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到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主管教授泰勒直接对金一南说:“你们中国人不守国际信用。”这让金一南感觉莫名其妙。
泰勒继续说:“《南京条约》是你们中国人签的,白纸黑字,香港永久割让。1860 年《北京条约》也是你们中国人签的,九龙永久割让。按照 1898 年签的《新界租约》,1997年就还新界,不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可你们中国人一并全拿过去, 这是不守国际信用。”
图|南京条约
这就是英国人的逻辑,难道他们不知道当时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吗?英国人利用船炮威逼清政府签的条约,这种条约有什么信用可言,连借条都算不上,可是英国人不管这些,竟然指责中国不守信用,这不滑天下之大稽吗。
对此金一南回应道:“泰勒先生,您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已经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都是大清王朝签的,新中国概不承认,我们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所以要一并收回!”
这是金一南教授在国外学习的一段经历,从这件小事中我们会发现,英国人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将信用、平等、自由挂在嘴边,但是实际上却言行不一,也就是英国人会要求其他国家遵守信用,但是等到轮到自己时却是另一个标准,这就是西方国家典型的双标。
鸦片战争时,英国当时抢占香港时怎么不提信用和平等呢,等到中国要收回了反而又提信用,所以在西方人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信用和真正的平等,都是靠实力说话,如果中国还是当年的清政府,你认为英国会乖乖的放弃香港吗?不会,别忘了,为了一个小小的马岛英国都能派出远征军与阿根廷一战呢。
图|鸦片战争前形势图
香港曾被誉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根本不会轻言放弃,二战时日本入侵香港,香港沦陷。当时开罗会议期间,中国就想借此机会收回香港主权,并向英国正式提出要求其放弃香港,然而英国首相丘吉尔单手一拍桌子:“即使战争结束,英国也不会放弃任何领土。”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这就是香港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即使被德国打得焦头烂额,即使香港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丘吉尔也不愿放弃香港这个远东的明珠。
在英国人内部有种说法,就是宁可放弃印度,也不愿放弃香港,很大原因是香港每年为英国提供了巨额税收。所以在中国收回香港时,很多英国军官都表示不理解。
还是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期间,一个叫希尔顿的教授对金一南说了一件事,当时香港回归中国后,有些英国军官不满了,质疑上司“我们的原则是什么”?
希尔顿向这些军官解释了国际法、条约但依然说服不了这些激进的英国军官,最后一位英国空军上将的一句话让所有军官全部闭嘴了,他说:“你们都想把香港拿回来,那谁去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
就这一句话,让群情激奋的英国军官彻底哑口无言,是啊,当年依靠武力抢了香港,既然不想还那就打呗,马岛不是也打了吗?可是,如今的英国已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中国也早不是没落的清王朝。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时代已经变了。
图|英阿马岛战争
其实英国人不是没想过打,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对外一向以强硬著称,1982年,在撒切尔夫人强硬的外交下,最终与阿根廷不惜一战,将远离本土的马岛控制在了自己手中。马岛战争是在六月结束,同年九月撒切尔夫人就提出访问中国,为何会这么快,不就是想携马岛胜利的余威来对中国施压吗?
在访华前,时任香港财政司彭励治向撒切尔提出,不要向北京示弱。时任汇丰银行主席沈弼更提出:“英国必须保留管治权,交出主权纯粹是摆摆门面而已。”
时任怡和集团主席亨利·凯瑟克亦向她进言,香港要到2098年才交还中国。而撒切尔夫人本人则感到北京之行困难重重。
1982 年 9 月的北京秋风送爽,景色怡人。
9月22 日下午,一架英国军用专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从舷梯上款款而下,开始了他以英国首相身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也是注定让她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
撒切尔夫人虽然号称“铁娘子”,但是在与我们的领导人交锋中明显差了一个档次,两人刚见面,撒切尔夫人就对邓小平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邓小平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两位政治家的初次交锋,谁的气场更强大,一目了然。
而在会谈进入正题后,撒切尔夫人摆出了强硬姿态,打出“三个条约有效”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这两张牌。并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理它。”
对此,邓小平的回应也很直接:“我们的立场是很坚定的,1997年收回新界,这当然也包括九龙和香港岛,这是中国的领土必须收回,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地方,但从现实出发,香港问题可以谈,而主权不能讨论。”邓小平的这句话直接摆明了强硬的态度,就是中英两国谈的不是香港回不回来的事,而是怎么回来的事。
图|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虽然在三个月前打赢了马岛战争,但是胜利的余威被中国压制了,其中,邓小平的一句话让撒切尔夫人一时语塞,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 如果我们愿意的话,今天晚些时候,就可以把香港收回来!"
仿佛是怕撒切尔夫人没听明白,邓小平又不紧不慢地说了句:" 中国人穷是穷了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
锋芒毕露的撒切尔夫人不得不承认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初次交锋,铁娘子便有了挫败感,最后在人民大会堂摔了跟头, 我这里说她摔跟头是真的摔跟头,当时她在下台阶时神情恍惚,一个踉跄的镜头被媒体捕捉到了。
这次中国之行给撒切尔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自己的回忆录《唐宁街岁月》中写道:“这次访问中国,我参观了颐和园,我听说‘颐和’这个词在中文里面是宁静祥和的意思,显然,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我的中国之行。”
关于中英领导人的这次交锋,撒切尔夫人私下对驻华大使柯利达说:“真残酷啊!”
