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邻居李大妈听说菜市场有个摊主在卖药,宣称能"根治糖尿病",背着儿女偷偷取出了5万块养老金。
马上跑去菜市场那个义诊摊铺,那个白大褂的"专家"拿着李大妈的血糖仪说:
“你这血糖有点高,拖不得,我们这个秘方三个疗程断根,现在搞活动只要9980,原价本来是38888。”
李大妈摸着口袋里刚取的退休金,想起儿子下个月要还房贷,可"专家"那句现在是骨折价,让李大妈动心了。

李大妈咬咬牙,瞒着家人把退休金全给了出去,那个专家还说吃了这个药不需要忌口,正常吃饭就可以。
李大妈高兴惨了,已经很多年没有放肆的吃过了,于是这一个月就没有忌口。
没想到,血糖没有降,反而升了。
那天还因为眼睛模糊,从楼道摔下去了。

住院时医生拿着化验单直摇头:"都25年了,怎么还有人相信能根治糖尿病的骗局?"
菜市场里"包治高血压"的广告,朋友圈疯传的"糖尿病根治秘方",直播间里"祖传药酒治风湿"的叫卖,多少人最后人财两失。
一、糖尿病据WHO统计,2022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8.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48亿。
糖尿病不是简单的血糖高,而是身体里的胰岛细胞消极怠工,或者集体罢工。
目前没有药物能让身体的胰岛细胞完全恢复,但打胰岛素、吃降糖药有助于改善病情。

有人相信"停针停药就能根治",结果血糖飙到20多,脚趾发黑不得不截肢。
李大妈相信偏方能根治糖尿病,不控制饮食,结果血糖直接飙升,视力模糊,甚至可能会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控糖关键在细节:每天快走25分钟;血糖仪每周至少用三次;白米饭换成杂粮饭,饭碗换小一号。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我国大陆地区的发病率为0.42%。1990—2019年,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虽然已知一些风险因素会增加患病几率,具体病因仍未完全明确。

目前的治疗手段虽能控制症状、减缓病情进展,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免疫系统的异常。
别信祖传药酒能修复,肿胀的手指不会因为泡药酒就变回原样。
真正有用的是这些:用粗把手的杯碗减轻手指负担;冬天戴露指手套保暖;坚持做握拳、抬腿动作防僵硬。
三、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就像拆迁队拆了身体的防御城墙。
一旦免疫系统被破坏,免疫功能也难以完全恢复,现有医疗手段无法彻底清除艾滋病病毒。
有人轻信"三个月转阴"的野路子治疗,停掉正规药物后病毒卷土重来。
重点记住三条:每天固定闹钟吃药;感冒发烧马上去医院;保持规律作息比吃补品更重要。
四、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就像随身带着隐形炸弹,遇到花粉、尘螨随时爆炸。
这种刻在基因里的过敏反应,目前医学无法直接去除。

有人做激光治疗花了两三万,第二年春天照样打喷嚏流眼泪。
建议这样自救:出门戴密封好的口罩;每周用热水烫洗床单被套;换季前两周开始用海盐水洗鼻。
五、干眼症泪液分泌系统像老化的输油管道,不是滴两滴眼药水就能修好的。
眼药水越滴眼睛越干,手术也只能暂时疏通"水管"。
干眼症被归属为多因素的疾病,近年来干眼症的治疗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无法根治。
如何避免白花冤枉钱面对这些无法根治的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白花冤枉钱呢?

1、科学就医:选择正规医院的医生,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2、理性对待:不要轻信特效药或偏方“包治百病”,避免盲目停药。
小结医学不是魔法,承认一些疾病无法根治,恰恰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医院走廊里,总能听见患者懊悔:要是早晓得这些……
治不好的病让人无奈,但可怕的是人财两空的结局本可避免。
参考资料:
[1]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2):147-189.
[2]李宏颖,孔维斯,孙惠昕,等. 1990—2019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分析[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3,27(8):527-532.
[3]田琳.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