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贷款新规之下,审慎成为多数金融机构的主基调,甚至部分银行直接关闭相关业务。
年初以来,蒙商银行接连发布两则互联网贷款业务下线的公告,涉及京东金融、滴滴两个头部互金平台。作为原包商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承接主体,蒙商银行此举可见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审慎态度。
2024年2月,蒙商银行发布关于“京东金融”APP客户服务端口下线的公告,公告称原包商银行通过京东金融平台线上渠道办理的贷款业务由我行承接,因我行业务调整,拟于2024年2月20日下线“京东金融”APP客户服务端口。
2024年3月,蒙商银行发布关于“滴滴”APP客户服务端口下线的公告,公告称原包商银行通过滴滴平台线上渠道办理的贷款业务由我行承接,因我行业务调整,拟于2024年3月21日下线“滴滴”APP客户服务端口。
“京东金融”、滴滴APP客户服务端口下线后,贷款信息查询、线上主动还款、换绑卡等功能将关闭。这也意味着,蒙商银行在存量清理后,可能放弃了互联网贷款业务。
除了互联网贷款,蒙商银行还对原包商银行的数字银行业务作出调整,下线了原包商银行数字银行业务载体“有氧金融”APP。蒙商银行对此表示,因我行业务调整,拟于2024年3月下线“有氧金融”APP。
上述“有氧金融”及互联网贷款业务,原为包商银行数字银行业务,自包商银行被接管后,个人客户通过原包商银行“有氧金融”线上渠道或通过包商银行合作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办理的贷款业务,均由蒙商银行来承接。
早年间,互联网金融尚处萌芽阶段,包商银行在布局上较为激进。2014年,包商银行就开始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原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的掌舵下,包商银行确定了全行发展的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就包括互联网金融。
而后,包商银行还招揽了一批具有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背景的员工,成立数字银行事业部,将互联网存贷理财等业务单列。包商银行数字银行事业部的一个重要发展思路即是,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合作,把金融服务嵌入到互联网平台中。
在滴滴金融、京东金融早期的合作名单中,均能看到包商银行的身影。如包商银行作为资方与京东金融合作的氧乐贷,与滴滴金融合作的“滴水贷”。
不过,当包商银行陷入危机后,在互联网平台的资金投放收紧,以至于不少用户发现,原包商银行授信额度不能借出,只能还款。2020年4月,蒙商银行正式成立,承继了包商银行所有数字银行业务。
蒙商银行承接后,数字银行业务的贷款余额不断被压缩,三年间下滑了89.15%。根据蒙商银行披露的财报数据,2020年蒙商银行数字银行余额7.28亿元,2021年1.19亿元,2022年0.79亿元。
压缩包括互联网贷款在内的数字银行业务,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数字银行业务客诉较多,2022年蒙商银行接收处理银保监局转办消费投诉中,涉及个贷业务投诉占比18.4%,其中承接原包商银行数字银行业务引发的投诉约占36.4%。
其二,蒙商银行组建后,回归本土、立足内蒙、服务内蒙,扎根服务当地经济,属地外的互联网贷款业务不再是重点。于消费金融业务而言,蒙商银行着重发力自营业务,重点布局信用卡和优质客群产品。
蒙商银行旗下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有房抵消费贷款、蒙商e贷等,蒙商e贷额度最高100万元,定位优质客群消费贷。据了解,蒙商e贷重要面向当地,客群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收入稳定人员,蒙商银行现有优质客户(含AUM贡献客户、代发工资客户、存量按揭贷款客户、信用卡客户)。
2022年,蒙商银行加强居民消费金融服务,上线信用卡优质客户主动授信业务,呼伦贝尔公积金客群专属消费贷款。截至2022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64亿元。
更加重视自营业务发展,也让蒙商银行的资产结构得到优化,服务本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2022年,蒙商银行在内蒙古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各项贷款占自治区银行业贷款比3.14%,较年初增加0.21个百分点。
自承接包商银行业务以来,蒙商银行连续三年实现盈利。2022年,蒙商银行实现净利润 0.65 亿元;截至2023年9月,蒙商银行资产总额1952亿元,较年初增加1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00亿元,较年初增加128亿元;实现营收24.87亿元,净利润6.46亿元。
眼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步入深水区,除了前期关注的联合贷出资比例、集中度和余额上限管理,互联网贷款业务结构不合理(消费贷占比过高)、担保增信业务占比高等经营管控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
商业银行主动、适时调整互联网贷款业务,也是顺势而为。
来源: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