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立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风俗习惯,我们安庆农村有“新春大似年”的说法。可能还是“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第一个节气,“一年春作首”嘛,“一年之计在于春”嘛,所以“新春大似年”。农村人世代耕种,新春比过年更重要,更伟大,“立春”预示着农民又要开始一年的忙碌了。“立春”预示着春耕大生产已经来临,要备耕备生产资料了。“立春”之后,庄稼人要整理农机具,该维修保养的要维修保养,排除故障。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也要购买回家。人们以“立春”的时辰来预测一年收成,在封建社会里,每年“立春”要“打春”,就是在衙门口扎一草牛,或是纸扎的牛,让老百姓鞭笞,象征性的打牛耕地,告诉人们农耕已经拉开序幕了。

在安庆市农村“立春”要迎春、接春,就是把春天迎回家,“立春”时分,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爆竹,敞开大门,让春光进宅。“立春”当天带上小孩子、晚辈,到地里象征性劳动。小时候父亲带着我们在宅基地上栽植树木,也是一种劳动。安庆市农村人讲究做事应该“善始善终”、“有头有尾”,所以“立春”祈盼有一个好的开始,年头开始劳动,年尾也以劳动结尾。安庆人称“立春”为“打春”,但很多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也不知道其中典故,为什么叫“打春”。“打春”缘于“鞭笞耕牛”,就是立春这天打牛,当然真牛农民舍不得打,可以用稻草扎制草牛,人人鞭笞几下,所以叫“打春”。现在“打春”习俗已经消失了,农村已经没有这文化遗产了。但“接春”习俗保留了下来,“立春”时分,安庆市农村鞭炮声可能要响30分钟。

安庆市农村有流传俚语、谚语。我母亲每年都问我今年是“春打六九头”还是“春打五九末”?“春打五九末,稻米往下缩,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老人们希望今年“春打六九头”,但2025年可能是“春打五九末”了。今年是“闭眼睛春,还是睁眼睛春”?如果是夜里“立春”是“闭眼睛春”,白天“立春”是“睁眼睛春”,“睁眼睛春”年成好,诸事顺,百业兴。但今年“打春”是个“闭眼睛春”,所以,今年“立春”老人们还是有点迷信。但“立春”时分,还是要“接春”的。安庆人“立春”还有吃“春饼”习惯,街上正月初二就有“摊春饼”老太太卖春饼。春饼买回家可切成丝当面条吃,也可以包上肉沫、蔬菜,蒸、炸着吃。安庆农村已经没有了“咬春”、“躲春”习俗了,已经是失传了。

每年“立春”后,安庆市市区居民来到皖河农场长江湿地,田间地头采藜蒿,挖荠菜,摘马兰头,安庆市501、502公交车直达皖河农场,老人们不用花钱,还顺带着踏青、春游,下午大包小包野生植物带回家。春回大地,阳光灿烂,在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也欣赏欣赏大自然风光。“立春”之后,季节更替,人体“生物钟”无法适应,到“立夏”边,有“春困”现象,人没有精气神似的,所以春节后,大家还是要加强锻炼,多散步、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立春”后,小麦返青拔节,要加强田间管理,“立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偏多,要清沟沥水,通风除湿,追施返青肥。北方小麦要浇返青水、追返青肥。小麦病虫害防控要加强,杂草多,在“立春”后,马上打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