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和次子周武王都姓姬,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是不是收养的?

歪史 2022-02-12 23:54:06

商周易代之际,居住在周原的周人突袭商人,随后建立周朝,建立者是周武王姬发,他是周文王姬昌的次子,这个事情比较蹊跷,周人是宗法制度的建立者,延续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换句话说,作为次子的周武王姬发是没有权利继承周文王的权力的,因为他还有个哥哥,这位哥哥历史中记载为伯邑考,这个名字和父亲弟弟都不一样,他们有名有姓,就他名不像名,字不像字。

难道是说,伯邑考这个大哥不是文王嫡长子?抑或是,这个儿子是姬昌抱养的儿子,但是在历史上记载,伯邑考是文王十三岁时候和正妻生下的长子,这就排除了抱养和庶子的可能。

《大戴礼记》:“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

既然如此,伯邑考的名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作为长子,他应该有个更加不寻常的名字。但是呢,除了这个伯邑考之外,没有其他的信息。

即使有记载,历史上对这个曾经的大哥的记录还是很少,不过寥寥数字,我们现在能知道的只能通过望文生义的办法来考证或者说是猜测伯邑考这个名字的意义了。

在古代,很早时候就确立了伯仲叔季这个排行,最早记载的是左传,这个排行肯定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形成过程,或许商周之际就产生了。

伯邑考作为长子,或许伯这个字,自然作为排行来参与命名。表示他是长子,这是第一个猜想,伯表示排行,邑考则是他的名。

第二个猜想,商周是封建制度完善时期,作为宗主,一定要分封诸子兄弟,或许,这个伯邑考就是遵从了封邑命名的办法,伯是一个封地的名字,称为伯邑,而考是他的名字。

抑或是,作为长子的他出生之后就享有某个地的税赋,这个地因为是长子的食邑而被称为伯邑也有可能,他的名还是姬考。

歪史以为,伯邑考的名字只有这两种途径,作为有史记载的长子,自然不会是周文王抱养的,当时他13岁,没有必要抱养一个别人的孩子,毕竟,周人的宗法观念还是很强的。

只是因为伯邑考早夭或者因为其他的权力争夺而退出周人的权力舞台,导致记载很少,而后人们只能根据为数不多的文字来寻找他的信息,关于他的死亡时间,其实也可以推测出来。

在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是作为继承人治理西岐的,但是孝顺的他前往朝哥探视父亲,把政务委托给弟弟姬发来处理,他自己去了朝歌则被纣王做成肉饼,而后周文王吃掉又吐出来变成兔子。

最少在武王伐纣之后,伯邑考就没有消息,因为他么有被分封,这说明,伯邑考最少在伐纣之前就死去抑或是被幽禁,要么是死人,要么是犯人。不管是犯人还是死人,伯邑考都没有资格来继承周人的权力。

另外,建立西周的功臣姜太公吕尚是周武王的岳父,整个周朝的王系都是姜姓外孙后裔,这说明,早在武王伐纣之前,姬姓和姜姓就完成了联姻,但是长子没有被选中,而是次子,意味着长子一系没了竞争力,伯邑考提早出局,多半是死了。

周武王死后,掌权的周公又一次大封诸侯,这一次依然没有任何伯邑考派系的人,这说明伯邑考早死没有子嗣,或者他的子嗣在周初就是禁忌。

0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