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作业减小、补习班倒闭,受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居家上网课,你家孩子的成绩是上升还是下降了?这些犹如大浪淘沙,让真正有学习兴趣的小孩脱颖而出,成为学霸。
王老师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一所市直小学任教,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她带着这个班的孩子,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对每个人的情况可以说都了如指掌。她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的这2年多是她从教以来,学生成绩变化最为剧烈的,有不少“学霸”变成了“学渣”,也有不少平平无奇的孩子一路逆袭。
小涛(化名),原本挺聪明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都是班里的尖子生,但自从2020年四年级下半学期居家上了一段时间网课后,他的学习态度开始转变,上课爱搞小动作,总跟班里面其他爱打游戏的孩子交流心得,对待学习不再那么上心。结果,到了四年级期末考试时,他的成绩从班级第2名滑到了第10名。
家长得知情况,曾多次限制他使用手机,可是由于他们都是上班族,加上时不时“停课不停学”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无奈放弃,改为苦口婆心劝他不要沉迷手机,终于让他的成绩停止了下滑的趋势,保持在班级15名左右。
但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双减”,老师留的作业量大减,结果到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时,他的成绩大滑坡,从14名直接下滑到了35名。跟家长沟通才得知,他放学回家就玩,问他“为啥不学习”就说“老师没留作业”。
反观班里的另一个孩子小杰,原来在班里只能算是中游水平,但他在近2年里一直稳步前进。上周教育局通知复学,学校组织了一次摸底测试,他的综合排名飞跃到班里第4名。
王老师专门问了小杰和他的家长,发现这个学生虽然看起来不是很机灵的样子,但是却十分踏实,对自己有明确的目标,一直在默默努力着,并没有因为居家上网课或者“双减”了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即使是去年放寒假时,小杰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还坚持抽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阅读和背单词,隔两天还写一篇作文。
一番分析以后,王老师认为,“停课不停学”和“双减”就像一个大筛子,学习习惯差的孩子被淘汰,成绩下滑厉害。学习习惯好的孩子留下来,基本上都能成为学霸。
以前一些孩子之所以成为尖子生,主要受老师、家长和补习班的多重推动,现在补习班没有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变少,而且为了保障足够睡眠不再强制要求必须完成作业,对学业有所松懈,成绩就直线下滑。而一些本来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在别的孩子“放弃学习”时仍在努力。此起彼伏,差距自然就出现了。
第一种习惯:不用人催促,自主学习。
在“停课不停学”和“双减”的情况下,作业量减少,考试也没有以前那么多,老师不能像以前那样严格约束,爸爸妈妈也没有借口总催促孩子读书。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主要靠自己的内驱力。内驱力强的孩子,就会主动学习。内驱力弱的孩子,借助“双减”和上网课环境差的名义回怼父母。
第二种习惯:自制力强,哪怕环境差也能保持专注。
手机对于孩子们来说,诱惑力真的非常大。“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生活更加给他们玩手机提供了机会,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表面上是在上网课,实际上却是在刷手机、玩游戏。但真正的学霸却不会受到影响,该上网课的时候就上网课,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专注学习做好笔记。
不得不说,在“停课不停学”和“双减”的情况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才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家长如果发现自家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应首先审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想办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这样孩子自然就会自觉认真学习,不太需要父母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