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当上宰相,苏轼写诗讽刺,背了这么多年的诗,才知道什么意思

岛主历史观 2021-01-17 09:34:17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王安石和苏轼,一个是主持变法的当朝宰相,一个是反对变法的文坛泰斗,两位顶级大才子的政见不合,引发了诸多恩怨是非,亦催生了诸多趣闻和佳作。比如,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仅从标题就不难看出,三次交锋,均以王安石胜出而告终。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冯梦龙是明朝人,与王安石和苏轼生活的年代,相差了五六百年,更重要的是,《警世通言》并非史书,而是短篇小说集。毫不夸张地说,《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历史真实度,可能还不及《甄嬛传》和《还珠格格》,毕竟我们当下距离清朝中期,也不过三百年时间。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不过,我们仍可以从靠谱史料中探知王安石和苏轼的交锋往事,比如诗词作品。

苏轼爱写诗,尤其擅长写讽刺诗,当初的“乌台诗案”,就是源于苏轼写诗暗讽朝政,比如《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中的“世间唯有蛰龙知”一句,就被政敌解读成诽谤宋神宗的“大不敬”之语。

不可否认的是,苏轼写讽刺诗的水平确实是超一流的,而他的讽刺的对象,主要就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

(苏轼像)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二度拜相,并开始大规模推行改革变法,初衷是好的,在于富国强兵,但操作起来却未免有些操之过急,引起了保守派的不满,其中就包括了苏轼。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苏轼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七绝小诗,题曰《花影》,其诗曰: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乍看上去,苏轼的《花影》无疑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语言算不上华丽,意境也算不上唯美,表面意思是: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重重叠叠,没完没了,几次叫侍童去打扫,却怎么扫也扫不走。黄昏时分太阳落山,花影总算隐退了,但刚过了不一会儿,月亮又升起来了,可恶的花影又出现了。

(王安石像)

细品此诗,又会发现其巧妙之处。

花影本身很美,像苏轼那样热爱生活的人,怎么可能讨厌花影呢?更何况,花影并非实物,又怎么可能扫干净?实际上,苏轼是用讽喻的手法,用重重叠叠挥之不去的花影,暗喻朝廷中长期盘踞高位的小人。花影扫不去,是说无论正直的朝臣如何努力,都无法将他们彻底清除。太阳刚落山,月亮又出来,花影随之出现,是说宋英宗刚驾崩,宋神宗即位,再次起用变法派,小人继续当道,这一点,直指王安石二度拜相之事。

(王安石晚年)

苏轼的这首《花影》,借物抒怀,别出心裁,构思巧妙,比喻新巧,重点不在辞藻,也不在意境,而是在于言外之意——用花影拂之不去暗喻小人盘踞高位,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表达了对新政的不满,以及对小人层出不穷的无奈和愤恨。

不得不说,苏轼此诗,写得相当隐晦也相当有水平,在当时也只有像王安石那种大才子才能看懂吧。也难怪今人,倒背如流很多年,却至今不知道这首诗的隐喻含义。

(苏轼剧照)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苏轼与王安石是典型的君子之争。朝堂之上,他们是政见不合的政敌,彼此排斥,互不理解,但在精神层面,他们又是惺惺相惜的挚友,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王安石也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特地上书(当时王安石已经退休)劝阻宋神宗称:“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最终一言而决,使得苏轼被从轻发落。

同样的,苏轼作为晚辈,对王安石的才华和人品也都是认可的,他看不惯的,只不过是变法本身,以及利用变法谋求私利的小人。

(本文完~)

41 阅读:48925
评论列表
  • 2021-01-22 11:13

    王安石绝对的是为国为民,,苏轼比他差远了

    大威天龙 回复:
    只能说一个实干,一个靠嘴!做事的做得多就错得多,在一旁说话的,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咋说咋有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凡秀 回复:
    王安石变法到底是利是弊争了一千年没有定论,到你这就绝对了?
  • 2022-09-02 11:17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最高台!

