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军以上首长(47)——王建一

赵连军探史 2024-12-11 03:34:40

王建一,原名王礼贤,1915年6月6日出生在河南省宁陵县阳驿乡平洛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读私塾,13岁上小学,1935年秋由商丘二中插班考入淮阳师范学校。在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书刊的影响下,王建一追求真理,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36年春,因带领同学反对校长李凤章在学校中发展“复兴社”等反动组织,被以“煽动赤化,诽谤国府”为罪名开除出校。离校后,为生活所迫,王建一去商丘县芒种桥、马牧集教书。在李凤章调出淮阳师范后,王建一在同学贾兼善、索天桥积极活动下恢复了学籍。1937年春,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4月,王建一在淮阳师范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月31日,中共豫东特委委员刘作孚和淮阳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张文彬在淮阳召开各中学进步师生会议,成立了由70余人组成的淮阳抗日学生军,王建一毅然报名入伍。8月,他受组织派遣,到萧(望东)大队任第一连指导员。1939年1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1940年2月改称第六支队)驻安徽省亳县办事处指导员,同年4月任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民运科干事,8月任第六支队三团三营七连指导员。1940年2月,党组织为了巩固和发展睢杞太抗日游击根据地,沟通与豫皖苏根据地中心区的联系,派王建一回家乡做地下工作。回到宁陵后,他以卖板片为掩护,建立通讯联系网络,广交朋友,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1941年8月,王建一任新四军第四师水东独立团二营教导员。1942年8月,任杞县大队教导员。1943年1月,任中共杞县县委委员、杞县大队政委。1944年8月,王建一任中共芝圃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县大队政委。参加和领导了坚持水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45年9月,王建一任中共冀鲁豫十二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共冀鲁豫六地委为恢复被国民党军抢占去的宁陵、柘城、商丘三县边区,由睢县县大队一部和分区一个侦察小分队组成了共计74人的宁柘商支队,王建一任政委,孙其昌任支队长。8月1日,王建一和孙其昌率领宁柘商支队由华中八分区雪商毫县的马头寺出发,向宁柘商地区推进,接连取得商丘县勒马集、宁陵张弓镇的战斗胜利,随后,在宁陵县西魏村建立了中共宁陵县委和宁陵县民主政府,王建一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同年9月,宁陵县委、县政府撤销,宁柘商县委、县民主政府建立,王建一任宁柘商县委书记兼县长。王建一领导县委、县民主政府和宁柘商支队在黄岗、张弓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宁柘商一带的基层民主政权日益巩固完善。

这时,国民党宁陵县县长刘聚东纠集全县反动武装500多袭扰张弓北废黄河北岸七八个村庄,企图以优势兵力将宁柘商支队消灭或赶出宁柘商地区。王建一和孙其昌制定“重点突破,背出奇兵,溃其全线”的作战方案,与敌进行激战,俘敌数十人,毙敌四人,支队无一伤亡。1946年11月13日,王建一、孙其昌率宁柘商支队与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独立团一营三连在双庙遭遇激战,20分钟即结束战斗,毙伤敌人20多名,俘敌50多名,缴获轻机枪4挺,小炮l门,长短枪甚多。此后,宁柘商支队在历次战斗中多次报捷,受到豫皖苏军区的表扬。王建一在军区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介绍了开展小部队活动的经验,与会人员对宁柘商支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机动灵活,分散活动,出敌不意,攻敌不备,频频出击,似少胜多的做法,均予以肯定。

1947年1月豫皖苏边战役打响后,宁柘商支队奉命返回豫皖苏一分区(冀鲁豫六分区改称)。1月29日,宁柘商支队与起义的原国民党第三纵队独立团一营在睢县白楼合编为豫皖苏一分区独立团,王建一任政委,程培兆任团长。宁柘商县委和政府随之撤销。同年7月,王建一任豫皖苏一地委委员、豫皖苏一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11月6日商丘解放,王建一以商丘市市长名义发布安民告示。12月,任豫皖苏一分区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王建一任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商丘市市长,中央军委总干部部海军任免处副处长、处长,总政治部干部部海军任免处处长,海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海军东海舰队福建基地副政委。

1960年,王建一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1年5月,王建一离职休养。(赵连军根据童来喜、顾永俊、刘华领主编《无衔将领——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

链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