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看你写了那么多期《雍正王朝》,但有一个疑问,却迟迟没有见你聊过。那就是老九胤禟,本出身高贵,母妃又受宠,为什么自己不去夺位,却要全力助老八夺嫡呢?
确实,从史料上看,老八胤禩的出身最卑微,用康熙帝自己的话讲系“辛者库贱妇所出”。而老九胤禟就不同了,他的生母是康熙帝的宠妃宜妃,也就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宜主子,身份高贵。
而且不管是剧中,还是真实历史,老九胤禟都是有勇有谋还有钱,为什么自己不去争夺皇位,却全力助老八胤禩夺嫡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雍正王朝:为什么出身高贵的老九胤禟无意皇位,却力保八哥夺位?
一、
其实九子夺嫡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康熙帝老爷子啊,实在是在位时间太长了!
因为在位时间太长,导致太子迟迟当不上皇帝,日久生怨,从而做出一些看似不理智,又比较疯狂的行为,从而引起了康熙帝的猜忌,最终导致了太子胤礽的被废。
事实上,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前,康熙帝的那些皇子们,虽然也有野心,但对于皇位,还是不敢有什么想法的。直到后来康熙帝忌惮太子势力强大,从而给其他皇子们具体职务,甚至封王后,那些皇子们才开始有了对皇位的一丝丝幻想。
再到后来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其他皇子们才看到了夺嫡的希望,从而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去争夺皇位,史称“九子夺嫡”。
当然,九子夺嫡,并非指九个皇子都想要那张宝座,这其中有两个团队是抱团作战。一个是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抱团,另一个则是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还有老十四胤禵抱团。
当然,这些皇子们都不是善茬,随便拎一个出来,估计都能吊打清朝末期的那几位皇帝。但这九位皇子的下场,却不怎么好,甚至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夺嫡失败的皇子下场,自然不会很好,即使是最终成功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其结局也是操劳过度,暴毙身亡。
那么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老九胤禟有勇有谋还有钱,为什么一定要抱八哥大腿呢?
二、
老九胤禟的实力,在剧中还是有很多地方予以展现的,从后宫到地方,无所不在!
在《雍正王朝》的开篇其实就表明了,此时的众位皇子们,基本都有自己的职务和掌管的一块事务。但由于康熙帝年老失察,导致很多问题并未展露出来,这才引发了开局的黄河决堤,生灵涂炭。
人家导演拍得这部剧相当有内涵,开局那个慢慢拉伸的镜头,一顶皇冠,就勾勒出了一幅江山社稷图。可惜这个江山社稷图出问题了,康熙帝正在召集大家议事,显然各位皇子们都担负要职,不然也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康熙帝遇到问题,首先要问的自然是太子胤礽,也就是储君,毕竟康熙帝放权给太子监国多时。可惜,此时的太子胤礽并没有及时出现在朝堂之上,而是忙着跟老爹的妃子郑春华鬼混呢。
等到郑春华几次呼唤“太子爷”,将他从美好的体验中唤醒后,终于收拾了一下衣服来到了大堂之上,康熙帝一转头就是一句:
“太子你说怎么办?”
太子压根就没在意过这场灾难,也没有详细的应对之法,只能潜意识地回答:
“儿臣认为,应该马上救灾,修河堤。”
等到康熙帝再问怎么救灾,怎么修河堤时,他就傻眼了,只能跪在地上高呼:
“皇阿玛英明睿断,自有主张!”
所以,这样无德又无能的太子,老九胤禟怎么可能会向他靠拢,投奔他呢?
三、
太子无能,就给了老八胤禩表现的机会,他马上站出来回答道: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无非是钱财两项……”
一方面命令邻近省份迅速调集粮食去赈灾,另一方面命令户部拨钱,抓紧时间去修河堤。结果话音刚落,老四胤禛就跑进来了,直接表明自己刚去了户部,已经无钱可拨了。
是啊,为什么户部没钱可拨了呢?
也很简单,要么是税收收不上来,要么就是开销太大,而在《雍正王朝》中,户部没钱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被官员都借出去了,却无人归还。
而户部是老八胤禩在管,这也是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一听老四胤禛去查户部了,老十当场就忍不住发言:
“皇阿玛,户部是八阿哥奉旨在管!”
言外之意就是,老四胤禛没有权力去调查户部,这本就是八哥该管的。
为什么老十胤誐先跳出来反对老四胤禛去查户部的账呢?
