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姐姐享受子女孝顺,76岁我却后悔当初没买社保

芷琪来了 2025-03-22 10:45:27

我76岁了,一个人住在农村老屋里。

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去探望82岁姐姐的场景,她儿孙满堂,欢声笑语,而我,却只有无尽的孤独和后悔。

是什么造成了我和姐姐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

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是不是也会像姐姐一样幸福?

我现在独自一人生活,老伴前几年去世了。

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城里定居,很少回来看我。

我每个月只有500元的房屋租金收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前些天,我去看望了住在二儿子家的姐姐。

姐姐已经82岁高龄,卧床多年,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但她看起来很安详,精神状态也不错。

姐姐的两个儿子轮流照顾她,一个月一轮换。

女儿也经常回来看望,给她带些生活用品,陪她聊天。

老大和老二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他们对姐姐的照顾无微不至,让我非常感动。

尤其是看到两个外甥媳妇对姐姐的细心照顾,我更是感慨万千。

吃饭的时候,我忍不住夸赞外甥们的孝顺。

没想到大外甥却说:“阿姨,我妈每月有3000多块钱退休金呢!

她多活一天,就能多拿一天的退休金,所以我们要照顾好她。

”小外甥也补充说:“她现在也就吃点东西,其他也没什么开销。

我们照顾她也不麻烦。

他们的对话让我如梦初醒。

原来,子女的孝顺背后,是退休金的支撑。

姐姐有退休金,对子女来说就还有“价值”,所以他们才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她。

而我和老伴没有退休金,对子女来说,我们已经“无利可图”了,所以他们才对我们不闻不问。

这让我不禁想起年轻的时候,姐姐和姐夫曾劝我买社保。

当时,我觉得自己手头有20多万存款,足够养老了,就没同意。

我总觉得把钱拿去买社保,再每月领回来,很不划算。

万一我活不久,岂不是亏了?

也正因为我没有买社保,儿子和儿媳知道了我手头有钱。

后来,他们要买房子,就来问我们借了15万。

当时我并不想借,但儿子儿媳软磨硬泡,甚至还暗示如果不借给他们,以后就不给我们养老。

老伴也劝我,最终我还是把钱借了出去。

这笔钱,最终也变成了有借无还。

后来老伴生病,我们手头的积蓄也慢慢花光了。

如果当时我买了社保,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儿子儿媳就不会打我的主意,或许还会像外甥们孝顺姐姐那样孝顺我们。

我看着姐姐,再想想自己的处境,心里五味杂陈。

姐姐的两个儿子虽然经济条件一般,却能细心照顾她,让她安享晚年。

而我的儿子女儿,虽然经济条件不错,却对我不闻不问。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社保的有无。

如今,我每个月只有500元的租金收入,生活拮据。

而姐姐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不仅生活无忧,还能得到子女的悉心照料。

想到这些,我真是后悔莫及。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买社保。

社保不仅能保障老年生活,还能避免一些家庭矛盾,维护家庭和谐。

现在我明白了,养老不能只靠子女,更要靠自己。

我常常想,如果我当初买了社保,现在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

我的子女会不会也像姐姐的子女一样孝顺我?

人到晚年,除了健康,最需要的还是一份稳定的经济保障。

而这份保障,正是社保所能提供的。

我的经历也让我明白,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为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孝亲敬老的榜样,将来孩子才会孝敬你。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我时常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子女对父母不管不问?

仅仅是经济原因吗?

还是另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