    用户15xxx93 回复:
    自缘,兄弟[得瑟],背诗要理解以后来背
    李林 回复:
    身不是生
  • 2022-08-31 21:34

    苏轼封神之作是被贬密州时所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其次经典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黄州周游文赤壁所做,脍炙人口的诗如描写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等等。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是其性情豁达,一蓑烟雨任平生。

  • 2021-01-19 08:37

    苏轼的文才是一流,可政治上一般般了。

    用户38xxx99 回复:
    认可个屁!文名太盛客气一下!
    oogsky 回复: 用户38xxx99
    仁宗评价二苏,为大宋选拔出了两个未来的宰相;神宗问大臣苏轼比李白谁更有才。到你这了原来就是客气一下[笑着哭]
  • 2021-01-30 03:07

    苏轼根本入不了王安石的法眼。完全就是单方面的吊打,连苏轼引以为傲的诗词也搞不过王安石。苏轼讽刺这讽刺那的写了一大堆,王安石忙的没工夫搭理他。闲下来的时候只回了一句“尔何物?”[得瑟]

    用户45xxx57 回复:
    苏轼,于国于民于己,皆无愧……王安石比不了……他不将苏轼看在眼里,何尝不是刚愎自用?苏轼是全盘否定新法吗?只是认为有些激进的地方不适合推行……王安石呢?听的进一点点?出发点再好,却害苦了底下百姓……重用小人,更是让百姓有苦难言……
    用户13xxx05 回复:
    在诗词方面苏轼可比王安石要牛叉的多哈!
  • 2021-01-27 14:49

    苏轼文化方面不做评价,其它各方面就都不配和王安石比拟,感觉是故意搭上王安石炒作自己。

    沉沙 回复:
    苏轼为政能力也是很不错的,不过和王安石比还是有不如,一个是宰相的能力,一个是郡守的能力
    骂人昵称者父神 回复: 沉沙
    👍🏻
  • 2021-01-23 02:12

    拗相公人品比司马缸之流不知要高几个层次!

    此间旧少年 回复: 凡秀
    你去搜搜司马光干的事,人品是真的不行,反观王安石,真算得上好人,虽然跟苏轼政见不和但乌台诗案还替苏轼求情
    凡秀 回复:
    你可以说司马光政治保守,攻击人品就是睁着眼说瞎话了
  • 2021-02-04 10:34

    单从文学角度,苏轼名头更盛,但论贡献王安石强苏轼不是一星半点,眼光、境界、襟怀更是当时之首

    望尽烟云生 回复:
    完全赞同,司马光和苏轼真的是给王安石提鞋都不配,眼界胸襟都差太远,道德底线也有差距。
    拦聆啸啸声 回复:
    谈到境界、胸襟,各位还未读懂苏轼!
  • 2021-01-20 22:44

    苏轼从35岁第一次杭州做通判便开始了其起起伏伏的人生,仕途的跌宕起伏,苏轼在每一个阶段都是积极乐观的,超然豁达的心态,人生如诗,从杭州开始写诗到密州的升华到黄州的豁达,再到惠州儋州。一生都在漂泊不定。每个时间段都是一次诗意人生的哲理的感悟,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有戎 回复:
    李白少年啃爹,中年啃妻,老年啃儿确实自在的很[呲牙笑]
    易木与卯 回复:
    苏轼很有幽默感,看他的诗词作品就能看出来,而且在幽默中又有哲理。至于政见问题不结合当时情况不予置评,只说诗文我站苏轼
  • 顧諟 24
    2021-01-20 13:40

    因为王安石二度拜相出发之时写了明月何时照我还

     转角遇到鬼 回复:
    春风又绿江南岸
  • qfl 23
    2021-02-16 15:42

    应该是苏轼是正直人,自己觉得正确的就坚持,也不瞒着。只因他对改革派的某些做法不感冒,他才被贬。又因他能感到改革的好处优点,反对保守派非东即西的做法才又被贬,最终也才与王安石心灵相通。应该说苏轼是正直第一人,与司马光之流绝不是一类。

    tb5179619_2011 回复:
    刚好相反,苏轼是哪边弱靠那边,所以才会一直被贬。原因是看不惯强权,和底下人民的劳苦。对王安石也是,对司马光也罢
    似水流年 回复:
    可以说正直,但是没必要夸成第一人,参考一下范文正公
  • 马克 20
    2021-02-20 10:44

    王安石是全才,苏轼只能说是配角,治理国家和诗赋是两码事,论写诗斗辞,苏轼也不是王安石对手,至于对手,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一群保守派。

