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脚走路,可接“大地”能量!

百智说健康 2024-11-02 02:33:11

“接地气,寿命长。”

“光脚丫,长得壮。”

年轻人总觉得那是老人家迷信,

但“接地气”的说法,

或许真的有大道理。

“接地气”,是老年人最爱说的。其实真是这样。

从前笔者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从退休后,在家里电脑前一坐就是几小时,结果,全身动脉都硬化了,尤其腿脚症状严重,俗话说“老人先老腿”,一点不假。

接地气,寿命长

现代人连办公带住房,绝大多数都在半空中,能够“接地气”实在不可多得,再加上饮食不善,休息不规律,欲望高、压力大,好多疾病就很快找上门来,那么,许多年轻人患上老年病也就不奇怪了!

再者,天地人本是一个整体,我们却偏要把它们分开,你说那还能和谐吗?能不生病吗?

所以,尽量多“接地气”,应当成为我们日常保健的最佳妙方,何况“接地气”还是免费的呢?

阳台养了几盆花,虽阳光充沛,精心伺候,但就是生长不快。

行家说,阳台养花,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接地气”,而在大地上生长的植物可以“接地气”,因此即使环境恶劣也容易生长。

老人也总说人(尤其是小孩)要“接地气”才能长得结实,而年轻人总觉得那是老人家迷信,“接地气”的说法到底是迷信还是真有道理呢?

“接地气”是动物天性

自明朝以来,就流行这句口头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人以为这是穷人不怕富人的一句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爱光脚的人寿命长。

小孩子不爱穿鞋,脱了鞋袜在沙滩上玩,特别高兴;少女脱了鞋袜,把脚泡在河水里,特别高兴;

人们到了海滩,脱了鞋袜走一走,特别高兴。反过来,你给宠物穿上鞋,它死活不愿意。

难道这仅仅是一个习惯问题吗?不是。

这是动物的天性,这就是接地气。因为动物要释放多余的生物电。生物电多余了,不仅易被雷击,而且动物会感觉很难受。

“接地气”符合古今养生哲理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一升一降,太极相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认为人体内的阴阳不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只有保持阴气充盈平和,阳气固密秘守,生命活动才会旺盛,身体才能健康无病。

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大地是阴气的矿藏,因此经常赤足踏土地,可使地之阴气通过涌泉穴升入体内,从而起到养阴的作用。

有的周期性疾病是生物电的充电放电所致。

“接地气”的说法不仅符合我国古代养生哲理,更为当代科学所证实。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的身体是一个导体,所以,它常有机会吸收静电。

尤其在气候干燥的地方,人体所积存的静电,可高达几百到几千伏特。

当人体静电积存过多,又没有地方可“放电”时,静电就会在人体内作怪,影响人体内分泌的平衡,从而干扰人的情绪,造成人体失眠、烦恼。

现代的世界,电磁波已经无处不在,其强度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外界的电磁波也干扰了人体生物电,当然就会使人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疾病。

许多人食欲下降、 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激动、头晕目眩、头部肿瘤、胸闷、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降低、白内障、大脑功能异常、生殖能力降低、孕妇流产、死胎或 畸胎等症状,都与生物电异常有关。

现代的电磁波太厉害了,几乎无孔不入,每个人都躲不开,这可能就是许多人有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疾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比如,一个躁狂抑郁症病人会非常准确地三天大闹一次,又莫名其妙地安静了。

又如,一个癌病人会非常准确地五天发一次低烧, 又非常轻易地退烧了。

再如,一个周期性麻痹病人会非常准确地七天瘫软一次,又糊里糊涂地站了起来。

总这样下去,谁也受不了,可是怎么办呢?于是许多人高价聘请专家会诊。

其实,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个周期性,刘纯在《短命条辩》里说:“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

也就是说,这个周期性是生物电的充电与放电的过程。

每天光脚一小时,预防很多病

人体静电对健康有这么多的危害,且又难以避免,怎么办?

医学专家认为,人们应常与大地有“肌肤之亲”,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中去。

赤足行走或赤足坐在、躺在草地上,不仅会感到特别舒服和清爽,而且可以驱除因体内积存静电过多而导致的失眠、烦恼等症状。

也就是说,你不必请专家会诊,每天光脚走路一小时,就可以慢慢消除这个周期性的症状。

据我的经验,大概需要一个多月才能见效。有人说,这太慢了;是的,平常不养生,有病就不轻。

如果实在不能赤足,可穿棉布底鞋,棉布是具有导电性能的“静电亚导体”,穿布底鞋在土地上走,人体静电能通过棉布鞋底释放到大地中去。

现在人们穿的鞋子基本都是不导电的人造塑胶鞋底,加之城市地面普遍“硬化”(柏油、水泥、地砖都是不导电的物质),住楼房,乘汽车,都市人时时刻刻被包裹在“绝缘体”中生活,人体自然会聚集起很多的静电。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