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银行救市毫不现实!

米米宅 2023-12-09 08:26:02

1

最近有两个悖论:

第一是,销售端大救市整整一年了,但销售数据却再次呈现下降趋势:

甚至这一次上下一体的大救市,随后的市场反应和热度,还不如年初二三月份的小阳春。

那么,楼市的前途到底在哪里?楼市下行到底有没有触底?又何时能触底反弹?

还有就是开发端,大救市的时间更长,已经两年了,但是不仅效果极差,出问题的房企级别还越来越高。

最开始,还只是高负债房企,因为三道红线的严卡,出现第一波问题;

接着是战略误判企业,因为拿地错误,和产品规划错误,第二轮被市场淘汰。

这些都是违背市场规律之下的正常出清,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如果危机到此为止,对楼市下一步的发展,尚是有益的。

谁知道,在今年债务危机忽然会向上迅速蔓延,一直到最高级别的企业。

随着碧桂园违约,民企的信用基本被耗尽。

随着金地被做空,基本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基本失去市场信用。

最终,这一切在万科身上完成了最后一击。

在国央企之外,内房的信用链条,基本已经全面失守。

而这一切,都早已脱离了市场本身。

这最终造成了什么结果?

就是上面的政策层和下面的市场层,形成了巨大的认知差。

2

如今在我们回顾这一切时,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监管层严重误判了地产的下行态势。大家都觉得楼市在下行,却没人意识到其实是在下坠。

▲来源于网络

下行和下坠,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正是因为判断误差,所以在年初全面放开的时候,丝毫没有跟进政策,接下来也是犹犹豫豫,最终在一整年时间内,丧失了最好的良机。

甚至是一直到今天,决策层对于楼市的认知都没有形成统一。

监管层的意见不统一,最终会导致救市思想的混乱和无序。

比如说,楼市如此萎靡的具体根源到底是什么?房企如此拉胯的具体根源到底是什么?

结果,所有人都觉得,是银行卡钱卡的太死了,导致的资金链断裂。所以,只要放开资金就好了。

但实际上,万科的融资渠道从来都很顺畅,2023年前9个月,万科光在境内就融了827亿,并且成本只有3.64%,甚至比2022年下降了24个基点。

这依然没有挡住万科在11月底黑暗遭遇。

结果,现在整个执行层面,从上到下一窝蜂的都是在开座谈会,每个银行都要来一轮座谈会,房企呢,第一次开信心大震,第二次开,发现大家说的都一样,第三次、第四次,就开始觉得一切不过是过场。

问题是,为什么每个银行都要座谈一轮?

因为决策层有要求,不敢不开,不开就是政治不正确。

那开之后,接下来该咋办呢?

继续观望,你等着我,我等着你,望穿秋水。

那既然都谈了,为什么不放钱呢?

没人敢,市场都成这样了,分分钟都是烂账,谁敢放?怎么放?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监管层觉得,只要融资到位,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银行觉得,这是舀一瓢水撒湖里,大概率有去无回。

所以最终,看似房企拿到了一大笔额度,这在2022年我们已经见识过了。2022年,碧桂园一家就拿到了3000亿的额度,但也没挡住8月违约。

更惨的是,今年的融资渠道从来没断过。结果,也依然没挡住万科被强势抛售。

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症结并不在此!

3

这是政策层和市场层认知误差之外的另一个悖论,是政策层和执行层的悖论。

政策层要推进给房企输血。

输血的目的是恢复造血的能力,而如今,最重要的是,内地房产自身的造血功能的丧失。

什么是造血?

买地、开发、卖房、回款,再买地……

现在呢?

这是全国一起的卖地收入,但这个只能代表大盘走势在下行。而这其中,有着更多的细节,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结果:

武汉号称中部六省第一城,基本也是中西部二线城市的代表,从这里你能知道,土地市场有多惨。

再细分,上海2023年10月25日第三次集中供地,17宗地全部由央国企竞得,无一民企拿地。

过去数年,民营房企一直是拿地中流砥柱。

2021年之前,百强民营房企拿地投资额在2万亿;

2021年降到1.7万亿;

2022年,不足2500亿,跌了88%;

2023年上半年,不到600亿;

…………

一直以来,房企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是开发贷。

此刻的民营房企,不拿地,就意味着无法得到开发贷;

不拿地,银行就是想放贷,也放不出去。

房企不拿地,就会陷入彻底的流动性枯竭,这才是一切的根源。

但房企不是不想拿,而是不知道拿了干什么?

一位四大行的行长说了真话:

现在,指望金融救市是不现实的,启动市场信心才是复苏房地产行业的关键!

这个底层逻辑是,市场信心有了,房子就能卖出去,开发商自然愿意拿地,银行贷款自然流出,也不用开什么座谈会了。

最终,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房子怎么卖出去?

市场信心怎么启动?

央行指望住建部,住建部指望财政部,财政部指望央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