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私信我哟。
在历朝历代的创业团队中,朱元璋创业团队堪称最强创业团队,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时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个人,一路过关斩将,开创大明王朝。朱元璋最终的成功离不开这二十四个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明朝的建立,在他们的浴血奋战下,帮助朱元璋登上大位。那么朱元璋身边的24个人是谁呢?他们的结局是怎样呢?今天让我们看一下。
1.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徐达早年在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时,徐达欣然应召,从此便开始了戎马生涯,在征战江南、北伐灭元中,战功显赫,身经百战,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对其十分倚重。在朱元璋看来,乃至后世对徐达的评价,都认为其是明朝第一功臣,他对明朝的贡献是前所未有的。由于长期的征战,常年风餐露宿,让其身患疾病,得了背疽,最终病逝于南京。
2.辞官不求封——汤和
汤和早年追随郭子兴,是其手下的得力干将,作战骁勇,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朱元璋带兵出走后,汤和便追随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势力、消灭蒙元势力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汤和似乎看透了朱元璋,知道朱元璋不会放掉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于是在明朝基本稳定后,汤和急流勇退选择告老还乡,最终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最终逃过了朱元璋的魔掌,得以善终。
3.吴良
吴良是老朱的帐前先锋大将,屡次东征西讨,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当然他最突出的贡献还是镇守江阴,抵御张士诚的进攻,以一己之力为朱元璋独当一面,让朱元璋得以统筹大局,全力对付陈友谅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功成名就后,吴良得以善终,晚年病逝于青州。
4.吴祯
吴祯是江国公吴良的弟弟,兄弟两人同为帐前先锋,为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参与了平定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的战争,非常精通海战,曾督理海运,率军远赴琉球一带,剿灭倭寇,战功显赫。晚年因劳累过度病逝。
5.“猛张飞”——花云
朱元璋回乡招募士兵时,花云早就听说了朱元璋的大名,于是前往追随朱元璋开创霸业。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在与陈友谅大战时,花云被擒,面对敌军的威逼利诱,其毫不动摇,最终陈友谅忍无可忍将其射杀。
6.陈德
陈德也是贫苦出身,一直想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朱元璋回乡募兵,逐渐崭露头角后,陈德决定赌上一把投奔朱元璋,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朱元璋的率领下,先后在平灭陈友谅部,讨伐北元势力的战斗中,陈德战功显著,屡次立下大功,朱元璋对其十分倚重,对他也是十分重用,将其拔擢为帐前大元帅。正准备继续为朱元璋征战时,发生了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双方大战中,朱元璋被地方攻打中,千钧一发之际,陈德为保朱元璋性命,奋力迎战,身中九箭后依然奋战,战功显赫。
7.顾时
顾时早年便跟随朱元璋征战,后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吴地,随徐达北征,在攻克山东的过程中屡立战功,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黄河南北,协助傅友德讨伐明夏,协助李文忠北征北元,四处征战,战功赫赫,为明朝疆域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明朝建立后,顾时也许是看到了朱元璋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名将的抑制,他慢慢的选择不问军事,整天除了喝酒便是游玩,无所事事,以此来向朱元璋展示自己并没有其他的野心。
8.费聚
费聚早年在濠州参加红巾军,因相貌伟岸,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他在早期支持朱元璋快速崛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次随朱元璋征战,参与了援救安丰、两定江西、攻克武昌的战役。随徐达攻破平江,灭亡吴国,后配合汤和征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地区。随傅友德征讨云南残元势力,在白石江战役中擒获元朝平章达里麻等,为明朝边疆的稳定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胡惟庸的落马,那些选择与胡惟庸站在一排的人员逐步受到了清算,这其中便有费聚,他被认为是胡惟庸坚定的支持者,便受到了惩处,被处死。
9.耿再成
耿再成在朱元璋在濠州刚刚起义时,便参加了,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担任前锋随军攻破金华府,于庆元击败石抹宜孙,为朱元璋初期巩固地盘作出了贡献。然而在镇守处州时,当地投降的叛军突然反叛,耿再成仓促应战,不敌叛军,最终被杀害。
10.耿君用
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同乡,早年跟随朱元璋征战,在救援宜兴时,遇到前来支援的张士诚,随即爆发激烈战斗,耿君用不敌,最终战死。
11.唐胜宗
