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珍珠奶茶中‘珍珠’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之后奶茶会不会涨价?”“今后喝珍珠奶茶不会受影响吧!”……
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实施。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调整是禁止在淀粉制品中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而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作为典型的淀粉制品,也在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之列。
“脱氢乙酸钠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一种食品防霉、防腐添加剂,从添加剂种类来说,属于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霉变。”2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脱氢乙酸钠是防腐剂里面的“老兵”,但新的科学研究认为脱氢乙酸钠如果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目前根据我国的政策实施,含有淀粉的食品一律不得使用。
朱毅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析道,奶茶中“珍珠”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之后,应该会转向物理防腐配合天然防腐剂的使用。在奶茶行业的规模化效应下,会快速摊薄成本,所以消费者不用担心产品涨价。
“随着国家标准的规范使用,‘珍珠’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也会在确保产品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企业也会积极调整生产线合规生产。当然建议消费者在今后购买奶茶时可以查看配料表,对消费者而言,未来喝奶茶的健康焦虑,它的健康风险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产品也将更加合规。”朱毅说。
科技与狠活啥时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