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连捷告别仪式举行!妻子坐在棺材前,3000人送行,场面隆重

梦录得西方史话 2025-04-24 17:00:06

编辑|梦录得西方史话

2025年4月23日清晨,福建晋江安海镇后林村被阴雨笼罩。

通往村中心广场的水泥路两侧,密密麻麻停满了车辆。

从奔驰宝马到农用三轮车,甚至还有步行赶来的村民。

这场原本计划容纳千人的追思会,最终涌进了三千多人,连广场外的树下都站满了人。

当哀乐声响起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灵堂中央——身着白色孝衣的许连捷妻子林秀琴,正静静地坐在丈夫的红色棺木前。

双手交叠放在膝头,目光始终凝视着棺盖上的挽联。

01

灵堂的布置出乎意料地简朴。

没有堆砌的鲜花,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一幅许连捷身着深色西服遗像悬挂在黑色幕布中央,两侧的挽联似乎在叙述他这一生。

棺木是闽南传统的朱红色,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醒目。

林秀琴坐在离棺木最近的藤椅上,却始终保持着挺直的脊背,仿佛要用最后的倔强守护丈夫的尊严。

人群中不断传来抽泣声。

灵堂外的空地上,20多支乐队轮流演奏着闽南哀乐。

有穿着红色绸缎的传统南音班子,也有身着黑色西装的现代管弦乐团。

这种“红白混搭”的送别方式,是许连捷生前特意交代的:“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

02

谁能想到,这位让整个晋江为之动容的企业家,50年前还在挑着扁担沿街叫卖鸡蛋。

1953年出生的许连捷,13岁辍学养家,从收购鸡蛋到开拖拉机拉货,再到创办服装加工厂,一路摸爬滚打。

1985年,他做出了改变命运的决定——花光积蓄买下台湾二手卫生巾生产线。

“当时整个晋江都笑话我,说卖女人用品能有什么出息。”

这种“不要脸”的营销方式,让“安乐”卫生巾迅速占领全国41%的市场份额。

但真正让恒安脱胎换骨的,是三次惊心动魄的管理变革。

1998年港股上市时,他力排众议引入职业经理人,劝退包括亲兄弟在内的41名创业元老。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他砸下1000万美元请美国顾问推行“全周期管理”。

2014年又联手IBM打造数字化供应链。

这些“刮骨疗毒”的改革,让恒安从家族作坊成长为年营收超230亿元的行业巨头。

03

在追思会现场,后林村的村民还表示“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领700元的养老金”,无一不说着他的好。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对陌生人的善意。

2002年,他牵头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慈善总会,首创“一元捐”模式——号召市民每天捐一元钱。

这个听起来不起眼的倡议,最终募集善款50.27亿元,帮助21万困难群众。

安踏董事长丁世忠在追思词中哽咽着说:“连捷哥总说,做慈善要像撒种子,撒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

许连捷的慈善版图远不止于此。

他出资1亿元设立“恒安自强奖学金”,资助近万名贫困大学生。

汶川地震时,他不仅捐出1000万元,还带着团队在灾区搭建临时生产线。

疫情期间,恒安24小时不停工生产防疫物资,累计捐赠价值3.2亿元的产品。

在他的带动下,晋江企业家形成了“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拼搏精神,以及“爱拼敢赢,回馈桑梓”的慈善传统。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回忆,许连捷曾出资2000万元修复闽南古厝。

邀请两岸青年研习南音:“他用实业架起两岸桥梁,用文化凝聚同胞情谊。”

如今,恒安集团总部依然保留着许连捷的办公室。

泛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他对产品的改进建议。

墙上的世界地图,插满了恒安海外工厂的小红旗。

这些细节,无声诉说着一位企业家对事业的执着。

结尾

许连捷走了,但他留下的不仅仅是商业帝国。

在晋江的街头巷尾,关于“老许”的故事仍在口口相传。

这些,才是他留给世界最珍贵的遗产。

正如追思会上悬挂的挽联所言:“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位从晋江土地上走出来的企业家,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拼才会赢”。

更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财富,永远藏在人心深处。在人心深处。

信息来源:

0 阅读:56

梦录得西方史话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