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艳星排行榜上,白小曼是颇为奇特的一位。
奇特1:她本是叛逆少女,却让名导挖掘,一炮而红,成为香港最小艳星,堪称传奇。
奇特2:她本该星途灿烂,未来可期,却早早服毒而亡。
白小曼已经离开多年,至今人们说起,依然很惋惜与唏嘘。
她当时到底经历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白小曼短暂的悲情人生。
1、叛逆少女白小曼原名胡瑞梅,是一名混血儿,1956年5月出生于台北。
母亲是北京美女,父亲是美国人,两人婚后移居台湾,育有3女1男,白小曼是老幺。
1966年,白小曼10岁,父母离异,母亲随后带4个儿女迁到香港。
或许是老幺恃宠而骄的缘故,白小曼很叛逆,3位兄姐都是大学生(后来都成为社会精英),唯独她中学没毕业,15岁就辍学,混迹社会。
本身性格叛逆,加上家人疏于管教,白小曼在外面的花花世界里开始放纵,渐渐迷失自己,成为问题少女。
她混迹声色场所,滥交各式男友,抽烟、喝酒,而且沉溺迷幻药,天天醉生梦死。
另一方面,白小曼长得很美!
她是混血美女,天生丽质,五官深邃,容颜俏丽,身材曼妙,气质独特,别具风韵,堪为人间尤物。
因此,上苍怜悯她,在扔她入地狱的同时,也给她预留一扇希望之门。
2、初入娱乐圈1973年,白小曼17岁,与一位姓戴的印尼华侨打得火热。
不久,戴先生带她前往菲律宾。
在那里,白小曼依然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此时,香港导演杨世庆在菲律宾筹拍时装动作片《神探小旋风》,正为选角犯愁。有一天,戴先生带白小曼登门拜访。杨世庆看到白小曼,如获至宝,随即决定由她出演女一号。
由街头混女变身为演艺明星,白小曼兴奋异常,特地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白小曼”,有效仿传奇女子陆小曼之意。
可是,白小曼不会演戏,把杨世庆气得够呛,但是由于她的确太美,杨世庆舍不得弃用,于是改派她出演女二号。
这部电影没有获得成功,白小曼的明星梦随即破碎,她拍完后,又重回混女角色。
从白小曼的这次演艺经历可以看出,在导演眼中,她的外貌、身材很出众,是难得的演艺人才,这也为她随后的奇遇埋下伏笔。
不久,戴先生另结新欢,将白小曼抛弃。
白小曼选择自暴自弃,更加放纵自己,常常借以迷药麻醉自己,甚至曾经割脉,以求一死了之。
自杀风波过后,在家人劝说下,白小曼返回香港。
不过,她本性不改,将家人的苦口婆心置之脑后,变本加厉地追求逸乐,流连于酒吧、夜总会等声色场所,与吧女、渣男以及黑帮人物为伍。
白小曼平时烟瘾极大,还经常吃迷幻药麻醉自己。
一个美貌少女,年纪轻轻,竟然如此消极、萎靡!
不过,她依然得到上苍眷顾。
从菲律宾回来不久,白小曼遇到著名导演李翰祥。
3、大导李翰祥李翰祥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出生于1926年4月18日。
1947年,他随家人迁居香港,先后在多家电影公司从事演员、配音、美术设计等工作。
1955年,他开始导演生涯。
1958年,他凭借影片《貂蝉》获得第5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次年,他再次凭影片《江山美人》获得第6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从此,李翰祥成为香港大导演,声望极隆。
李翰祥尤其擅长拍摄风月片,有“香港风月片大师”的美誉。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大导演,竟然会和一位社会底层的混女扯上关系。
或许,李翰祥正是上苍派来拯救白小曼的使者吧。
4、一炮而红1973年,李翰祥47岁,开始筹拍风月片《声色犬马》,选定当红男星许冠杰为男一号。
至于女一号,他也像当初杨世庆一样为选角犯愁。在他的心中,女主角不但要颜值、身材出众,而且要有献身精神(片中需要全裸出镜)。
这年底,机缘巧合,在香港的一家知名夜场,李翰祥和街头飞女白小曼相遇了。
李翰祥如获至宝,他慧眼识英才:白小曼肤白貌美,身形曼妙,而且中美混血,非常适合出演风月片,极具“艳星”的潜质。
他立马确定由17岁的白小曼出演女一号。
李翰祥对白小曼赞赏有加,称她是“林黛以来最大的发现”,而且,他的公司老板邵逸夫见到白小曼后也夸她是“未来的天皇巨星”。
于是,邵氏电影公司在一片没拍的情况下,就和白小曼签下5年的合同,给她一线女星的待遇。
李翰祥和邵逸夫信心满满,有意将白小曼打造成新一代艳星!
拍摄《声色犬马》时,白小曼同样演艺不行,而且,她总是记不住台词,和杨世庆不同的是,李翰祥没有发怒,而是不厌其烦地解说施教,尤其是台词方面,整部影片都是李翰祥在旁边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提词,白小曼一边按着对白表演,一边跟着念对白。
不过,白小曼也有让李翰祥很满意的时候,就是拍裸戏时,她脱得轻松自然,裸得天香国色。
1974年6月,《声色犬马》拍完,8月,影片上映,票房大卖,好评如潮。
其中,白小曼的功劳最大,后来人们说到《声色犬马》,首先会想到白小曼。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有一段全裸的镜头,白小曼摆动凹凸有致的傲人身材,让观众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在影迷心中,又一位梦中情人、新一代艳星出现了。
可惜的是,影片上映前夕,也即1974年7月的某一天,白小曼服毒而亡了。
5、自杀之迷白小曼自杀,震撼社会!
她偶遇李翰祥,是遇到了贵人。
工作中,李翰祥尽心尽责,悉心提携白小曼,在戏外,他对她疼爱有加,关怀备至,尤其是像长辈一样劝说白小曼改过自新,鼓励她戒掉吃迷幻药的毛病。
影片《声色犬马》是李翰祥代表作之一,这也算是他悉心裁培白小曼的回报吧。
声色犬马剧照拍完《声色犬马》后,李翰祥和邵氏电影公司为白小曼度身订造的两部新片(《倾城倾国》及《瀛台泣血》)随即进入筹备中。
此时,白小曼才18岁,可以说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
而且,她的星途即将星光灿烂,未来不可限量。
她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自杀?
白小曼临死前留有一封遗书:“妈,我永远的爱您!我吃了好多,我开始了,可是我要喊,我死也不安乐,我要叫出来!妈,我好苦哦。”
遗书简短凌乱,想必是药物发作时写的。
世人仅知道白小曼是服毒而亡,当中的缘由就不得而知了。
人们对白小曼的自杀原因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是因为她和家人不和,一时意气冲动自杀,有人说这和邵氏电影公司高压工作有关,有人说是她忍受不了圈内的潜规则,等等。
人们多数倾向于这一说法:白小曼本是街头混女,结交三教九流,尤其有服食迷幻药的习惯。后来得到李翰祥的赏识,诚心改过,可是以前的狐朋狗友并没有放过她,特别是黑社会见她走红,就不断地找她麻烦,试图控制她,性格刚强的她不堪逼压,愤然之下以死抗争,一死了之。
唉,不管怎样,她都是太冲动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