    拦聆啸啸声 回复:
    把名篇拉出来比一比
  • 2021-01-21 16:26

    王大参入中书门下,苏轼是羡慕嫉妒恨。

    零落 回复:
    苏轼没啥好羡慕嫉妒恨的,苏轼考取进士时王安石已经是知制诰了,地位本来就高了不少。后来如果苏轼赞成变法,一个参知政事是怎么也跑不掉的,但无论王安石当政还是司马光当政时苏轼都提出了不少不同意见,故两派皆不容,这是是羡慕嫉妒恨的表现?呵呵,只能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2021-01-19 13:32

    蘇軾磊落、率真。

  • 2021-02-03 14:13

    王安石贬苏轼都是贬到好地方,某人可是一贬再贬,在不杀文人的宋朝给整到儋州,可想而知。

    风影墨寒 回复:
    也不算好地方,但是王安石和苏轼最后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坐观云起 回复:
    章惇微末时和苏轼私交甚厚,后来更好了,贬到祖国最南端那种好[笑着哭]
  • 2021-02-07 12:36

    王安石是政治家,跟普通的诗人根本不一样

  • 2021-03-02 22:30

    政治上王安石基本各方面吊打苏东坡,文学方面苏轼更强,但同为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也不差,甚至诗方面更好,词可能差苏轼些

    四十过的老年男人 回复:
    多看看苏的作品吧!不光是文学性,其中有很多对万世万物变迁的哲学思维是历代文人所不具备的
  • 2021-01-22 21:14

    [横脸笑]变法前期,苏轼司马光者是双手支持的,后来都成了铁黑。

    凡秀 回复:
    没,司马光算反对派,苏轼是中间派
    海棠依旧 回复:
    有很多不合理的
  • 2021-01-19 17:40

    小编瞎扯,乌台诗案王安石一党对苏轼起来杀心,要不是仁宗皇后临终求情估计就拉出去砍了。

    雨夜听风 回复:
    求情的是当时还是好友后面政敌的章惇,你可以看看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治他死地的是李定和舒亶,为了证明苏东坡心中没鬼,神宗专门派了一个小太监,在苏东坡牢房睡了一夜,那一夜苏东坡鼾声如雷,证明心中没鬼。就被贬黄州。戴教授什么鬼不认识。
    共同度过 回复: 雨夜听风
    我真的越想越想笑,黄州的时候王安石都退休在金陵了,你还在这儿巴拉巴拉谁想治他于死地。我当时就在想,我发了这个评论一定会有懂哥来讲乌台诗案的。我很好奇你是为什么连我发的都没看清楚,就能叽哩哇啦说一大堆呢?我觉得就是想显摆自己看过一本书吧。你既然读过,应该知道王安石苏轼两个人都给予了对方高度评价。金陵相逢你应该也是知道的吧?两个人谈笑风生,畅谈人生诗词。为啥迫不及待想显示自己的“学问”?和我开始说的有啥关系吗?
  • 2021-01-27 23:43

    王安石与司马光才是一对政敌。别以为改革派都是进步的,戈尔巴乔夫也是改革派。

    用户14xxx63 回复:
    不以事实,开口就论,无知自迷。
    一把钉锤走天下 回复:
    司马光就像清朝的翁同龢,假清流
  • 2021-01-19 09:24

    也许人家写诗时就没想这么多[得瑟]

    爱吃包子的猪 回复:
    事实上他比你看到的想的还多,拐着弯骂你啊。[笑着哭]
    该字段无法显示 回复:
    确切说这家伙爱开玩笑
  • 2021-01-20 08:25

    古人比今人有品多了

  • 2021-01-20 11:11

    东坡先生还扒灰呢[大笑][大笑]

    雨夜听风 回复:
    扒灰不光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朱熹都有,只不过都是政敌诬陷,谣言止于智者[呲牙笑]
  • 苏轼是为民为国😁😁😁确实不如王安石

  • 2021-02-02 14:10

    苏轼不是保守派,但倒霉的很,变法派上台被整,保守派上台又被整

    千面一懵 回复:
    你这话看着就可笑,如果他是你所谓的“墙头草”,哪边强倒向哪边,怎么会夹在中间,两边人都打压他呢?
    千面一懵 回复:
    按你的意思,阿谀奉承就是高情商??
  • 2021-02-10 19:27

