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村干部花17万入股信用社,58年后去银行取钱让他愣住了

含含的过去 2025-02-09 20:18:38

2011年山东兖州市,一位步履蹒跚的八旬老人颤颤巍巍地来到一处信用社营业大厅,哆哆嗦嗦地将一张皱巴巴的“社员证”递给里面的工作人员:“你帮我看看这里面的钱现在能兑换多少钱?”

工作人员接过后仔细查看,大感吃惊,叫来在场所有人检查这本古老的证件,只见这本“社员证”上依稀写着两行字:“1953年10月入股2万元,1953年12月存入15万元。”大家都表示这简直是刚出土的“文物”。

17万元!上世纪50年代的17万元可是一笔天价财富,放在今天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信用社领导闻知既然后十分重视,他们表示这本“社员证”年代久远,没有电子档案,需要查阅纸质记录,才能给予答复。

那么,这位不同寻常的大爷是谁,58年前他又是为何拿出如此巨款存入信用社,最后又能领到多少钱?

回溯到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大力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为了充实农信社的资本金,吸收民间闲散金钱,维持金融运作,各地分社纷纷鼓励农民投资入股。

于是,山东兖州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来到朱本荣所在的乡村宣传政策,“入股分红”四个字对于当时的村民既陌生又稀奇。

受传统观念深刻影响的村民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大家都觉得金钱握持在自己手中最安稳,因此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劝说,他们都不愿意入股。朱本荣身为村干部,为响应国家号召需要起带头示范,1953年10月他凭2万元率先入股。

农信社为此还为朱本荣发放“社员证”。拿着“社员证”,他骄傲地对村民说:“我相信国家,我相信农信社,钱放在自己手里存着不会变出更多的钱,但是放在农信社每年还能拿到分红和利息。”

没过两个月,朱本荣又往农信社存入15万元,有了朱本荣的带头后,其他村民逐渐放下戒备,“既然你是咱们村的领头人,我们愿意相信你。”于是村民纷纷将手中多余的闲钱存入农信社。

最初几年,村民们每年都能领到一笔不错的分红,但随着时代迁移,每年的分红愈来愈少,少到人们慢慢淡忘了“社员证”的存在,丢在家里也想不起来放在哪里。

朱本荣也是如此,最后一次领完分红后,他随手将“社员证”往家里柜子一塞,时间一长,上面叠盖了越来越多的物品。

晃眼间来到了2011年,昔日风华正茂的朱本荣已经是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这年他家修建新房,在收拾搬家之际意外发现了这本尘封已久的“社员证”。

看着“社员证”上记载的二行字,朱本荣的思绪被拉回到了58年前,自己投入17万元的巨款,引导村民们入股农信社,既帮助政府完成了上级指标,还帮助乡亲们致富,每年获得不菲的分红。

不过距今时代久远,现在早已是信息化时代,许多信息资料都是输入进互联网,自己的“社员证”是否上网?如果没有农信社手中是否还有档案记载,他们能否承认它的合法性,自己又能取出多少钱?

朱本荣一家抱着疑问,先是上网查阅相关案例,搜到了一份不久前的新闻报道:一位来自深圳的大爷1955年投入4万元到农村信用社,后来到相关单位一查,竟能取出100多万元!

自家足足存了17万元,按照换算,朱本荣一家可以获得数百万的“额外”巨款,这可是许多人一辈子难以赚取的财富。

思念及此,朱本荣一家对于突然从天而降的“馅饼”砸的兴奋异常,甚至开始商议取到钱后去何处置办一套更大的住房。

于是第二天,朱本荣在家人的扶同下来到当地的农信社,小心翼翼地从小布包中取出“社员证”递给工作人员,并询问到自己58年前存入的17万元如今全部取出可以获得多少钱?

在场的工作人员从未处理如此棘手的业务,甚至对“社员证”一物知之甚少,毕竟它的年份比自己的年龄都大几分,最终经过农信社核验,请示相关领导,开会讨论,事后遗憾地告知朱本荣一家只能兑取70元!

此外还有一处疑问,在吃大锅饭的年代,朱本荣作为根正苗红的村干部,为何能够拿出17万元的巨额资金?

面对朱本荣一家的质疑,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1953年发行的是旧币,此时最大的面额是10万元。而旧币来源于民国时期,在经历了众多轮通货膨胀后,1万元旧币只能买到16斤大米。彼时的时代图画是这样的:人们背着一大袋钱去买一辆自行车。

后来国家出台相关的货币政策调整这一情况:1955年出台的新版人民币面额为1分至10元,同时为了停止旧币的使用,有关的新旧货币转换政策为1元新币兑换10000元旧币。

朱本荣的17万元正是1955年之前发行的旧币,相当于17元新币,所以以此换算如今只能领取70元人民币,由此也可以侧面理解为何朱本荣不看重当年这笔“巨款”,缺乏妥善保管。

而深圳大爷的案例与此不同,他存入的4万元可是1955年以后发行的新币,相当于4亿元旧币,因此可以取出上百万元的资金。

1983年全国各地信用社曾发布公告,要求社员重新核对, 落实股权,领取新的股金证,但是依然存在许多没有收到通知的社员将资金留在账户上,就像本案的朱本荣和深圳大爷。

对此历史遗留问题山东兖州的工作人员的处理合乎规则,至于最终朱本荣是否接受了处理方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回头看,朱本荣的故事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时代缩影,见证了货币变迁的历史进程。

参考资料:

老人58年前入股信用社17万元 如今本息只值70元,2011年06月16日14:44|来源:齐鲁晚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