的途径。
赫格塞思言辞方毕,泽连斯基于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十四日,明确回绝了美国提议的稀土合作协议。依据此条约,乌克兰被要求转移未来50%的矿产资源,作为对美国军事援助的补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月14日参与了慕尼黑安全会议。
根据数名德国议员的披露,美国国会代表团递交给泽连斯基一份文件,提议他予以签署,此文件旨在赋予美国在未来获取乌克兰50%矿产资源的权利。泽连斯基以礼节性的姿态婉拒了提议,表达了自己感到不公正,即被要求签署一份未有时间阅读的文件。两位消息来源形容该提议为“单边”的,并指出乌克兰尚有待确定"若干细节"。
先前,泽连斯基表达了希望建立与美国的互惠合作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转让自然资源。他亦坦承,目前乌克兰大部蕴藏丰富矿产的区域均处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红星新闻有关报道:特朗普提议以稀土换取乌克兰援助,前景如何?)乌的最大稀土矿藏位于乌克兰东部的前线地带。
泽连斯基在慕尼黑讨论了乌克兰的谈判底线,坚持表示他“拒绝与任何俄罗斯人会面”。我仅计划会晤一位俄罗斯领导人,即普京。他进一步指出,除非乌克兰、美国以及欧盟三方共同规划出一项战略方案,否则他将不会与普京会面进行谈判,以期终止俄乌之间的冲突。据报道,泽连斯基未见信于美国拥有"即时可用的策略"。
美欧裂痕:
欧洲担心美军会撤出欧洲。
美国对乌克兰议题的策略转变,激起了欧洲伙伴的普遍忧虑,并促使其思考自身的角色与地位。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国际政治学权威学者大卫·黑斯廷斯·邓恩教授剖析认为,美国于乌克兰议题上展现出的迅速且大幅度妥协之举,令其在欧洲地区的北约伙伴国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境地。特别是在特朗普直接与普京展开对话与谈判之后,欧洲与乌克兰共同在俄乌冲突中遭遇了边缘化的境况。
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基于视觉中国的立场发表了观点。
德国联邦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指出,此次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通话呈现出无预兆的突袭特征,并且未事先与欧洲进行沟通协调。她指出: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运作模式,它与他国管理外交策略的方式截然不同,却构成了当前的现实情况。贝尔伯克特别指出,所有协议都不得迫使乌克兰作出决定,且欧洲应当参与到这一谈判进程中。
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发出警示,指出美国多数驻欧军队可能即将撤回本土,预计美国副总统万斯将公开此决定。据报道,特朗普正考虑将驻欧洲美军的数量减少大约20%,即约2万人,以此作为对北约安全保障义务的"重新考量"。
美国新上任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于14日访问波兰时,表达了其期望增加美军在波兰的驻军数量的愿望。然而,他同时告诫欧洲盟友,不应预设美军会持续存在。
这一连串的发展显著增强了欧洲对于美国承诺稳定性的质疑。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其对美俄的通话比喻为遭受了一次“电击”。他主张这应促使欧洲摆脱对“美国安全保障及经济实惠的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战略依存,实现自我觉醒。
马克龙指出,欧洲实现经济恢复可能需要耗时“5至10年”。在军事防御领域,他主张欧洲应锻造自身的实力,确保能在“即便美国未参与的情况下亦能自行采取行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照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然而,分析揭示,在俄乌冲突爆发将近3年之际,欧洲的国防工业进步仍显缓慢,尽管已见弹药与导弹产能的增强,欧洲的国防企业仍因过分分散而难以达成规模化生产。与此同时,尽管欧洲力推“自主”,其内部仍存在着协调上的分歧。
"特朗普正助力莫斯科瓦解西方联盟。"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叶夫根尼·波波夫指出,美国推动北约增加军费开支以及与俄罗斯进行直接对话的做法,无异于使用链锯将西方世界分割成碎片,而这正是特朗普总统主动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