    中国历史应该少些像司马光、苏轼这样非常保守的人。

    坚决不与蠢货争辩 回复:
    司马光的变法弊端很多,本就不成熟,无法跟商鞅相提并论
    坚决不与蠢货争辩 回复:
    什么为了反对而反对,要不是那么多弊端司马光怎么可能反对,一开始司马光就是支持王安石的
  • 2022-08-18 07:51

    自王安石变法开始,北宋由鼎盛时期开始转入衰败

  • 2021-03-18 10:52

    感觉苏东坡那些表达豁达的著名诗句都是有意为之的,不过确实写的好[呲牙笑][点赞]

  • 2022-09-28 10:26

    天下第一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下第一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天下第一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大家应该没什么异议吧?大家找一找纵观几千年历史还有哪位大神同样有三件作品拿第一的?

    沧海一声笑 回复:
    问题是苏轼,散文,牛逼诗牛逼画也牛逼!书法也牛逼草!!从古至今感觉没有哪个有这么牛逼的人![得瑟]
  • 2021-01-22 16:55

    主要人家写的是含有对人有警世的作用,年轻人不要自视其才目空一切,要知学无止境一山还有一山高, 你从甄嬛和还珠能收货多少?

  • 2021-01-30 22:51

    乌台诗案是沈括第一个发现的,也是他第一个告发的。不过那时候没得到重视。后来有人想搞苏轼,才把这件事又翻出来了。没想到啊,这俩人还有这种交集…

    风影墨寒 回复:
    然后王安石也骂沈括是小人
    最后一颗子弹 回复:
    沈括是个理工类的学霸,但是人品确实不咋地。
  • 2021-02-03 18:43

    老苏是真牛逼,吃喝玩乐没有不行的[得瑟]

  • 2021-02-05 18:08

    法印说苏东坡就不是那种吟诗作对骂人的人,作为朋友我可以替他作证

    本以为豁达如鲁达 回复:
    民间小说看多了吧?这些死秃子几乎在每个被百姓喜爱的历史名人身边都安排了一个,你不感到好奇吗?不过是些为了传播宗教瞎掰出来了东西,用来迷惑后世愚夫愚妇用的,最粗浅的名人效应利用方法罢了。智慧的人从宗教中得到心灵安慰!愚民只能被宗教愚弄心灵!
  • 2021-04-04 22:26

    苏轼也就是个公知大V而已,没有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不过他的文采确实好

  • 2021-04-11 23:44

    就一个宰相的名号,就说明了王安石的牛逼,虽然苏轼似乎更出名,主要是读书时烙印较深,苏东坡

  • 2022-07-29 15:36

    王荆公才高苏轼远矣,苏不过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书呆子而已。

    纯金年华 回复:
    你和他一样,懵逼一样的东西
    纯金年华 回复:
    你和他一样,懵逼一样的东西你和他一样是个生活中的懵逼
  • 2021-01-23 13:26

    我还说讽刺宋神宗了,捕风捉影的小人小编

  • 2021-01-31 16:10

    舒亶把苏轼整的无着无落的,作为苏轼的好朋友的大科学家沈括也没忘了扔石头[笑着哭][笑着哭]

  • 2021-02-01 09:47

    正在的保守派其实只有司马光和吕惠卿,多数人只能算站队派(谁得势就附会谁,比如蔡京)其他有见地的人比如苏轼,苏辙,范纯仁,二程等都算折中派

    用户12xxx23 回复:
    保守派里你们忘了苏轼的爹了
  • 2021-02-24 22:07

    牵强附会,故弄玄虚

  • 2021-03-17 00:49

    我们读书时学习古诗,经常碰到的就是诗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得志的境遇,可试想如果真的让这些诗人居高位握重权,就真的是治世之能臣吗?比如李白,[得瑟] 诗人中施政才干较强的也就范仲淹、王安石等寥寥数人

  • 2021-03-19 07:57

    文章沦为政斗工具,自苏轼始

    佛肚竹 回复:
    秦,谏逐客书,了解下
  • 2021-04-02 15:27

    两个可爱的人

  • 2021-04-05 18:06

    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点赞]

    四十过的老年男人 回复:
    是谁给你的这种摡念呢?是熟读精研变法历史自己所得吗?
  • 2022-08-31 16:46

    王安石是超过苏轼的

  • 2022-08-31 21:46

    苏轼的人生观,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被贬到荒蛮之地,也不忘了吃喝玩乐。比如“东坡肉”,“日啖荔枝三百颗”……等等,后世美其名曰“美食家”。

  • 2022-09-07 22:39

    历史上有许多胡批之人!现时也有!不得不承认胡批的想象力何等遥深?又多么的可笑!怕是苏大才子肚子里的蛔虫都不及啊!

