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金庸小说的读者都知道,金庸是个“历史癖”,在他十五部武侠小说中,除了少数几部没有加入历史的元素外,其余作品,无一例外,都借用了历史框架或历史人物来叙事。同样喜欢借用历史框架来写通俗小说的,还有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大仲马曾说:“历史是什么?是一个钉子,一个用来挂我的小说的钉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fb9e4b8e3cd5bd2c067fee38a9c84918.jpg)
金庸学贯中西,自然对前辈大仲马熟悉之极,而且他曾经直言:“《三剑客》教了我怎样活用历史故事”,于是,有些人,便抓住这话,认为金庸抄袭了大仲马的作品,尤其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金庸的《倚天屠龙记》。
一、相似之处《基督山伯爵》和《倚天屠龙记》二者间的确有相似之处,两本书均以宏大叙事作为故事框架,具有辽阔的时空感和厚重感,历史事件与故事情节交错,在展现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的同时,为故事情节发展制造矛盾和冲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dea7f21c3cfd5ed22356b0043149fcde.jpg)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几百年过去了,一直深受读者喜爱。故事以保皇党和拿破仑的权力斗争为背景,主人公当泰斯虽然只是一个小水手,但却阴差阳错成为牺牲品,当泰斯出狱后,又基于当时社会金融体系逐渐形成的契机,制造出了一系列经济上的复仇条件,历史背景在叙事过程中成为了合理的推动器,突出了矛盾,让读者沉浸其中,极具吸引力。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之最后一部,金庸将其历史背景限定在元末明初,汉族和蒙古族尖锐的矛盾对立,影响到了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江湖人物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金庸将这一历史背景作为助推器,描写了很多历史中真实存在且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常遇春、徐达、朱元璋、陈友谅、王保保等,让人分不清历史还是江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7d8992927ed75d8a9180940928feab5.jpg)
如果以这一点来看的话,金庸和大仲马,确实有相似之处,因为故事框架和矛盾助推器本质类似,历史确实成为了大仲马和金庸的钉子。然而,共同点虽有,但却不能说是金庸抄袭了大仲马,因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二、不同之处大仲马虽然在故事中加入了历史大背景,但是,有一点根本的原则,那便是他不让这些背景中的人物过多参与故事情节,而且叙事是单一的,历史背景,只起到点缀作用,真正故事中的情节,只是借助历史背景和人物进行矛盾推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1eb7522332ddb72e161246ef54f03b7.jpg)
拿破仑在《基督山伯爵》中只是幕后人物,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过,当泰斯和维尔福家族、当格拉斯等人的爱恨情仇,即便是没有拿破仑与保皇党的权力斗争,也可以通过别的推手去实现,只不过加入历史背景,让小说变得更加厚重,情节更加顺理成章而已,说到底,《基督山伯爵》是一条核心主线,即当泰斯的复仇经过。
而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不同,它是多元的,融合历史更加天衣无缝,正如倪匡所评价的,“历史在金庸笔下,要圆就圆,要方就方,随心所欲,无不如意。可以一本正经叙述史实,也可以随便开历史玩笑,可以史实俱在,不容置辩,也可以子虚乌有,纯属游戏。”
《倚天屠龙记》便非常能体现这一特点,你看,主角张无忌与历史人物的交融,显得如此真实,一个典型例子,是常遇春年四十而暴卒的原因,是因为被张无忌治得过猛导致,这一故事情节,看得读者惊心动魄,似乎真的让我们信服了,甚至有种错觉:原来常遇春暴卒,是因为截心掌被张无忌治猛了。再比如,朱元璋、徐达、彭莹玉、王保保等这些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金庸都让他们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并与主角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是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中做不到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702a83483210ce5ecd38f7e6141b7741.jpg)
其次,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至少存在两个核心对立面,或者说两条对立线。第一,是正邪之间的对立;第二,是汉蒙之间的对立。双核心的线路,让矛盾变得更多,更突出,故事也更有张力,这比大仲马单核心的故事更加精彩,叙事也更难驾驭。
当然,过度融入历史,虽然显得更加真实,但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张无忌作为明教教主,既有威望,又有权势,朱元璋等人都是他的部下,按照正常逻辑,反元胜利的果实,必然该张无忌享用,但毕竟历史不容更改,所以金庸还要处理这个矛盾,只能在故事最后,用了一个简单的手法,以张无忌无心建功立业、自愿离开明教为由,将江山拱手让给了朱元璋。
三、小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基督山伯爵》虽然更忠于历史,但是处理起来比较容易,而《倚天屠龙记》则更为巧妙,以假乱真的程度,足以让人叹服,小说本就是虚构的产物,金庸这种处理方法,无疑创造了更广的时空和气势,在叙事上,《倚天屠龙记》自然更为成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1a7403182f4afa3d6567e0e78c48a5e4.jpg)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金庸和大仲马,虽然都借用了历史框架,但在难度上,金庸要更胜一筹,如果管这叫抄袭,那文学中,能说原创的东西,千万分之一都没有。
就如我们知道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影响力巨大,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作家都模仿了这种现实魔幻主义,但没有人敢说,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生死疲劳》、《蛙》等名作,都是抄袭马尔克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