很简单啊,因为户部的银子,老十胤誐没少从八哥手里借出来,但却还不上。
老十胤誐的出身比老九胤禟还高贵,啊不,是除太子胤誐外出身最高贵的了。他的生母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他的外公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
太子胤礽对其他兄弟都冷冰冰的,不然的话,在历史上他也不会因为对兄弟冷漠而被康熙帝训斥。老十胤誐自然也不会向他靠拢,老四胤禛号称冷面王,又没钱,没啥好处,老十也不会投靠。
四、
单纯从《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来看,老九、老十倚靠老八胤禩,一方面是老八会笼络人心,他们都信服,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有利可图了。
刚才也提到了,户部没钱就两个原因,要么是收不上税,要么是开销太大。老十胤誐从户部借钱,就属于开销太大的因素,而收不上税的这条因素,就出在老九胤禟身上。
为啥?
因为江南赋税重地,比如盐税,就掌控在老九胤禟手中。他的门人,也就是江南盐道任伯安,就控制着江南的盐税,他手上还有一本《百官行述》,控制百官为自己服务,也是为老九胤禟服务。
而老四胤禛提出的救灾方案就是到江南筹集银两,买粮食运往灾区,同时修河堤,但这会触及到老九胤禟的利益。这也是他不可能向老四胤禛靠拢的主要原因,因为跟着他没好事,沾不到多少便宜。
后来任伯安本打算送给老九胤禟的一百万两分红银子,就是被老四胤禛给半路劫了书信,逼着他们捐了款。
大夏天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在前线汗流浃背的赈灾,大后方的老八胤禩府上,众人却在吃着冰镇西瓜,商量着怎么给他们使绊子。
老十胤誐最直接,说老四胤禛就是盯上了九哥的钱袋子,得赶快写信给任伯安,让他不要出钱。但老九胤禟考虑得更深一点,自己丢点钱倒是小事,就怕老四胤禛他们干成了事,会在皇帝面前得宠。
五、
但老九、老十这俩人注定成不了事,没有老八胤禩坐镇,他俩还真不行:
“这上百万的灾民过冬怎么办?”
老九胤禟有钱这事,不仅仅体现在这里,后来老四胤禛把老十胤誐也得罪了,非要逼着他交上欠户部的钱。老九还给老十出馊主意,让他去前门大街卖家当,被老八得知后,赶紧将老十喊了回来。
怪老九鲁莽,提到这样做,老十会被关进宗人府的,同时又责备老九一句:
“早把钱借给老十,不就没这些事了吗?”
这也恰恰证明,老八是非常清楚老九的财力的,毕竟这么多年,江南的盐税他没少克扣。
后来任季安就向刘八女抱怨过:
“从京城里来了一个四贝勒,还一个十三贝子,变着法的从我大哥手里,还有那些盐大爷手里弄走了两百万两银子,其中一百万是孝敬九爷的!”
一百万本该孝敬老九胤禟的钱,就这样被老四胤禛弄走了,老九怎么可能没有反应呢?
一方面他联合老八胤禩组织朝臣对老四胤禛提起弹劾,另一方面,他又让自己的母妃宜妃,去找康熙帝诉苦。
还记得剧中有一段李德全追小狗的剧情吗?
“哎哟,打不得,打不得。这可是郭妃主子的宝贝。一眼没瞧好就跑院子里来了!”
而翻遍历史书,都没有找到康熙帝封过郭妃,唯一一个接近的就是老九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六、
为啥分析出宜妃是去找康熙帝告状了呢,是因为李德全后来见到前来议事的张廷玉,说了一句:
“哎哟,张大人,您这么早就来了。皇上刚召见完大不列颠国和朝鲜国使臣,这会正更衣呢。”
皇上刚召见过使臣,证明不是刚起床,自然不存在宜妃侍寝没走的情况。那此时李德全跑出来追宜妃的小狗,恰恰表明,此时的宜妃就在康熙帝身边。
她大白天地跑来找皇帝,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过来告老四胤禛的状!
所以,后来康熙帝召见上书房几位大臣时,也就听说过那句民谣了: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还有后来老十四胤禵顶撞康熙帝,气得康熙帝举剑要砍他,最后气晕倒地,等到再醒来时,床上只有一个妃子在照顾他。
这个妃子就是宜妃的真容,因为举荐新太子的事,老九胤禟又惹祸了。她一方面过来探望皇帝,另一方面也是在求情,果然后来康熙帝就没再追究他们的责任:
“这次推举太子,除佟国维外,一律不予追究!”
