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这里不要动!”
2008年汶川地震时,东汽中学的谭千秋老师刚带着学生撤到楼下空地,却突然想起什么,又急匆匆冲回教室。 四处天摇地动,一块水泥板从楼上掉落,挡住了谭老师的去路。他用手挡着头,一咬牙继续往前,冲进了正摇摇欲坠的教学楼。
一路上不断遇到慌慌张张往外跑的学生,他声嘶力竭地喊:“别挤!快跑!”自己却跌跌撞撞跑上了楼。就在几分钟前,谭老师正在三楼的二年级1班上课,课程的内容是《人生的价值》。身为一个教导主任,又是一个政治老师,谭老师讲起这类课程,总是激昂澎湃。 突然一个学生失声叫道:“吊灯晃了!”几秒钟后,泥土簌簌地从天花板上往下落,连昏昏欲睡的学生都打了个激灵:“地震了!快跑!” 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立马大声制止慌乱中试图乱跑的学生。在他的指挥下,二年级1班有序撤到楼下。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带领下,陆续从教学楼撤出。 已经脱离危险的谭老师,却突然不放心起来。他吩咐学生们都站在空地上不要跑,自己不顾危险上了三楼。见三楼教室里已空无一人,他长舒了一口气,扶着摇摇晃晃的楼梯扶手又上了四楼。 就在谭老师挨教室检查时,突然发现有一间教室里还有学生。此时,教学楼摇晃得更厉害了,谭老师立马大声呼喊那些学生向门口靠近。听到有老师来了,留在教室里的四个孩子边哭边奋力冲到讲台围在谭老师的身边。 有孩子回忆说,谭老师当时本想带着他们下楼,可看到教学楼已经开始往下倾斜时,又边喊边把他们往讲课桌下塞。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尘土飞扬中,砖头瓦砾乱飞,教学楼转眼变成了一片废墟。 一切安静下来后,课桌下的孩子们都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他们喜极而泣:“幸好谭老师让我们躲在桌子下面。”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仅凭讲课桌那块薄薄的木板,根本无法护他们四人周全。千钧一发时刻,是谭老师用身体护在了课桌上面。 不幸的是,谭老师被一块混凝土重重砸中,等救援人员找到他时,他已经没了气息,却依然保持着双臂张开的姿势。谭老师离开了,留下刚上大学不久的女儿,连同那节他没有讲完的课程。 如果不是这次地震,或许根本没有人能想到,普通的谭老师竟是如此不平凡。 出生于1957年的他,从小家境贫寒,凭着刻苦努力考上大学,并做了一名老师。 数十年间,他兢兢业业,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因为突出的教学能力被评为特级教师,之后又兼任了教导主任。 在女儿四岁时,妻子就和他离了婚,他靠着不多的工资,一个人将女儿拉扯长大。直到离世前,谭老师除了每月要给远在湖南的父母寄生活费,还要供养正在北京大学里念书的女儿。 为此,谭老师的工资常不够用。为了节约,他抽烟都要抽最廉价的,衣服也是能不添置就不添置。放在人群里,他是那么的普通。 但一个人的不平凡,常从日常小事上就有迹可循。 他的女儿曾说:“回想起来,父亲真的特别敬业。”原来,有一次他的女儿获得了去中央电视台录影的机会,便邀请他一起参加。谭老师很疼爱女儿,对女儿能去电视台录影这件事也感到很自豪,可是犹豫了很久还是说:“近来教学任务多,实在走不开,我看电视也是一样的。” 电视节目播出那天,兴奋的谭老师几乎通知了所有的同事和亲戚。他的女儿说:“我想爸爸一定是愿意去参加的,没有去只不过是因为职责。” 因为恪守职责,他成了一个好父亲、好老师,因为恪守职责,他用生命给孩子们上完了最后一课。 “师者,传业受道解惑者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文化里,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赋予了那么多尊重。时光匆匆,转眼之间,距离谭千秋的牺牲已经过去了16年的时间,昔日那个年轻稚嫩的女孩也已经独立成人。在她的身上,我们似乎能看到谭千秋的身影,虽然斯人已逝,但是这颗希望的种子却永远种了下来。2008年12月19日,在谭千秋的家乡湖南举行的第二届运达喜来登教师奖颁奖典礼上,人们追授谭千秋特等奖,以表彰他的杰出贡献。除此之外,他还被国家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此次颁奖礼上,谭千秋的女儿谭君子代父领奖,领奖台上,谭君子含着泪花说道:“如果父亲今天在现场,他也一定会说,还有更多的默默奉献的乡村老师比自己教学的条件更艰苦,更加了不起。”正是因为一代代道德素质高尚的老师,用学识、用眼界、用爱心和责任撑起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每一个忠于职守的老师都值得加倍的尊重。尊师重教,就是尊重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