唐胜宗18岁时随朱元璋起兵,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攻灭陈友谅的战斗中,唐胜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受朱元璋信任。然而随着大明的逐渐稳定,不懂急流勇退额唐胜宗便受到了朱元璋的清算,一个人可以不听话但是不能太张扬,随着胡惟庸党案发生后,唐胜宗受到牵连,被诛杀。
12.陆仲亨
陆仲亨17岁时,乱兵劫掠,缺衣少食,被朱元璋发现后,自此陆仲亨就加入了起义军,成为了朱元璋的部下。胡惟庸案案发后,陆仲亨受到牵连,但是朱元璋网开一面放了他。即便是暂时性的放了不代表他就安全了,他再次被告发曾和胡惟庸蓄谋谋反,这次朱元璋没有放过他,将其诛杀。
13.华云龙
华云龙早年便集结了一部分人抵抗暴政,朱元璋声势浩大后,华云龙率众前去归附,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参与了攻打集庆路的战争,生擒元朝大将汤元帅。参与了鄱阳湖之战和攻陷武昌的战斗,在龙湾之战中,华云龙跃马冲入陈友谅军队之中,痛击陈友谅军,使明军能战胜陈友谅军,为后来消灭陈友谅奠定了基础。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攻克了山东诸郡县,为明王朝的统一和建立作出了贡献。然而华云龙是典型的不了解朱元璋为人之人,竟然越级2用他这个层面不该用的东西,在当时便是眼线的社会中,华云龙的做法是瞒不过朱元璋的,在进京面圣的途中突然离世,不管是是人为还是天意,他的做法都不合时宜。
14..郑遇春
郑遇春在朱元璋起兵时便跟随,随朱元璋渡江作战,兼任两支部队的首领,并且他的部下又十分骁勇,多次作战,功绩卓著。随军参与了平定陈友谅的战争,随徐达北伐元朝,随傅友德平云南,率杨文等人经略城池屯堡等,为明朝的建立和疆域的统一作出了贡献。虽然叫遇春的都很勇猛,但是都不是很聪明,他和兄弟两人为了朱元璋的江山立下如此战功,本该急流勇退,颐养天年的,但是非得贪恋那点权力和财宝,胡惟庸案发生后,郑遇春受到牵连被处死。
15..郑遇霖
郑遇霖是荥阳侯郑遇春的哥哥,郑遇霖作为朱元璋的先锋大将,随朱元璋渡江作战,在芜湖战斗中,不幸阵亡。
16.郭兴
郭兴是武定侯郭英和郭宁妃的哥哥,早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归顺朱元璋作战四方,屡立功勋。其中在鄱阳湖之战中,正是凭借他的火攻计策,朱元璋才能够大胜陈友谅,致使陈友谅近百万大军付之一炬。后参与随徐达北伐,平定四川,镇守北平,巡行边疆。郭兴在攻取常州之战中,一连七个月昼夜不卸战甲,堪称将军之典范。由于长年累月的征战,致使操劳过度病逝。即便去世了,该清算还是得清算,这便是朱元璋比较恨得一点,胡惟庸案发生后,郭兴受到牵连,他的世袭爵位被废除。
17.郭英
郭英十八岁就跟随太祖创业,备受太祖信任,先后参与征讨陈友谅,跟随徐达、常遇春南征北战,跟随傅友德攻打云南,随大将军冯胜出兵金山,打降纳哈出等,战功赫赫。然而在靖难之役中,郭英是朱允炆坚定得支持者,在朱棣篡位成功后,郭英自然是受到了朱棣的清算,被罢官回家,然而仅仅一年后便病逝家中,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18.胡海
胡海早年便加入了朱元璋,跟随朱元璋征战,担任先锋,夺取了集庆、镇江、打宜兴、下婺州等,生擒元军四百多人,朱元璋对其十分赞赏。后占湖南,攻四川,征云南等,战功赫赫。之后选择回乡养老,从而得以善终。
19.张龙
张龙虽然名字平平无奇,在朱元璋众多功臣中不显山漏水,但是他的贡献却是不低,屡次跟随徐达、李文忠、傅友德、冯胜、蓝玉等大将出征,即便不是主帅,但是贡献并不低。在明朝趋于平稳后,张龙选择急流勇退,以疾病为原因,选择告老还乡,回乡养老,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20.陈桓
陈桓早年朱元璋征战,从征滁州、和州。随朱元璋南渡长江,攻打集庆时首先登上城墙,之后攻克宁国、攻克金华、参与龙湾之战、参与鄱阳湖水战、随徐达、常遇春进攻淮东地区、随徐达、常遇春北伐元朝,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百十战,屡立战功。然而即便是你战功再牛,说定你罪你都跑不了,蓝玉案件爆发后,我们知道受到牵连的人员达到一万多人,陈桓也受到牵连,被处死。蓝玉以一己之力,将众多人员牵扯进来,实在是让人愤懑。
21.谢成
谢成早年跟随朱元璋征战,是朱元璋最早期追随者之一,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大明朝的建立和稳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谢成也是蓝玉案的受害者,蓝玉案发生后,谢成受到清算,最终被处死。
22.李新材
李新材早年追随朱元璋征战,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23.张赫
张赫在朱元璋回乡募兵,准备大干一番事业时,张赫闻讯赶来归附。自此便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先后征战鄱阳,讨伐张士诚,之后致力于剿杀倭寇,活捉敌首领十八人,有数十人被斩首,之后负责开辟海运,督促海上运输事务。由于在海上事业的贡献较大,对朱元璋的威胁较小,因此他避免了朱元璋对功臣的清算,得以善终。
24.周德兴
周德兴和朱元璋少年时期便已是朋友,因此他是最清楚朱元璋为人之人,对朱元璋的秉性也是十分了解。朱元璋回故乡招兵时,周德兴看到了他眼中的光,相信他定能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毅然决然的跟随了朱元璋。自此鞍前马后参与了朱元璋对外的一系列战争,。先后参与征讨广西、平明夏、平云南、湖贵、四川等地蛮夷等,为明朝初期的稳定作出了贡献。朱元璋对他的奖赏也是绵绵不断,恩宠至极,然而对明朝有着如此巨大贡献的功勋之臣,却因为其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淫乱,周德兴受到儿子的牵连被杀,一代开过元勋最后毁在自己儿子手中,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以上便是淮西24将之结局,他们为朱元璋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当时没有这些人跟随朱元璋,朱元璋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惜朱元璋成功后,没有善待他们,令人唏嘘不已。正所谓共患难容易,苟富贵难。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