  • 2022-09-13 10:11

    都是大能 不配置评[病了哦]

  • 2021-03-20 20:17

    与王安石和苏轼生活的年代,相差了五六百年————北宋一共才167年!加上南宋也才316年!

    曾荣 回复:
    冯是明朝人,元朝98年,明朝276年,是差五六百年
  • 2021-04-09 18:15

    牵强附会

  • 2021-04-09 23:16

    梁师成一直宣称苏轼是他亲爹。为了这个爹,还抱着徽宗大腿哭喊“先臣何罪”?!徽宗居然也知道他说的是苏轼。

  • 2021-04-15 16:46

    苏轼就是武界的项羽,千古无二。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吃喝嫖赌样样都会。唐宋八大家他家占三个,领路人欧阳修也是无敌的存在,学生黄庭坚,秦观都是大师级人物。对道,佛领悟极深。最关键的还是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2022-08-31 09:02

    苏轼谥文忠,司马光谥文正,王安石谥文

  • 2022-08-31 19:08

    都是唐宋八大家,你眼力有缺

  • 2022-09-01 15:03

    不经历九九八十一磨难,苏东坡就写不出那些传世之作……

  • 2022-09-07 23:20

    王安石跟司马光,本来是朋友,结果政见不合水火不容,苏轼是个小官,站在司马光一边的,王安石的实力不是苏轼可以触碰到的

  • 2022-09-18 10:18

    苏东坡推荐高球,才有了高球的高光时刻,误人子弟。《水浒传》都是苏东坡的功劳[笑着哭][笑着哭]

  • 2022-09-19 17:58

    王安石变法受到司马光小人算计,如果成功,宋朝就不至于那么屈辱悲惨

  • 2021-01-20 22:19

    假如这诗不是苏轼写的……

  • 2021-01-30 14:15

    没有王安石,就没有东坡肉了。

  • 2021-02-27 08:54

    这两人我都喜欢

  • 2021-03-17 00:03

    苏轼讽刺过很多人,最有名的是佛印和王安石!还和很多人开过玩笑,最有名的就是苏小妹……但是我印象里苏轼总是输……这妨碍什么了吗?苏轼仍然是那个苏轼!虽然人生总是多坎坷,但总是乐观的走下去……屡遭贬谪,任然做好自己的事情!每到一处,兴教化,育万民,当时的海南,不毛之地,民风彪悍,好勇斗狠……苏轼都能治理的井井有条……苏轼任职的地方,有多少百姓怀念他?如王安石看不起苏轼,百姓只记得苏东坡……

    风影墨寒 回复:
    苏轼没有妹。
  • 2021-03-17 01:29

    历来能算做天降猛男的变法都没有皆大欢喜的结果,毕竟改革是个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杂糅的东西,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当然人和严格说永远不会出现,只有妥协可以补位

  • 2021-03-17 09:58

    他们俩是不是和包拯同时期的人?

    用户11xxx08 回复:
    不是
    用户14xxx03 回复:
    是啊,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在包拯的手下工作过
  • 2021-04-06 14:37

    苏轼在当时的王安石面前就是一个小喽啰,苏轼是跟司马光混的,刚开始变法,苏轼后台失势,被贬,后来王变法失败,苏轼好像是因为什么得罪人司马光,继续被贬。文坛苏是巨匠,政坛,他还不是王安石的个

  • 2022-09-07 14:01

    王安石👍🏻

  • 2022-09-11 10:12

    我以为“花影”喻“美人”呢[呲牙笑]

  • 2021-01-30 09:07

    对宋朝功过各半的那些专家教授不以现代眼光去争论,倒是专门拿抗战年代精神偶像那个背上刺了四个字的人用现代眼光各种批判,居心何在?将来谁愿拼死保家卫国?还是收黑钱了?

