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一座规模并不算大的城市。不过丹阳向来有着“龙城”的称号,前前后后整整出了21个皇帝。如此看来,这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江南小城属实有些不平凡啊!
当初秦始皇更是察觉出这片土地有皇族之气,特意来此地封印。没成想非但没封住,还又出现了更多的皇帝,坐实了“龙城”的称号。

细数在丹阳建立大业的皇帝,光是从地理位置来看,丹阳就注定不是个什么平凡的小地方。坐落于江苏省南部,与南京和镇江这样的军事重地相接,丹阳的战略位置可想而知。
在古代,丹阳便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是谁能够掌控丹阳,那基本上就是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本就足够优越,再加上风水条件的影响,这让丹阳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早在当初秦始皇统治时期,丹阳就被赋予了龙脉的说法。那是在秦始皇南巡的时候,刚好经过丹阳。

当车马停下暂作休息时,秦始皇突然发现丹阳的地势特殊,觉得此地说不好会出事。于是便立马下令对龙脉进行封印,试图通过人工干涉来斩断丹阳的王气。秦始皇向来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在意识到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后,他便立刻付出了实际行动。
首先就是请来能工巧匠,在丹阳修建的水利工程,试图最大程度破坏丹阳的自然地势。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干脆修改了丹阳的名字,可谓是为封印此地大费工夫啊!事实证明,秦始皇的这些举动全部落空了。
之后丹阳在历朝历代涌现的皇帝可不在少数,其他皇帝就不说了,就单单是在丹阳发展起来的开国皇帝都整整有四位。第一位便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东吴主公孙权,而孙权也是推动丹阳再次走进大家视线的又一能人。

孙权本人其实是出生在徐州,只是他的家族根基都在丹阳。他的兄长孙策和父亲孙坚在去世之后更是埋葬在丹阳,出于这样一层因素,孙权本人常年往返于丹阳。
那时候古人极重宗族观念,孙权又是个讲理之人。每逢节日,或是什么重大事件发生,孙权必要返回丹阳祭祀祖先。
等到东吴政权建立之后,丹阳则是成为了东吴的重要军事重镇之一。这里可以说是驻扎着大量的军队,是孙权的大本营所在。

如果说孙权是意外,那接下来的两人可就是实打实的凭借自己的能力而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三国的结局众所周知,以司马家族建立晋朝而告终。至于孙权的东吴,则是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硝烟中。
在晋朝末期之时,丹阳人刘裕竟然揭竿而起,算是帮助百年前的同乡孙权实现复仇吧。值得一说的是,刘裕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出身,他并没有孙权那么高的起点,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他自己。
农民出身的局限并没有影响刘裕的发展,相反他很有军事头脑和指挥意识。在他的带领下,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终于能够推翻东晋王朝,顺利于丹阳隔壁的南京称帝,建立了南宋。

到了这里,丹阳的王气仍旧没有停止扩散,又接连出现了两位开国君主。公元479年,刘宋王朝的外戚萧道成上演了一出夺权的好戏。
外戚的身份本来就让萧道成在朝堂中得心应手,再加上皇帝昏庸无能,萧道成便知好将送到嘴边的权利笑纳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萧道成早已成为刘宋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能够开创自己的王朝,这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萧道成自然也不例外。在时机适合之际,他便正式取代刘宋王朝建立了南齐。

遗憾的是,南齐的统治并没有维系多久。在仅仅22年后,同是丹阳人的萧衍便推翻南齐的统治,建立起了南梁政权。
这可真是一报还一报啊!一位丹阳人推翻了另一位丹阳人所建立的政权,不管怎么折腾,所有的政权仍旧掌握在丹阳人手中,看来这丹阳确实有些王者之气。
实际上,后来的萧道成、萧衍与孙权的经历有些相同。他们都是成长于徐州,只是家族势力都是长时间在丹阳发展,这让他们与丹阳有着细枝末节的联系。

或许正是丹阳所具备的那份王者之气,这才能够助力这些枭雄在乱世中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政权。在这些皇帝逝世之后,他们大多都埋葬在丹阳,似乎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继续传承王者之气,让自己的朝代能够长时间的流传下去。
这终究只是一场空而已,当年秦朝都能够二世而亡,就更不要提这些顺应时代而建立的朝代了。从三国的孙权到南北朝的南齐和南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统治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已。尽管如此,丹阳所出的皇帝数量更是早已达到21这个数字。
不同于长安、洛阳这些古都那般出名,丹阳却凭借着他那独特的气运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在不知不觉间,丹阳这座规模不大的江南小城承载了太多帝王的辉煌,留下了太多历史的遗迹。

如今的丹阳仍旧是众多华丽大城市中不起眼的一座,但是它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早已超出了许多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南北朝时期多座皇帝的墓寝便静静的躺在这片隐藏着气运的土地上,见证着这座龙城一路以来的变迁。
从千古一帝秦始皇试图封印龙脉到孙权、萧道成、萧炎等人建立自己的政权,丹阳本身的历史就如同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让人感慨着这座小城的神秘之处。

所谓“龙城”的说法,早已成为了丹阳的一张金名片。它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此一探究竟,促进了丹阳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丹阳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六朝事迹编类 丹阳记》 山谦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