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外卖补贴大战愈演愈烈,表面上看大家都在争着给用户“送钱”,但背后却藏着不少“猫腻”。你知道?有用户点了一杯奶茶,居然实付0元却还要倒贴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继续往下看,真相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卖这一便捷的方式来解决三餐。
而在外卖平台的争抢中,为了吸引用户,有些平台采取补贴的方式。
有骑手透露,补贴结束后,每公里配送费将减少0.3元,这种行为被称之为“成本优化”。
用户有必要去关注外卖平台的变化,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广州用户点了一杯奶茶,实付0元,但配送员表示需要倒贴电瓶钱。
在用户看来,这杯奶茶应该是外卖平台补贴给用户的,但在骑手看来,这笔钱是自己应得的。
用户满心疑惑,为何配送员还要倒贴电瓶钱?在骑手看来,这一单不仅没有赚,还亏了。
在与用户的沟通中,骑手无奈地说出真相。
用户选择的这家店铺是骑手常去送餐的店铺,而这家店铺经常参与外卖平台的补贴活动。
但在参与补贴的店铺也会增加配送费,从而避免亏损,骑手也能拿到合理的配送费。
为了留住老顾客,这家店铺选择给新用户提供免费的方式。
而对于老用户来说,选择的只是店铺而已,并不知道配送费已经涨了2元。
当初补贴政策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外卖服务,也为了提高配送员的单量。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补贴政策已经成为了营销的一部分,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配送费涨价的现象。
市场需要保持竞争,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一旦市场形成垄断格局,那么必然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此时才会想起当初竞争的好处。
上海网友测试发现,同一份冒菜套餐,京东补贴后售价41元,美团降至33元,并且美团还倒贴2元配送费。
由此可见,在价格战中,美团更加激进,京东则选择先稳住价格,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反击。
在补贴大战中,谁更优惠?用户或许会有自己的看法。
而从骑手群曝出的工资表来看,美团补贴更多。
历史重演的预警拉响,在滴滴打车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后,早高峰加价2.8倍成为常态。
而美团市占率超过70%时,配送费普遍上涨1.5元,而饿了么退出三线城市后,当地外卖均价上涨19%。
可见,美团市占率高时,配送费上涨并不算离谱,而京东则更多的是依靠补贴来获得用户。
协议被强制签署杭州一奶茶店被美团强制签署“二选一”协议,因此京东的立减3%抽成下架。
这笔钱被转移到奶茶店中,也就意味着奶茶店赚到了钱,而美团则通过其他方式弥补损失。
据了解,当初美团进入市场时,是以低价为主打,吸引了大量用户。
但随着美团市占率不断增加,美团也开始慢慢涨价,而有些商家为了生存,只能选择与美团合作。
商家与美团合作后,会得到一定的好处,但与此美团也会强制商家签署“二选一”协议。
“二选一”协议从表面上看,是商家与美团、京东之间的选择权,但实际上却是美团给商家剥夺了选择权。
“二选一”协议将商家的选择权剥夺殆尽,使得商家只能选择与美团合作,从而导致美团价格随意涨价,而商家却无可奈何。
这也就意味着美团市场占有率越高,那么越多的商家就会被迫与其合作。
可一旦美团垄断市场,就会造成当初滴滴垄断时的现象,必然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此时才会想起竞争的重要性。

补贴看似给用户带来了实惠,但其实其中隐患不少。
比如深圳一餐饮老板晒出账单,发现两大平台的抽成暗涨至28%。
可见,在补贴大战中,平台抽成并没有降低,反而因为高额补贴,让消费者觉得外卖费用很低。
殊不知,高额补贴的背后,是平台抽成费用上涨,更是商家涨价补回之前亏损的钱。
在外卖平台争抢市场的过程中,价格战必不可少。京东刚宣布推出“30亿高温补贴”,美团立即响应,同样进行价格战。
表面上看,两大平台都在为消费者谋福利,但仔细想想,这笔钱究竟是谁在支付?
想必用户心中早有答案,在享受补贴的也要保持警惕,一定要了解其中是否存在隐性费用。
结语揭示了外卖补贴的复杂性,表面上的优惠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价格上涨和平台抽成。我们在享受外卖便利的也要擦亮眼睛,维护自己的权益。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觉得补贴真的划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支持一下!