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乱了。京东掀桌子昨夜凌晨外卖圈炸锅—京东刚宣布30亿高温补贴

北方故事说社会 2025-02-20 20:59:11
导读

近几日外卖补贴大战愈演愈烈,表面上看大家都在争着给用户“送钱”,但背后却藏着不少“猫腻”。你知道?有用户点了一杯奶茶,居然实付0元却还要倒贴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继续往下看,真相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卖这一便捷的方式来解决三餐。

而在外卖平台的争抢中,为了吸引用户,有些平台采取补贴的方式。

有骑手透露,补贴结束后,每公里配送费将减少0.3元,这种行为被称之为“成本优化”。

用户有必要去关注外卖平台的变化,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用户实付0元,还要倒贴钱?

广州用户点了一杯奶茶,实付0元,但配送员表示需要倒贴电瓶钱。

在用户看来,这杯奶茶应该是外卖平台补贴给用户的,但在骑手看来,这笔钱是自己应得的。

用户满心疑惑,为何配送员还要倒贴电瓶钱?在骑手看来,这一单不仅没有赚,还亏了。

在与用户的沟通中,骑手无奈地说出真相。

用户选择的这家店铺是骑手常去送餐的店铺,而这家店铺经常参与外卖平台的补贴活动。

但在参与补贴的店铺也会增加配送费,从而避免亏损,骑手也能拿到合理的配送费。

为了留住老顾客,这家店铺选择给新用户提供免费的方式。

而对于老用户来说,选择的只是店铺而已,并不知道配送费已经涨了2元。

当初补贴政策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外卖服务,也为了提高配送员的单量。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补贴政策已经成为了营销的一部分,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配送费涨价的现象。

市场需要保持竞争,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一旦市场形成垄断格局,那么必然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此时才会想起当初竞争的好处。

外卖战,谁更优惠?

上海网友测试发现,同一份冒菜套餐,京东补贴后售价41元,美团降至33元,并且美团还倒贴2元配送费。

由此可见,在价格战中,美团更加激进,京东则选择先稳住价格,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反击。

在补贴大战中,谁更优惠?用户或许会有自己的看法。

而从骑手群曝出的工资表来看,美团补贴更多。

历史重演的预警拉响,在滴滴打车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后,早高峰加价2.8倍成为常态。

而美团市占率超过70%时,配送费普遍上涨1.5元,而饿了么退出三线城市后,当地外卖均价上涨19%。

可见,美团市占率高时,配送费上涨并不算离谱,而京东则更多的是依靠补贴来获得用户。

协议被强制签署

杭州一奶茶店被美团强制签署“二选一”协议,因此京东的立减3%抽成下架。

这笔钱被转移到奶茶店中,也就意味着奶茶店赚到了钱,而美团则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损失。

据了解,当初美团进入市场时,是以低价为主打,吸引了大量用户。

但随着美团市占率不断增加,美团也开始慢慢涨价,而有些商家为了生存,只能选择与美团合作。

商家与美团合作后,会得到一定的好处,但与此美团也会强制商家签署“二选一”协议。

“二选一”协议从表面上看,是商家与美团、京东之间的选择权,但实际上却是美团给商家剥夺了选择权。

“二选一”协议将商家的选择权剥夺殆尽,使得商家只能选择与美团合作,从而导致美团价格随意涨价,而商家却无可奈何。

这也就意味着美团市场占有率越高,那么越多的商家就会被迫与其合作。

可一旦美团垄断市场,就会造成当初滴滴垄断时的现象,必然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此时才会想起竞争的重要性。

补贴看似优惠,其实隐患多

补贴看似给用户带来了实惠,但其实其中隐患不少。

比如深圳一餐饮老板晒出账单,发现两大平台的抽成暗涨至28%。

可见,在补贴大战中,平台抽成并没有降低,反而因为高额补贴,让消费者觉得外卖费用很低。

殊不知,高额补贴的背后,是平台抽成费用上涨,更是商家涨价补回之前亏损的钱。

在外卖平台争抢市场的过程中,价格战必不可少。京东刚宣布推出“30亿高温补贴”,美团立即响应,同样进行价格战。

表面上看,两大平台都在为消费者谋福利,但仔细想想,这笔钱究竟是谁在支付?

想必用户心中早有答案,在享受补贴的也要保持警惕,一定要了解其中是否存在隐性费用。

结语

揭示了外卖补贴的复杂性,表面上的优惠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价格上涨和平台抽成。我们在享受外卖便利的也要擦亮眼睛,维护自己的权益。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觉得补贴真的划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支持一下!

0 阅读:0

北方故事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