甚至后来康熙帝去世,灵堂之上哭灵时,这个宜妃也是跪在雍正帝生母德妃之前的。后来经过他人提醒,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一边向德妃道歉,一边退到后面去了。
这恰恰说明,康熙帝没有皇后以后,一直是让宜妃管理后宫的。
七、
按照史书记载,老九胤禟善于交际,为人直爽,有钱有势,自己生母又得势,为什么不自己争夺皇位,却要辅佐出身不如自己的老八胤禩呢?
所谓成王败寇,老九胤禟的实力并不比老十三胤祥差,反而更强。这种强并不仅仅体现在善于笼络人心,有钱有势有能力上面,更是体现在“侠义”二字上。
人们只知道老十三胤祥号称“侠王”,岂不知老九胤禟也是侠义之人,若是老八胤禩登上了皇位,这个“侠王”称号就会落到老九胤禟头上。
但是,争夺皇位这种事,不是群臣,也不是皇子们说得算,而是康熙帝说得算。老九胤禟虽然十分优秀,但是在康熙帝的眼中,他却不是皇位的适合人选,甚至连个贝勒都封不上。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分封皇子,老八胤禩就跟老四、老五、老七一同受封为贝勒,为当时年龄最小者。
而老九胤禟,直到康熙四十八年,才被封了一个贝子,比贝勒还小一级呢。在《雍正王朝》剧中,也是如此啊,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老八胤禩就被封了郡王,随后的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中,他又被封了亲王。
老九胤禟自知自己在皇阿玛面前,没有什么胜算,自然也就无心皇位,只想保住自己的这点家财。而环顾四周,值得自己拥护的,只有老八胤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关系从小就好,更因为老八胤禩的执政主张,符合自己的利益。
八、
那么老八胤禩的什么主张,符合老九胤禟的利益呢?
其实就是《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康熙帝临终前对老四胤禛,评价老八胤禩的那样:
“朕是以宽仁治仁,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
其实他的这套主张,跟康熙帝类似,康熙晚年也是荒废朝政,加上土地兼并,普通老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而那些官僚士大夫们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老四胤禛的主张,就是剧中他登基后干的那些事,比如“摊丁入亩”,比如“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得罪权贵阶级,这也是他执政比较难的原因所在。
而老八胤禩,是维护官僚士绅阶级的,他之所以能在众位皇子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把握住了这群人的性格特点,做出了一旦夺得皇位后,将会维护他们利益的举动。因为他的执政根基就是这群人,离开了这群人,他的皇位也坐不稳。所以,一旦老八胤禩登基,老九胤禟就是那个副皇帝,地位稳固。
但是由于老八胤禩用力过猛,导致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十有八九都拥护他,让康熙帝深感恐惧。才有了举荐新太子一事上的食言,万不得已之下又将废太子扶上储君位,以表达自己对老八胤禩的不满。
当然,对于老九胤禟来讲,就算是雍正帝登上了皇位,只要八哥不倒,自己就没事。
可惜他低估了雍正帝的狠,也由于老九胤禟在八爷党中位置最重,被赐了个“塞思黑”称号,年仅四十三岁就被折磨死了。
当然雍正帝那条路线,到乾隆皇帝上位后,基本都否定了,还给自己的那些叔叔们挨个平反……
而造成他悲惨结局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能力太强,太会拉拢人心,这种技能展现地越出色,就越让对手嫉恨,最终惨死在雍正帝手中。
至始至终就是两派人马。老大一派(舅舅是明珠,后期是马齐),老二一派(舅舅是索额图,后期是隆科多)。康熙是领导,希望手下斗起来,两个舅舅先开始斗,然后外甥长大了接着斗,老大倒了以后支持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废太子老二一倒。转向支持老四,老十三。老三是个书呆子不知道拉帮结派。老五只想当个太平王爷。老七是个瘸腿准备过继他人。老十二叫养母苏玛拉姑养成了一尊佛。
老八擅长权术及御人,这才是一个皇帝所必备的,老八若上位,做的估计不会比康熙帝差。而老四给我感觉就做了一个字 狠 这种人适合当一把好刀,但不适合当一个持刀人
除了老二,就是老十的后台最硬,没看最后把老八老九一顿收拾,老十收拾的就比较轻
[100]
看看原著在哔哔
老八出身最差却能深得众望,可见能力品行最强,只可惜锋芒太露,引得康熙猜忌,偏见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