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越来越大胆。靠着美国撑腰,马科斯政府的挑衅行为可谓一波接一波,特别是在黄岩岛问题上,菲律宾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菲船只再闯黄岩岛,中国海警火速行动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几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还有渔业和水产资源局的巡逻船,在黄岩岛以东25到30海里,进行所谓的“巡逻”。黄岩岛是中国的领土,对于不请自来的人,中国海警自然要采取行动阻止他们越界。
中方反应可谓迅速且果断,一开始,是两艘海警船进行拦截,随后第三艘海警船火速赶来,并伴随着六艘“渔船”,成功阻挡了菲律宾的小动作。菲媒则用“包围”来形容中方海警船的行动。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论是历史还是法律层面,都有充分依据。然而,菲律宾却对此视而不见,妄图强闯黄岩岛海域,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挑衅。对于这种不当行为,中国当然有权力进行合理、合法的阻拦——如果中途真发生什么意外,责任也完全在菲律宾一方。
仰仗着美国的支持,菲律宾政府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不过,随着美国全球影响力下滑和中国实力的提升,菲律宾目前的外部环境以及区域内条件并不具备进一步升级局势的资本。
尤其是中方在黄岩岛附近的新“打法”,让菲船只数次侵闯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中方设置“巨型浮动屏障”,拦得就是菲船只
报道称,中方在黄岩岛东南入口架起了“大型浮动屏障”,成为了拦截菲方行动的关键一环。
其实,这种海上屏障原本是用来拦截漂浮污染物和液体泄漏物的,但现在直接成了海上对峙的一把利器。
这些浮动屏障穿插部署在黄岩岛的西南、东南潟湖入口,以及礁盘附近浅滩的入口处,长度从500米一直到2000米不等。有这么个大网横在入口,菲律宾的船只就算想闯,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螺旋桨会不会被挂住,一旦缠上,就等着螺旋桨报废吧。
这些浮动屏障本身成本低廉,展开和收回速度都相当快,对船只的阻拦效果更是立竿见影。最关键的是,这些屏障并不会影响我们自己船只的正常出入。
从技术角度来看,浮动屏障确实是一种短期应急的良策。尤其是在面对菲律宾接连不断的侵闯行动时,这种屏障无疑是一种合理且高效的防御措施。它不仅避免了直接军事对抗带来的风险,还提高了中方在南海的掌控力与反应效率。
对于菲律宾方面来说,他们的海警船和渔业局的巡逻船多次企图硬闯,但一次又一次被这些“巨型浮动屏障”和多艘海警船给挡了回来。更让他们心烦的是,中方正在将这种技术推广到其它岛礁。包括仙宾礁在内,多个岛礁都在加速部署海上屏障设施和浮动监测平台。这些部署给妄图搅局的菲律宾当头浇了盆冷水。
南海海域,中方主导地位正在增强
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美西方的影响力正在悄然减弱,而中国在南海的主导地位则日益增强。这种大环境的转变,对我们有利,也让一些“不安分”的国家多了一层顾虑。
这些年,美国一直自诩为全球警察,总是到处插手别国内政。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超级大国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当它需要同时应对多个地区的复杂局势时。
这种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长要访问“印太地区”,打算造访夏威夷、关岛、菲律宾和日本。对于此次行程,外界认为意在鼓动菲律宾在南海进一步挑衅中国。菲律宾的这一系列骚操作,很可能就是为了提前讨好美防长。
不过,事情有变化,我们也有办法。美国始终霸权梦未醒,但中国今时不同往日,在南海问题上,我们有实力守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即便美防长挑事,中方依旧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应对。过去几年里,中国在南海地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警和海军的反应速度与能力,应对这些小动作,已然不是难事。
菲律宾的靠山虽在,但靠山本身也在走下坡路。加上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海防能力不断攀升,菲律宾的所作所为,更像是试探中国的底线。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对南海局势的主导已成既定局面。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行动,我们不仅要用事实说话,更要有足够的战略耐心。毕竟,时间站在我们这边,实力提高,心态就愈发从容。即便外部因素暗涌,也难改南海基本态势。
应该守株待兔,闯入即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