这就残酷了?撒切尓夫人难道不记得你们的祖先们当年是如何残酷对付我们了吗?当年向中国倾销鸦片,又用武力抢了香港,当年签订《南京条约》英国人是何等霸道与野蛮,英国人不记得了吗?还有火烧圆明园,英国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实在太多了。
铁娘子为何在中国不硬气了,就是因为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清王朝了,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没落了,如果英国铤而走险,那么触发的就是战争,而且英国人将会输得特别难看。
图|中英谈判现场
撒切尔夫人访华十个月后,1983年7月12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正式启动了。而且谈判时间中国只给英方两年,邓小平曾说:“如果两年还达不成协议,那中方就不得不单方面宣布我们的决定。”
谈判地点是北京东交民巷原奥匈帝国大使馆。后来改到了钓鱼台国宾馆2号楼。双方的谈判班子都不一般,中方的6个官员都会讲流利的英语,英方的官员里面有5个会讲标准的普通话。
另外,这12个人里面,还有两个人会讲流利的广东话。开会的时候非常严肃,轮到双方代表发言的时候,大家都是照本宣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照着念。第一轮谈判谈的主要是议程问题,所以双方都很礼貌,只是一个开场白,可到了第二轮谈判的时候,气氛就变了,火药味十足。
整个谈判的过程是激烈和艰难的,最后,历时一年多,经过22轮磋商,终于在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至此中英谈判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对这个结果中方感到很满意。周南回忆说:“英国方面的底牌被突破了,不得不做出让步了,最后不得不接受中国的这个主张,全盘接受了。”
图|香港回归仪式现场
同年12月18号,圣诞节前夕,撒切尔进行了她任期内第二次对中国的访问,对她来说,这次访华就比上次一轻松多了。19日上午,邓小平和撒切尔再次举行了会谈,这次会见同样充满了火花,但这次是友好和谐的火花。撒切尔对邓小平说,中英谈判的神来之笔,就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而邓小平则谦虚的表述说,这是实践出真知,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10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的实行社会主义。
当天下午5点半,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订。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向世界各地直播了签字仪式的实况,撒切尔是这样发言的:“中国会让香港成为一个比今天更加繁荣的地方,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和我们的中国朋友一起,见证这个非同寻常的时刻。这是个非凡的仪式,也是一个非凡的声明,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我们共同创造了历史,也将充满信心地走向未来。请允许我对能够见证这个历史时刻表述由衷的荣幸和感激。”
虽然言语很温和,但是对于放弃已经统治100多年的香港,英国人的心中还是充满了不舍。
图|末代香港总督彭定康
上图就是香港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神情没落的样子。
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家人也要离开香港,他的女儿更是痛哭流涕。不过不论这些英国政要是有多么不愿意离开香港这个美丽的地方,他们终究要归还这个本就不属于他们的领域。
而撒切尔夫人更是心中感慨万千,直到香港回归10周年前夕,撒切尔夫人在回顾就香港问题,与中方进行的那次谈判时还感慨道:“很遗憾没能延续租约,当时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
图|南京条约签约场景图
撒切任夫人的感受何尝不是当年道光皇帝的感受,当年道光皇帝有谈判的余地吗?
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直接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仅割让香港岛,还要向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从此西方列强都纷至沓来,百年屈辱就此开始。这一百余年,中国人经历了列强瓜分、全面反抗侵略、国家和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期,这些经历英国人何曾有过?
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直到朝鲜战争后才被一举终结,让世界相信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也正是在朝鲜战争后,包括英国人在内的西方人也终于意识到,中国人再也不会后退了,我想,撒切尔夫人在当时一定想到了朝鲜战争,想到了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知道了中国军队保家卫国的决心。
在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中,关于中英谈判她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是在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
铁娘子终于承认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有实力的大国了,这就是英国同意归还香港的根本原因。
本文参考资料:撒切尔夫人回忆录《唐宁街岁月》、金一南《为什么是中国》
不是英国同意归还,而是我们已经有了让他们不得不归还的实力。
敢不还?那英国人的下场就是被我们中国军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给赶出香港去。灰溜溜地滚回它们的老窝去。
不归还香港,英伦三岛将变成中国岛屿
英国打一个小小的阿根廷都差点滑铁卢,更何况面对的是中国?马岛战争让英国彻底认识到日不落帝国的太阳真的下山了。
聪明不还,它会难堪
人家信守承诺,再看看俄罗斯。
它们当然不想还,只不过它们面对的是一位从尸山血海里拼出的东方巨人:觉醒的中华民族。难道它们敢不还。
彭定康非常反华,应该制裁
实力决定一切
我们失去的东西一定拿的回来
不服来干,直接把英国三岛干沉!
多少有美帝的影响
说起余威,82年拍猴子板砖上的血还没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