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把兵权给了李严?一年后诸葛亮给出答案

奋发小史书 2024-11-04 03:10:08

大战之后,命运转折时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驻守永安,生命已近暮年。在经历夷陵惨败后,当赵云率兵赶到永安护驾之时,刘备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不顾赵云在军中的崇高地位和赫赫战功,反而将兵权交予李严统领。临终托孤时,刘备更是将政权交给诸葛亮,让其辅佐刘禅,而李严则继续统领军权镇守永安。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诸多揣测,直到一年后,诸葛亮主导蜀吴再次结盟,才让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盘精心布局的大棋,为的是确保蜀汉政权的平稳过渡和战略转型。

公元222年,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发生重大转折。关羽在荆州兵败身亡,刘备决定亲征东吴为关羽报仇,这一决定注定要改写三国的历史进程。

刘备统领大军东下,与东吴大将陆逊在夷陵展开决战。这场战役中,骄兵必败的定律再次应验,刘备的军队在陆逊的火攻下几乎全军覆没。

战败的刘备退守秭归,形势岌岌可危。东吴军队乘胜追击,意图一举歼灭蜀汉主力。在这危急关头,赵云率军及时赶到,稳住了战局。

然而,这场惨败给蜀汉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蜀汉不仅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军事上的威慑力。此时的蜀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蜀汉朝廷内部也因这场失败而动荡不安。许多大臣对刘备当初执意东征的决定心存疑虑。军中名将凋零,关羽、张飞相继离世,导致军心不稳。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蜀汉军中仅存的重要将领中,赵云和李严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赵云作为跟随刘备最久的老将,在军中威望极高。李严则是蜀中本土派系的代表人物,在地方势力中拥有重要影响力。

东吴方面,孙权并未就此罢休。他不断调整军事部署,试图利用蜀汉虚弱的时机,一举攻占蜀汉领土。与此同时,魏国曹丕也虎视眈眈,对南方两国的战事保持高度关注。

在这种复杂局势下,刘备必须在稳定军心、安抚臣子、防备外敌等多个方面统筹谋划。而此时年迈的刘备,已经感受到生命的重担,他必须为蜀汉的未来做出最后的安排。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首席谋士,他的政治智慧在这个危急时刻显得尤为重要。但军事指挥权的归属问题,却成为了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难题。

坚守永安,背水一战时

蜀汉大军撤退至永安后,刘备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面对赵云率军赶到,他不但没有选择返回成都修养,反而坚持驻守在这个前线要地。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令人费解,毕竟刘备已经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永安驻地条件艰苦,远不如成都舒适。

但刘备深知,此时此刻他绝不能示弱。作为一个开国君主,在经历如此惨重的失败后,他必须展现出强硬的态度。

回到成都意味着要面对朝中大臣的质疑和追责。夷陵之战本就是在多方反对声中强行发动,如今一败涂地,朝廷内部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更重要的是,永安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是抵御东吴进攻的前沿阵地,如果刘备此时撤离,无异于向孙权发出示弱信号。

刘备的坚持很快收到了效果。孙权原本打算趁胜追击,但看到刘备毫不退让的姿态,不得不重新评估战局。

东吴开始派遣使臣寻求和解,却遭到刘备的断然拒绝。刘备更是给陆逊写信,提醒他曹丕已经开始南征,东吴腹背受敌的处境。

陆逊虽然在信中强硬回应,但东吴军队始终没有发动新的进攻。双方就这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局面正是刘备想要的。通过强硬驻守永安,他不仅稳住了蜀汉的军心,也让东吴投鼠忌器。

随着曹魏对东吴的军事压力增大,蜀汉的危机逐渐得到缓解。但长期的高强度战争和操劳,已经让刘备的身体达到了极限。

就在这时,北方传来消息,曹丕和孙权之间的战事已经全面爆发。这个消息让刘备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

然而,当紧绷的神经一旦放松,积压的疲惫立刻涌上心头。刘备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立即派人召诸葛亮从成都赶来。

在等待诸葛亮到来的日子里,刘备开始考虑如何安排蜀汉的未来。永安的驻军怎么部署,朝廷大权如何交接,这些都需要他做出最后的决断。

在这个危急关头,刘备展现出了一个杰出君主应有的远见。他没有被眼前的得失迷惑,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此时的永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要地,更成为了蜀汉命运的转折点。刘备用自己最后的时光,在这里布局着一个足以影响蜀汉未来的大棋局。