  • 2021-02-08 15:41

    苏轼是胖子

  • 2021-03-02 11:29

    弱鸡赵宋,内斗英雄外斗狗熊!

  • 2021-03-17 08:46

    因为小人太多。

  • 2022-08-28 10:31

    无聊之人瞎扯淡

  • 2022-08-30 15:33

    王安石的眼光,境界更适合做帅,苏轼只适合做将,治理地方,比如修苏堤,教化民众。文学方面各有千秋,大众接受程度苏轼更胜一筹。

  • 2022-08-31 12:58

    谁让他失败呢呢

  • 2022-09-07 11:10

    苏轼起初反对王安石,被朝廷和王打压,后来,司马光上位,它彻底推翻了王的改革,把王的改革好的一面也彻底推翻了,苏轼又反对司马光,又受到司马打击,所以苏轼在二任宰相手里都不落好,但王是君子,比司马这个伪君子真小人,不会做事只会反对的人好多了!

  • 2022-09-22 07:18

    苏轼年轻的时候恃才傲物,写了一首讽刺诸葛亮的词,待到中年遭到社会的毒打后,写了七八首赞美诸葛亮的词,称其有神鬼莫测之机,乃真卧龙也!

  • 2022-09-26 19:42

    苏轼骂着骂着突然发现年轻的自己怎么那么蠢

  • 2021-02-01 09:09

    阳光之下亦登台,似有原无眼里开。日照刚停须速去,天晴初现且偷来。。七绝《步苏东坡“花影"原韵讽刺苏轼》

  • 2021-04-05 11:09

    王安石是文学家同时又是政治家,苏轼是文学家书法家,站的高度不一样,看问题也就不一样。

    用户14xxx03 回复:
    王安石还是改革家
  • 2021-04-09 10:35

    那个砸缸的熊孩子呢?

  • Jon 1
    2022-08-29 07:58

    “圣”世还是“盛”世?

  • 2022-08-30 13:34

    说实话王安石在位时苏轼虽遭打压,也不过被贬到杭州当知府,照样写诗词讽刺朝廷,有很多人说他坏话王安石不当回事,这就是胸襟,司马光上台大肆打压改革派,苏轼对于这种党同伐异看不惯,结果因为乌台诗案又被贬了,差点把命丢了,不断的贬低都到了海南了,那些嫉妒苏轼才华的人恨不得要了他的命,王安石和苏轼亦师亦友,政见不同不影响关系,司马光胸襟太小了

  • 2022-09-02 14:43

    苏轼保守落后,无政治才华

  • 2022-09-02 16:01

    与刘禹锡《玄都观桃花》异曲同工。

  • 2022-09-03 23:13

    看懂?为啥要看懂?

  • 2022-09-13 20:09

    最喜欢桂枝香金陵怀古。

  • 2022-09-18 19:25

    王安石和苏轼不是一路人,王安石是政治家,苏轼是才子。两个人相同的地方就是仕途都是失败的:王安石两次罢相,苏轼是一贬再贬;不同的地方是王安石的改革之路以失败告终,而苏轼的才子之路却大获成功。

    Kevin梁 回复:
    这个说法最准确。王安石的定位首先是政治家,当然他的诗才也极高,《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绝。苏轼的定位是才子,名篇众多,在表现人生豁达方面也有许多传说。
  • 2022-09-20 21:14

    王安石,司马光在苏轼看来就是高处不胜寒

  • 2021-03-14 16:08

    苏轼:我没有这个意思啊!

  • 2021-03-19 13:01

    东坡肉比狗肉味道如何?

  • 2021-04-06 08:24

    《菊》 饱蘸三秋色,风霜亦动人。 陶然荒野中,不与众芳邻。

  • 2022-08-30 13:58

    胡说八道,就是咏物题,而且很有名的

  • 2022-09-10 09:15

    君子之争

  • 2022-09-11 09:11

    苏轼做人就算了

  • 2022-09-11 16:10

    文人误国,都不是好人

  • 2022-09-16 14:06

    一个连自己都拾掇不干净的酸儒,指望他干什么,不知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 2022-09-20 11:59

    一个写诗词的根本不能跟一个胸怀国家的人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