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有诸多仁人志士在践行自己的意志,但不是每个人能都坚持到最后时刻,有些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本篇就来聊聊武周,字伯南。
武周是豫州沛国竹邑人士,他和薛综是同乡,而且薛姓在沛国还是著姓。由于曹魏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强盛,史书中有诸多曹氏、夏侯氏的人物留名,他们也都是沛国人士,此外还有周旌jīng、刘阳、刘馥、胡康、朱建平、陈珪、张鲁、史涣、丁谧mì、桓范等人也来自沛国。
臧霸担任徐州刺史时,武周任职下邳令,臧霸对他颇为敬重,亲自前往官舍拜访了他。结合《三国志·胡质传》中提及“武伯南身为雅士”,显然武周自身也有一定风度,并且在彼时拥有一些名气,他的才干也获得了臧霸的认可。当徐州州府的官吏触犯法律时,武周也没有包庇他们,直接抓起来进行刑讯拷问,而臧霸也愈加看好他。
“沛国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謥詷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三国志·臧霸传》
武周也曾担任过张辽军中护军,他们之间产生过一些矛盾,张辽就去找扬州刺史温恢,想要更换胡质来当自己的护军。由于曹操特地嘱咐过张辽、乐进“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所以张辽也要考虑温恢这个扬州刺史的意见,而胡质也在当场以自己生病为由推辞。
“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三国志·胡质传》
当张辽追问胡质“我很看好你,为什么要这么辜负我呢?”胡质则以管仲、鲍叔牙相交的例子来证明不被流言蜚语影响的交情才能长久,并且提及“武周作为雅士,以往将军您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了嫌隙。更何况我才能浅薄岂能担任此职,所以才不愿意就职。”张辽也被胡质说服,回去与武周重归于好。
“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三国志·胡质传》
当武周再度出场时已经是劝进曹丕之事了,他和郑浑、鲍勋等人在彼时都担任着侍御史。案《晋书·武陔传》,武周最终官至卫尉,而《三国志·胡质传》引注的虞预《晋书》则提及武周官至光禄大夫,这两处记载还有些矛盾。而武周之子武陔、武韶、武茂也都年少闻名乡里,在西晋时期各自在仕途上有所表现。
“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言”——《三国志·文帝纪》注解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