托孤布局,权柄定乾坤

诸葛亮抵达永安时,发现刘备的身体状况已经每况愈下。这位蜀汉开国皇帝清楚地明白,是时候为蜀汉的未来做出最后的安排。

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备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他将政权托付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年幼的刘禅;而军权则交给了李严,命他统领内外兵马。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文武分权的安排。实际上,刘备是在为蜀汉的平稳过渡布下一盘大棋。

让人不解的是,当时在永安的赵云,作为蜀汉军中最后的名将,却被刘备"冷落"在一旁。这位从汉中之战到夷陵之败都追随左右的老将,这一次并没有得到军权。

但刘备的安排绝非无的放矢。他命令李严镇守永安,继续担负防御东吴的重任。而赵云则被调回成都,担任中护军一职。

中护军这个职位,看似不如统领大军来得风光。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权力极大的位置。中护军不仅负责京师和皇宫的安全,还掌管着武官的选拔任命。

通过这样的人事布局,刘备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相互制衡又能互相配合的权力体系。诸葛亮在朝廷掌政,赵云在京师坐镇,李严在前线把守。

刘备深知自己的儿子刘禅能力有限,根本无法驾驭朝政。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把刘禅交给诸葛亮,甚至说出了"君可自取"这样的话。

在托孤过程中,刘备对每个人的定位都十分明确。诸葛亮要面对的是整个蜀汉的内政外交,这需要他投入全部精力。

而赵云的任命更显示出刘备的深谋远虑。作为中护军,赵云不仅是诸葛亮推行政令的有力支持,更是朝廷稳定的重要保障。

李严镇守永安的安排也大有深意。这个位置既能牵制东吴,又不会对朝廷内部形成太大压力。这样的布局,为诸葛亮日后调整战略预留了空间。

对于这些安排,无论是诸葛亮、赵云还是李严都没有提出异议。他们都明白,在蜀汉最危急的时刻,保持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刘备的这番布局,充分显示出他作为一代枭雄的政治智慧。他不是简单地把权力交给某个人,而是构建了一个能够相互配合的团队。

通过这样的权力分配,刘备既确保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性,又为将来的战略调整留下了余地。这是一个既要考虑眼前局势,又要放眼长远的安排。

在托孤之后不久,刘备便离开人世。但他的这番布局,为蜀汉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朝廷的权力交接过程平稳有序,没有出现任何动荡。

峰回路转,重结孙刘盟

刘备去世一年后,蜀汉的政局逐渐明朗起来。诸葛亮在成都主持朝政,赵云坐镇京师,李严驻守永安,三方势力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权力的交接过程异常平稳,这证明了刘备临终前的布局确实高明。刘禅虽然年幼,但有诸葛亮在身边辅佐,朝廷上下倒也服从。

在稳定内部局势后,诸葛亮开始着手调整蜀汉的对外战略。他深知继续与东吴对抗对蜀汉并无益处,反而会让魏国坐收渔翁之利。

就在这时,一个重大的外交转折发生了。诸葛亮派遣邓芝作为特使,前往东吴展开和谈。这个决定,标志着蜀汉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邓芝此行的任务并不轻松。毕竟在夷陵之战后,孙刘两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但诸葛亮给邓芝准备的外交策略极为精妙。

东吴方面对蜀汉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经意识到,与其继续与蜀汉争斗,不如联手对抗日益强大的魏国。

通过一系列谈判,孙刘两家重新达成了联盟。这次的联盟不同于以往,建立在更加务实的基础之上。

回顾这一年来的变化,刘备当初不让赵云留守永安的决定就显得格外明智。如果当时由赵云统领大军镇守前线,就会向东吴传递出继续对抗的信号。

赵云回到成都担任中护军,看似是一种退让,实则为日后的战略调整留下了充足空间。李严驻守永安,既能维持防御,又不会给东吴太大压力。

孙刘重新结盟后,蜀汉的战略态势为之一变。北方的曹魏不得不同时应对两个方向的威胁,这给了蜀汉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诸葛亮的这一系列操作,完美诠释了刘备临终布局的深意。通过合理分配权力,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又为战略转型预留了可能。

在这场权力交接和外交转型中,赵云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中护军,他不仅确保了京师的稳定,还通过掌控武官选拔支持了诸葛亮的决策。

李严在永安的表现也不负所托。他既没有因手握重兵而生出异心,也没有贸然与东吴发生冲突,为和平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年的发展证明,刘备的最后布局堪称完美。他不仅为蜀汉解决了权力交接的难题,更为未来的战略转型铺平了道路。

通过这次外交转折,蜀汉成功走出了夷陵之战带来的困境。诸葛亮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确实是最适合执掌朝政的人选。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