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我们来讲“六经”中的“礼”,我们通常所说的是“四书五经”,为什么这里说“六经”,前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三字经》所提到的“如六经 始可读”的原因,是《三字经》将“礼”分成了两部,一部《周礼》、一部《礼记》,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本书。
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般认为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所作,后来的学者经过研究,根据《周礼》所记载的行政机构等内容发现,它根本不是周代现实的政治制度,因此现在更多的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根据西周的旧制度,加以理想化的结果。《周礼》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三字经》中说“著六官,存治体”,那么什么是“六官”呢?六官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实际上是古代的组织管理体系。那么这六官都分别是掌控什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什么部门呢?
“天官冢宰”在古代称“吏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织部或人事部;
“地官司徒”在古代称“户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
“春官宗伯”在古代称“礼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
“夏官司马”在古代称“兵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
“秋官司寇”在古代称“刑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部、公安部;
“冬官司空”在古代称“工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农业部。
这样一排,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周礼》对后世政治制度和组织管理的建立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实就是仿照《周礼》“六官”而设置的,到唐代将六部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至清。我们现在的组织管理架构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但是大致的雏形还是根据《周礼》而来,仍然能看到《周礼》的影子。
为什么是“秋后问斩”???
《周礼》的“六官”以天地春夏秋冬来分,这个是有非常严格谨慎地讲究。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秋官司寇,这是管刑罚的。过去杀人不会在春天杀,执行死刑一律在秋后,“秋后问斩”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传统的统治者认为人间的一切政治行为,应该和自然现象相吻合,到秋天了嘛,树也落叶了,草也变黄了,生机都没有了,可以杀人了。在春天不行啊,万物欣欣向荣,这个时候杀人,是有点晦气的。
为什么《周礼》被排除在传统上认为的“五经”之外???
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为什么在传统上被排除在了“五经”之外呢?其实我们只要稍微读一读《周礼》就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国君是不会喜欢《周礼》的。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出自《周礼》,这句话经常被理解成:礼法是不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刑法是不能施加到贵族官员身上的。但其实这完全不是《周礼》的本意。《周礼》的本意是什么呢?“礼法、礼仪不应该排斥平民,刑法并不能优待大夫。”《周礼》要告诉我们的精神和本意恰恰是礼法不应该把老百姓排除在外,不应该把老百姓放下不顾,刑法不应该优待或者照顾贵族官员。有这样一种思想的一部经典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下想必是不会受到国君的青睐的。
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研究先秦的仪礼,是由汉代人撰写的。在汉代的这些研究仪礼的学者当中,有两位最有名,一个叫戴德,一个叫戴圣,这就是《三字经》讲的大小戴。为什么叫大小戴呢?因为戴德和戴圣是叔侄关系,有辈分的问题所以叫大小戴。大戴注的叫《大戴礼记》,小戴注的叫《小戴礼记》。我们现在说的《礼记》实际上是《小戴礼记》,因为《大戴礼记》保存已经不是很完整了。《礼记》共有49篇,我们曾经讲过的《大学》,《中庸》就是从《礼记》中抽出来的,可见《礼记》的每篇都是很完整的。《礼记》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它包含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等等,是一部非常完整的资料典章。
咱们今天使用的成语当中就有很多很多很多就是出自于这部《礼记》的。这里给大家简单说几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礼记》里边的好多观念,好多思想,已经通过我们的习以为常,深深地进入到我们的传统思维当中,深深地进入到我们的行为准则当中。
我们想夸一个人的见闻非常广博时会说这个人“博闻强识”,出自《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和博闻强识相对的,说一个人学识浅薄,见闻陕隘,我们说“孤陋寡闻”,也出自《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在处理交际关系的时候我们会说要“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出自《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我们夸一个人总是为别人着想会说“先人后己”出自《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孙中山先生一直强调的理念“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我们经常会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提醒做事要谨慎,否则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这句出自《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还有《三字经》说到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
《周礼》和《礼记》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下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六经”中最后两部《诗经》和《春秋》,敬请期待,我们不见不散哦。
往期精选
六经都有哪些经典著作?不是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涨知识
中庸和大学,看儒家道德准则,教我们如何做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孔子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常识解读|九族十义十干十二支|都有什么?
七情,人的七种感情,他们都是什么?
更多文章请搜索并关注“国学童年”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